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管校聘”激活教师新动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1-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前不久,江苏省淮安市举办全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金湖娃艺术小学英语教师纪玲艳脱颖而出,荣获全市一等奖,成为一匹“黑马”。一年前,纪玲艳还是当地农村小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如今,她已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教务副主任。“不敢想自己会从农村来到城里学校,更不敢想自己还有机会参加全市英语学科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纪玲艳说。

    纪玲艳的经历,源于淮安市金湖县自2017年开始实施的“县管校聘,全员聘任”制度。金湖县域面积近14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是一座人口仅35万、在校生仅3.2万的苏北小城。作为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县管校聘”在金湖的实施有着怎样的背景,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2019年初,记者来到金湖进行了采访。

    政府统筹,确保政策真正落地

    金湖娃艺术小学建于2011年,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迅速增加,该校的学生数也呈爆发式增长,从建校初期的1300人增至2800人。“人气”上涨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前几年,县教育局也帮我们从部分乡镇小学和撤并了的初中调配了一些教师,但还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校长杨发勇说。

    地处闹市区的育才小学也面临着相同的境遇。校长潘建告诉记者,2017年,学校有近3000名学生,只有143名教职工,教师严重缺编导致了大班额,最多时一个班有76人。“教室里学生坐得密密实实,老师带班很吃力。”

    在金湖,从最偏远的乡镇开车到城区只需30分钟左右。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让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向城区集聚的态势尤为明显。小学生在城区学校就读的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79.5%,初中生在城区学校就读的占90.5%。“城区学校教师不够,只好向农村学校借,几年间共借用了311人。”金湖县教育局局长戴书丛说,“借用教师在职称评聘、晋升、待遇兑现、评先评优等方面会遇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017年7月,金湖县出台相关文件,正式组织实施“县管校聘,全员聘任”制度,让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希望。县委、县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牵头,教育、组织人事、机构编制、人社和财政等部门共同参加。教育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全员聘任工作的组织实施、宣传报道、政策咨询、检查监督,以及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和问题进行及时调解。

    “金湖县在编教师共有2795人,相对简单的人事关系,为‘县管校聘,全员聘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金湖县分管教育的县领导介绍,“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主动作为,为相关政策的真正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金湖建立了“总量控制、统筹兼顾、动态调整”机制,采用“生师比”(城区学校)、“班师比”(农村学校)相结合的办法重新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数及各校干部职数,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2017年,该县共调整编制743个,涉及22所学校,农村学校编制富余、城区学校编制紧缺的矛盾得以化解。金湖娃艺术小学和育才小学在这次调整中都尝到了“甜头”,前者聘用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其中不乏高级教师,市级、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后者教职工人数增至186人,班级数拓展至62个,大班额问题得到根本改观。    

    2018年,金湖娃艺术小学的办学规模减小,育才小学的办学规模扩大,县教育局随即又对这两所学校的编制进行了调整,让各校的编制数与办学规模真正相符。

    盘活岗位,促进区域教师流动

    戴书丛向记者列举的一组数据,或许可以反映出这场人事制度改革的彻底性:

    2017年暑假,金湖县1613名在编在岗教职工集体“下岗”,通过3轮竞聘,1587人重新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其中,296名教师被调整到了新的岗位,各校校干总数由原先的200多人精简为166人,平均年龄则由原来的45.6岁减小到39.6岁。在此轮竞聘过程中,还有7名教师落聘,他们被安排跟岗学习,接受“回炉改造”。

    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系列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举措。据金湖县教育局副局长费正清介绍,岗位竞聘主要分为校级领导竞聘、中层教干竞聘。教职工竞聘以本校现有教职工为主。借用人员在现单位竞聘。在县以上骨干教师竞聘和学科专任教师、教辅后勤人员竞聘前两轮未被聘用的人员,实行第三轮竞聘。

    该县还建立了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总量控制、分段统筹、动态调整”机制,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几个学段设置岗位,每个学段再细分为乡村学校和非乡村学校,岗位聘用和晋级在各个段内统筹安排,由县统一制定方案,实现岗位聘用和晋级各个段内标准的统一。“2018年,我们按照新标准设定了各学段的岗位数,这就打消了参加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保障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费正清说。

    2017年,金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229人;2018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交流130人。各学校学科专任教师基本配齐,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各学校的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均达到15%以上,基本实现了城乡间、校际间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

    “过去,迫于各种现实条件,很多时候只能‘以人设岗’,现在我们可以‘以岗设人’了。”闵桥中心小学校长于海江认为,“县管校聘,全员聘任”的一大好处,就是通过岗位竞聘,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了教师流动,解决了在编不在岗、后勤教辅过多、中层超配、工作量不均等问题。2018年,该校缺少一名英语教师,随后,邱德元老师应聘至该校,英语教学顺利开展。

    这轮调整也让金湖外国语学校校长陈久红舒了一口气。2016年底,该校143名专任教师,50周岁以上的接近60人,教龄在15至20年的“老面孔”达到90人。2017年后,学校有30多名教师交流到县域内其他学校,又从其他学校选聘了近40位年龄在35岁左右的教师进行合理补充。“这些教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整个学校的教学面貌都有所改观,家长们更放心了。”

    自愿竞聘,能上能下激发活力

    银涂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张巧梅是泗阳人,丈夫在苏州、女儿在扬州,独自一人在金湖农村任教30余年,2018年11月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作为高级人才的她放弃了与丈夫和女儿团聚的机会,选择了延迟5年退休,并主动竞聘至四年级语文教学岗位,还担任了班主任。如今,她将班级打理得有声有色,教学质量名列年级前茅。用张巧梅自己的话说,“现在学校没有闲人,岗位是自愿竞聘的,必须不折不扣做好工作”。

    “‘县管校聘’要解决的,不仅是学校结构性缺编、‘评而未聘’等问题,我们还希望借此激发教师活力,打破‘铁饭碗’思维。”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副主任杨海明告诉记者,通过竞聘上岗,许多教职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与平台,从被动接受工作变为主动申请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金湖县实验小学每年都有数十位教师参加全县的教师交流,对于“新鲜血液”的加入,校长戴玉华很高兴,因为这些教师的勤奋与努力让他看到了学校“更上一层楼”的希望:朱加丽老师一来到学校就担任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她把在育才小学积累的工作经验与实验小学的学情相结合,为刚入职的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曾学能原先是初中化学教师,聘任到金湖实小后转教科学,他将课堂设计成“动物世界”“海底世界”“电的世界”“微观世界”等板块,将同一项教学内容制作成三四个版本的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起用了一批30岁左右的年轻教师担任中层干部,给予他们充分发挥智慧与潜能的舞台;我们还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功能,为刚入职的教师和轮岗交流教师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与平台。”戴玉华说。

    教师结构合理了,积极性提升了,获益最大的还是学生。以金湖实小为例,这两年喜讯频传:学生刁琬舒、林於泽分别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五(4)中队被全国少工委表彰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林昱彬等10名学生还被江苏省少工委表彰为“江苏好少年”。

    “‘县管校聘’的顺利实施,是我县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个体现。”金湖县县长徐亚平说,“2017年,金湖的教育经费投入达5.92亿元;2018年投入6.04亿元,这对一个苏北小城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金湖将坚定不移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增长两提高’,以更大合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就全县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金湖县委书记张志勇在全县第34个教师节大会上明确表示,将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共谋区域教育发展之大计,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优秀成绩单。(本报记者 潘玉娇 通讯员 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