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思政课程烹制“自助大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3-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毛军刚 党波涛)“从《七子之歌》中体味被殖民者欺凌的民族耻辱,从《黄河大合唱》中体会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感受推翻三座大山后的扬眉吐气……”记者日前走进华中师范大学8号楼智慧教室,充满历史气息的音符不断传来,学生们屏气凝神,有的甚至红了眼眶。

    原来,这是一节针对该校音乐学院学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任课教师采用红色歌曲串讲中国近现代史。“思政课也可以这么上,特别令人难忘!”下课后,学生陈偲艺回味不已。

    “我们以‘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为原则,根据学生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分众化改革与创新,试图扭转思政教学中的同质化倾向,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说。

    微电影拍摄、口述史写作、歌词创作、艺术设计……一改往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晦涩难解”的刻板形象,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让思政课堂生机盎然,丰富多彩的作业选题让思政课真正走入各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

    城市与环境学院2016级本科生马燕、吴雅莉、邓雨欣等对此深有体会。不久前,当她们得知拍摄的微电影《宿舍冷暴力》获得“我心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三等奖时,大家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的作业能够获得国家级奖项!”

    该片是她们的思政课结课作业,主角“马小燕”从入校到与室友发生摩擦,再到最终遭受“冷暴力”。作品最后一幕的鲜明对比令人印象深刻:镜头在漆黑寂静的走廊与欢声笑语的寝室中转换,“宿舍冷暴力”现状与后果的数据在屏幕上滚动。通过创作这部微电影,学生们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有了新的体悟:它离大学生的生活真的不遥远。

    美术学院学生丁元勋也有着同样的体会。2017年11月,他的作业《纪念恽代英》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艺术作品巡展”,并获得了二等奖。回忆起作画经历,丁元勋说他第一个想到的画作对象就是恽代英:“因为他‘为了给更多的人寻找光明,我必须先走进黑暗’的信念,让我深受触动。”

    除此之外,公园大课堂、信息素养实践基地、研习社、求真社、“阡陌课堂”等形形色色的“自助式”课外实践选择,让学生们大呼“有趣又有料”。

    “当时,我们的装备比较落后,炮弹都不行,半天才打出去一发,还没有落到敌人身上,他们的炮弹就顺着我们炮弹出去的声音打来了……得知抗战胜利,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我现在就想多活几年,看着子孙后代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是华中师大阡陌行团队在关爱抗战老兵活动中记录的口述史资料。团队成员先后赴湖北、河南、江西等地,走访抗战老兵32位,记录其英雄事迹,并开发出“阡陌老兵”系列主题教育课程。在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抗战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还通过“阡陌课堂”等在线支教形式,向山区孩子开展英雄主题教育

    “国家强大,我们才能安居乐业。”PPT的最后一页,定格于103岁老红军肖先东的照片和这句话。网络那端传来山区孩子们的热烈掌声,授课志愿者杜明倩的眼圈有些湿润,“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色基因要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