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唤醒心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把美育落到实处、用美唤醒学生的心灵,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开宗明义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这既指明了美育的深刻内涵,又强调了美育的特殊作用,即能“温润人的心灵”、引导人发现“心灵之美”。

    早在1981年,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倡导“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首次提出“心灵美”。这一概念来自古希腊柏拉图所说的“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谐和一致”是“最美的境界”,按照当时的特定解释,心灵美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

    “心灵美”的提出是在社会发展时期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升的特殊要求。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到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也不可否认,思想领域出现了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真空状态,教育也出现功利主义倾向,其后果是导致人格缺陷,即人的心灵出了问题。因此,心灵教育势在必行,而这种教育首先在于“唤醒”,这也正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所在。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中国古代将心灵美称作“内秀”“性善”“仁”“诚”等。孔子提出“里仁为美”,墨子认为“务善则美”,孟子认为“充实善信”是美德之人,只有善的、诚实的、有学问的人,心灵才是美的。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的心灵日趋高尚纯洁;无私忘我,使人的心灵日趋和谐平等;发展个性,使人提起创造精神;美化人生,忘却忧患,去掉生活恶习,代替不良消遣,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的享受;丰富科学知识,充实人生,使人增添勇敢活泼的进取精神。”

    之所以用美可以唤醒心灵,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爱美是人的天性,正如高尔基所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充满了人的一生,美包围着人的周身,对于人来说,宇宙、自然、社会、世界处处蕴含着美,时时显示着美。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逐步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存在着美。

    梁启超先生在谈到美术的功能时说:“爱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能,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这里虽然只是就美术而言,但基本上可体现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的功能,而艺术又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用艺术来浸润心灵”是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培育伟大的心灵的一条重要途径。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写道:“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他认为:“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可见,把美融入人的心灵、用美唤醒心灵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烟台大学美育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