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唐璐璐的一星期

    被学习、被考试、被成长,不能再困扰我了,以幸福作为我的人生价值观,用兴趣、投入和意义,解读在学校的每一天。

    唐璐璐是一名初一学生,进入新学校的她,很想在学习上有所突破。每天她都很早起床,利用上早自习之前的时间,去学校操场慢跑两圈,之后拿出教科书或记录本,将前一天学过的知识点简单复习记忆一遍。利用早上宝贵的时间,既强身健体,又巩固了学科知识。这让唐璐璐感觉自己的生活十分充实。然而就在不久之前,她还是另外一种状态。

    “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很努力,每次老师留的作业我都会认真完成,甚至有时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作业优先写完。我充分利用午休时间,先拿出书做一两道题再睡。对自己的弱科,我每次都是把一个知识点念上好多遍,再背诵几遍,用了洪荒之力总算背过了,但第二天又全忘了。我经常碰到做过的题,脑子里明明有印象,却总是做不对,这对我打击很大,甚至有点想放弃了。其实我很讨厌学习,这都是被逼的,父母总是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这让我很苦恼。今天,我突然意识到,尽管我每天很忙碌,但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总是想七想八,更可悲的是自己不努力却还认为自己很努力。”这是唐璐璐曾经的日记,她当时面临很多学困生经常遇到的麻烦。

    回想当时的学习状态,中午想午睡,但睡的时候又觉得作业没有完成,想做作业。生物和地理是弱科,但又舍不得给这两科时间,怕耽误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一旦放松了,心里隐隐有一种自责。唐璐璐曾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不能再这个样子了,然而一次次地奋发,却被一次次的月考低分打击。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唐璐璐觉得自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让她的状态发生转变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初一下学期,唐璐璐所在的学校引入了“三大步”励志教育,它倡导通过每天三次班级集体朗读励志信、每日填写成长记录、每周上主题班会课和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从“被成长”“被学习”“被考试”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励志信在学习每个德育单元前才发给学生,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唐璐璐被这一封封琅琅上口、高度凝练的励志信吸引了,她渴望得到更多的励志信,用以指导她的生活和学习。

    最初改变唐璐璐的励志信叫《幸福不远就在左右》。信中这样写道:“我没有理由否定当下的美好,今天,我应该专心享受。我没有理由拒绝今天的学习,今天,我理当认真度过。我应当全面发展,用快乐成长感恩青春。我坚信:幸福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我能够把握幸福。专注每一天,用积极感受幸福;努力加奉献,用感恩收获幸福。”这封励志信让唐璐璐意识到,幸福是认真享受生活,专注对待当下,用感恩的心和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在这一周的主题班会上,老师告诉唐璐璐:“对当下的你们来说,幸福不仅是拥有优异的成绩,还需要强健的体魄、积极的心态做辅助,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是追求幸福的不二法宝。”唐璐璐意识到,学习成绩不应该是自己追求的全部,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追求健康,给生活注入乐趣,全身心投入生活,追求人生的意义,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心态变了,学习压力小了,每天锻炼了,唐璐璐的成绩不降反升。她把这封励志信夹到了自己的日记本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翻出那封已经被自己摸得有些褪色的励志信,默默地说:“谢谢你,励志信,曾经我需要依靠你,现在我将用自己的力量,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

    方老师的一个月

    你见过的学生——打架?抽烟?上网?恋爱?厌学?还是有更多毛病。方老师这次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个学生。

    每周五晚下课后,方老师总是习惯性地在办公桌前批阅学生填写的成长记录。这一本本成长册,记录了学生每日的进步和快乐,忧愁和烦恼,帮助导师深入学生的心灵,有效指导学生的成长。看成长记录时,方老师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时而陷入沉思,随着成长记录中学生的心情一同变化。

    手机提醒按时响起,方老师打开微信,仔细浏览新来的信息,稍作思考后开始回信。这是他和一位同学建立的“特殊的”成长记录批阅方式,已经坚持了半年。

    这位同学名叫梁晓明,是一名体育生,现在在外地训练。曾经的他,任性、脾气差,常常一言不合就与同学打架,很少与父母正面交流,学习态度差,成绩属于下游,手机不离手,抽烟上网,甚至在学校当众和女生搂搂抱抱。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其他老师也觉得,拿这个学生没办法。

    七个月前,学校引入了“三大步”励志教育。方老师首次接触到了励志信、成长记录和主题班会课。

    第一封励志信的题目是《我一定能考上理想大学》,信中这样写道:“今天我收获了十封励志信,它们是三百名北大清华成功者的高考秘籍。励志信指引我走向成功。我亮剑高考,每日励志三大步,天天向前一大步。高考励志,人行我行。心无旁骛,人成我成!”读信的时候,梁晓明似乎被感染了,他站得笔直,眼中透出明亮的光芒。

    第一堂励志班会课,主题是“亮剑高考,永不设限”,方老师播放了这样一个视频:一支球队在教练的指挥下做“死亡爬行”的体能训练。一人半卧在地,膝骨不能着地,背上再压一个人,沿着球场爬50米。所有队员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教练叫出球队中较优秀的队员布洛克,让他做一次“死亡爬行”。他用一块布把布洛克的眼睛蒙上,希望他能走得更远不要放弃。布洛克爬行时,教练始终在旁鼓励,喊了13次“对了”、15次“加油”、23次“别放弃”、3次“不要停”、48次“继续”。在教练的激励下,布洛克背着一个80公斤的队友爬完了100米。这堂课还展示了奥运冠军夺冠背后的努力与艰辛,告诉学生们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上完这节课,梁晓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看到了体育人努力奋斗的身影,作为一名体育生,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第一次的成长记录中,梁晓明这样写道:“方老师,这节课我感触很深。不要为自己设限,大胆放心地规划未来,坚持去做,就会成功。我的身上肩负着父母的期望,我为自己过去的颓废感到悔恨,我希望自己能站起来,勇敢追求心中的理想”。这些话,让方老师非常感动,他与梁晓明进行了一次长谈,并鼓励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养成坚持不放弃的习惯。

    一个月后,梁晓明真的变了,他心态乐观了,懂得尊重父母了,学习态度变好了,成绩有了起色。知道自己要到外地训练时,他向方老师保证:每天都会读励志信,坚持写成长记录。

    有一天梁晓明这样写道:“方老师,我们连续一周都在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炎热的天气让我一度想要放弃,但我想到您对我的鼓励和支持,父母对我的期盼,我就决定要坚持下去,拼尽全力接近我的梦想。”方老师在成长记录中鼓励梁晓明:“实现梦想需要脚踏实地,扎实努力,不放弃,不抛弃,恭喜你,你做到了!”

    “方老师,我想您,我会继续努力的!”这是一天打电话时,梁晓明告诉方老师的话,这些话让方老师心里美滋滋的。

    县一中的一学期

    重点生源流失、教师职业懈怠、安全问题突出等等问题,在困扰着刘校长,他在研究能否通过真正有效的育人实现突破。

    县一中是河北省级示范高中。该校始建于1952年,综合排名曾经在县里名列前茅。但2003年的一次整体搬迁,改变了学校的命运:地处偏远郊区,导致重点生源流失;学生安全事件频发;教师职业倦怠,幸福感缺失。在刘校长紧急从教育部门领导空降到一中后,他三下洋思,四进衡水,希望从名校的经验中,寻找到学校跨越发展的道路,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学校发展的瓶颈。

    经过多次考察后,2011年,学校全面实施“三大步”励志教育和全员育人导师制。积极心理学表明,不断增加个体的成功体验,使之能够逐步掌控自己的行为,可以有效降低习得性无助(指因为学习中重复的失败或惩罚造成的对现实无可奈何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对学生树立积极心态的影响。学校在实施励志教育期间,通过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高密度重复地将正能量输入潜意识,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县一中成立励志教育办公室,要求每个班级的学生早中晚三次集体朗读励志信,增加对道德认知内容的认同度;每天结合励志信和德育主题,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填写成长记录;每天对励志成长的进步、树立好习惯的成功打分,进行自我评价。学校为每个学生发放了四本教材,分别是《课程册》《励志册》《成长册》《活动册》。《课程册》供学生每周上德育主题班会课时使用,借助教材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主题课件,学生更能深入理解每个单元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励志册》让学生对自己每日的行为进行打分,并辅以漫画、电影等形式多样的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成长册》让学生记录自己每日的成长心得,“多记进步少记忏悔,多记快乐少记烦恼”的填写要求让学生持续关注自己身上的积极力量和品质,明确人生意义,确立理想追求;《活动册》每周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活动,集体验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同时开展了全员育人导师制,采用导师育人每周三大步,通过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助力学生成长,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这极大地减轻了班主任育人的负担,也使全体老师可以关注到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师每周批阅学生的成长记录,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事物的积极面,发现自身拥有的积极力量,促使他们成长与进步;每周进行一次主题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彼此关心支持,共同获得成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每周指导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获得理解,得到进步。

    实施励志教育一学期后,县一中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变:学生在心态上积极乐观,明确了人生目标,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仰,逐渐摆脱被学习、被成长的桎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师从关注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关注少数尖子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在育人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职业幸福感得到提升。学校从班主任育人转变为全员育人,从成就学生转变为解放教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跨越发展。

    经过五年的拼搏,县一中的生源情况得到了极大改观,综合实力节节攀升,“三大步”励志教育已成为县一中的办学特色。全体一中人坚持“励志教育、全员育人”两大特色,锐意教改,大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品质,以全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和严格的管理、严谨的学风,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前进。

    石家庄市的一个课题实验

    13所学校、45000名学生、720个班级,如何通过励志教育落实德育和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作为河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石家庄市积累了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其教学质量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有的人分析这是学生的学习问题,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学生的成绩上。教科所的曲所长否定了这一观点,他在高考分析会上说:“教育的核心并不是高考成绩,单纯的分数增长并不能使学生摆脱被学习、被成长的命运,只有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主动学习,自励成长,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步入正轨。”如何通过育人提高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和人生的意义,这也是摆在曲所长面前的一大难题。就在他的思路陷入困境时,县城一所学校的变化,引起了曲所长的兴趣,在短短半年内,在师资力量和学生生源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翻了一番。曲所长决定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