住宿学院:舶来的是“花枪”还是良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过,在改革者看来,以上因变化带来的不适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都不难解决,住宿学院改革最根本的瓶颈还是在于师资。

  “教师不愿意参与住宿学院工作怎么办?”这个兄弟院校前来取经时总会问到的问题,至今困扰着汕头大学至诚书院。

  陈文滨坦言,牛津、剑桥等国外高校住宿学院的导师和学生一起吃住,参加学生的活动,提供基于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指导,相比之下,至诚书院还没有建立这样的制度。香港中文大学一个书院有几十个专职人员,目前至诚书院只有4个辅导员,其余都是兼职导师,虽然书院很想再多培养一些辅导员,但是“编制满了”。

  谢宝婷则表示,该校并不太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发愁,因为在自主选择专业的培养模式探索中,社区学院建立了与专业学院的协同管理机制,所以各学院都会积极地到社区学院组织活动,以获得学生对该学院、专业和学科的了解。然而,如何传承大学精神,在课外培养平台上实现教学相长?如何激发协同创新能力,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课外培养体系构建相结合,实现第一年培养与后三年培养的无缝衔接?这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性问题,还需要学校进一步探索。

  “住宿学院需要学校和教师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国外也只存在于招生规模小、财力雄厚的精英大学。作为招生主体的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并没有类似制度,甚至不提供宿舍。”周满生说,“若高校每年有三四千人的招生规模,想让这种师生互动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得需要多大的人力?实施难度可想而知。”

  人多带来的困难,也反映在学生的住宿安排上。为了公平起见,国内高校大多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安排宿舍。而在国外大学,住宿安排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人意愿。周满生告诉记者,这个工作从招生就开始了,除了分数,大学在录取时还会对学生的学业、兴趣、个性、特长、种族分布等进行全面了解。新生接到的录取通知也会附带一分详细的表格,供其填写住宿的愿望和要求。在安排宿舍时,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宗教、种族等因素都会纳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同一栋宿舍楼成员构成的多样性。

  周满生认为:“在美国,住进校内宿舍,相当于享受了一种特权,因此学生要与学校签协议,同意学校对宿舍进行检查,也会承担相应义务。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由学校分配进入住宿学院,并不一定了解学校的苦心,甚至可能对参加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而无法达到效果。”

  的确,在热闹的表象下,有一些学生表示,“很晕,住了一年才明白”,“和普通宿舍没有本质区别”,“我不怎么参加活动”。这与师资指导能力、活动水平以及住宿管理水平等都不无关系。

  周满生告诉记者,国外的住宿学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这些并不适合单纯模仿。例如,美国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文理相通,且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因此学生在选课和学业规划上被指导的需求很强烈,而中国学生多数在进入高校时就已经确定专业,且主体课程设置比较固定,这一方面的需求程度相对较低。

  在他看来,目前的改革不应该过分关注其推广价值,从国外的经验看,住宿学院制也并没有大范围推广。而且,牛津大学的学院建立过程持续了几百年,耶鲁大学的12个住宿学院建设也花费了几十年。因此,我国高校对此的探索不能一哄而上、急功近利,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住宿学院

  “住宿学院”是以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院为模本的学生与教员共同构成的小型学习社区,通常以学生宿舍的形式出现,相比一般的宿舍,有比较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相对全面的育人功能。

  西方大学的住宿学院一般设有院长和教导长等行政领导,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从各专业学院选聘的一批学者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咨询和生活指导。住宿学院还有包括学生会在内的各类学生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在住宿学院内部,管理人员、导师和学生组织各司其职,把住宿学院建成文化氛围浓厚的小家庭。

  住宿学院在牛津大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的形成与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态密切相关。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在上世纪30年代成为第一批吸取这种模式的美国大学。后来,这种做法被美国其他高校效仿。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高校以及我国的香港中文大学也实行了住宿学院制。

  【观点】我们是否把握了住宿学院的本质

  ■卢晓东

  住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非常自然地发端于英国的牛津、剑桥,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天然地与教育规律和知识生长的本质相一致,因而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也使得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几乎成为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两所大学。目前北美的几所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同样采用这样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

  那么,住宿学院本质何在呢?为何其天然地与教育规律和知识生长的本质相一致呢?

  首先,住宿学院的第一种组织优势在于,由于在大学内部住宿学院与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摆脱了学术性系科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是他们所喜欢的,也是他们擅长的,这使得其学习更有动力,更高效,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在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仍然束缚于实体专业时,当他们仍纠结于是否有机会了解其他专业、能否自由地突破转专业障碍时,住宿学院的学生可以摆脱以上束缚,有着更大的学习自由。这是一种教育规律。

  其次,由于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因而学生可以从多个院系选择课程,形成跨学科专业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几所大学跨学科专业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跨学科专业占到相当比例,其组织秘诀即在于此。以哈佛大学为例,跨学科专业包括“心灵、大脑与行为”、“历史与科学”、“化学与物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古典学”以及“个人专业”。这既是教育规律,更是知识生长和创新的规律。

  再其次,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促进了高校分工,纵向的学术性系科摆脱了学生管理工作,专心于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横向的住宿学院专注于学生课外教育辅导,不再承担知识创新责任。分工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大学对不同组织的考评标准宜于制定和执行,进一步提高了横向和纵向组织的工作效率。国家与社会要求这类大学产出两种产品,一是新知识,二是未来社会(或全球)的精英。对于外部双重要求而言,矩阵结构实为最佳。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隶属于住宿学院,学术性系科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住宿学院则在课外发挥全环境育人功能。两种机构共同作用以达成目标。

  新世纪以来,对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探索成为亚洲高校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高校也不例外。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本科生学院等,初步统计超过70多所高校有行动。其中,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等直接将住宿学院作为其改革目标和特色。

  由于年轻和缺乏经验,我们对于住宿学院本质的认识仍有待深化。学生的学籍是否能仅仅属于住宿学院?学生是否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跨学科专业、个人专业是否得以建设和自由发展?住宿学院和传统院系的合理关系是否调整确立?新的考核机制能否建立?难以招生的专业能否自然死亡?这些都需深思。如果住宿学院的制度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我们还不能说我们把握到了住宿学院的本质。

  住宿学院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上一篇:“我做主”厨艺活动     下一篇:3年跑出10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