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文化乡愁”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刻写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传递着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
节日,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如果没有节日,生活该是多么的平淡乏味。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它作为生产生活需要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表达,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刻写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传递着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是传统文化中最温暖、最活跃、最具个性的部分,是传统文化展示、体验、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然而,由于向传统社会告别的心情过于迫切,以致我们在快速朝着现代化奔跑的路上抛弃了许多不应该抛弃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对节日传统的疏离,由此逐渐生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南北分裂了数百年的时间,但在《荆楚岁时记》中,我们却看到南方和北方一直过着同样的岁时节日。这说明节日穿起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融进了人民的精神血脉,形成了民族聚合的强大动力。即使在今天,“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好像是践履跨越千年的约定,全世界的华人人同此心。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中华人文精神,始终是我们培育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乡愁”。
如何记住文化乡愁?是依赖于文化典籍的记载、凭借文化学者的解读,还是寄希望于政府机构的推动干预……这些都需要而且也很重要,但我认为,纾解现代人文化乡愁的最好方式还是“过节”。在周期性重复出现的节日里,我们全民族都可以停下匆匆的脚步,回望过去、重温传统,审视当下、思考未来,把魂牵梦萦的文化乡愁升华成虔诚守望的文化信仰。因此,我们不仅要感谢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充满人伦温情的节日,更要敬重和珍视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传统节日要带着“温情与敬意”,自觉做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守夜人”。
传统节日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划分日常生活时间段的特定人文符号,生活化、参与性是其重要特征。所谓过节,不是通过荧屏、课堂、书本来“看节”“听节”和“读节”,而是每个人都亲身参与其中,其特有的形式、内容和节奏,只有在人的参与和演绎下才能得以呈现。因此,过节行为本身,才是节日文化最独特、最有生命力的载体。过去的一代代人其实就是以节日的“在场者”身份来完成节日体验和文化传承的。
节日是“人文时空”,过节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几大传统节日的假日法定化,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参与节日提供了时间保证,但随着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原先以血缘共同体参与节日生活的模式正在消解,加之人的活动半径变大,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仍然不具备节日所需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迫切需要将原有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成为“学缘、业缘、地缘的共同体参与模式”,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充分地参与到节日中来。否则,原本充满诗意的节日就会悄然“假日化”和“空心化”。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没有继承就会走向消亡,如果没有创新就会缺乏活力。传统节日从来都不是固定僵化的,它与历史时代和人们生活相融合,演化流变是一大常态。现代的生产生活、消费娱乐等方式早已迥异于古代,现代人已经不愿意也不能够在今天的节日里完全地遵循“古代过法”。只有守正创新,努力让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使其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形成传统节日的现代“生活样法”,我们的节日才能让人“爱过”“会过”,我们的文化才能绵延不绝。
(作者系江苏大学副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