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走进大山深处的设计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向酉州苗绣绣娘请教苗绣技艺,共同设计制作苗绣创意作品。 苏州大学 供图 采用酉州苗绣技艺制作的创意书签。 将苗绣与苗银工艺结合后锻造完成的现代首饰。

    苗绣纹样的时尚服装、苗银工艺锻造的现代首饰、西兰卡普布料制作的懒人沙发、柚子龟图样的新生儿服……日前,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们共同设计制作的71件作品亮相学校展厅,这项名为“看见大山”的教学成果展一举拿下“最佳非遗创新设计”奖,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些作品是苏大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5位教师与24名学生远赴数千里外的重庆酉阳山区,寻访当地四项非遗技艺,仅用两周时间完成的系列教学成果。

    这堂走进大山深处的设计采风课,在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创作灵感的同时,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文化扶贫相遇。

    寻找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

    苏大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教学团队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决定选择重庆酉阳作为采风课目的地,把产品设计采风课融入非遗元素,并且尝试与“扶贫帮困”紧密结合。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鼓励学生锻炼和提升专业能力,并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回馈社会,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课程指导老师、苏大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赵智峰说。

    位于重庆武陵山区的酉阳县浪坪乡,距酉阳县城西北108公里,是国家级贫困乡村。这里集聚了众多苗族和土家族寨落,也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宝藏,当地的苗绣、苗银、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等手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一次走访手艺人,大家在泥泞的山路上来回行进了7个多小时,最困难的是天黑赶路,途中没有路灯照明,大家只能打开手机电筒深一脚浅一脚、手牵手走回驻地。”回忆起走访经历,赵智峰坦言,这是记忆中走过的“最艰难的路”。

    日织半尺纯手工挑花的西兰卡普织造技艺、保存火种的土家柚子龟、生态原木桶蜂蜜提取技艺……大山里非遗手工艺人精湛的技艺、老乡的质朴善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都带给师生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与此同时,师生们也亲身感受到了当地非遗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手工艺从业人员不仅年迈,而且人数越来越少,地域所限让非遗产品与外界市场需求和审美脱离,很容易导致产品滞销。

    “作为一名设计者,应该到非遗的‘出生地’去寻找传统技艺最原汁原味的样子,这是最能触动设计灵魂的,对学生今后的设计生涯都会有深远的影响。”赵智峰说,这也是产品设计系几位老师达成的共识,鼓励学生结合市场需求和现代人的审美理念,与当地手艺人一同就地开展产品转化与再创造,让非遗技艺再次焕发新的活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创新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社会大众真正开始关注到当地的非遗文化。只有将作品转化为商品,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产业去帮扶更多的手艺人,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对于苏大师生来说,这是一次深入民间手艺现场的社会实践课;对于酉阳浪坪乡的手艺人们来说,这是一次突破传统、跨界创新的全新尝试。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交织迸发出了创意的火花。

    苏大师生在采风调研的基础上从专业出发,将酉阳非遗文化进行多方位整合,提取当地传统技艺中的色彩、工艺、织法、图形等元素,在原有技艺基础上取其文化精神,活化手艺用途,重新设计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价值和市场需求的作品。

    把用于收纳种族火种、寓意吉祥的柚子龟重绘为卡通形象,用盘金绣、叠针绣和平绣等多种技法,做成衣服、帽子等可爱的诞生礼;将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和苗绣技艺与经典纹样结合,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形制简约时尚却又千变万化的首饰;将西兰卡普的织法技艺及图案元素用于制作眼罩、护照夹和蜂蜜包装,让产品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化属性。

    经过1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师生们与当地手艺人一道成功打造出了涵盖家具、家居、诞生礼、服装、首饰、生态农产品、旅行用品、户外用品八大系列的71件帮扶成果。

    “从前我们只是想着用对苗绣的这份喜爱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现在我们想用喜爱让苗绣这样的非遗能够传承下去。”酉州苗绣传承人冉娇在成果分享会上说。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王发荣看到设计作品后激动不已。“苏大师生将专业的文化体系和创新的设计理念融入酉阳地域文化,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这既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次精准扶贫的文创活动,非常期盼这些作品能早日走向市场,传播非遗文化造福酉阳。”

    “非遗+扶贫”的正确打开方式

    尽管只有短短两周的采风,却促使苏大师生们思考文化扶贫,思考非遗传承与发展对于大山里人们的意义。

    “非遗不是文物,而是生活,要让传统手工艺‘活’在当下,通过设计赋予非遗新生,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为人们所用。很多传承人可能没有条件去接触新的信息,也没有机会尝试更好的材料,这正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到的。”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大三学生王航航对此深有感触。艺术学院李一城老师认为,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土壤是生活,非遗与文创结合,融入日常生活,是让非遗生存发展下去的良策。

    全程参与设计采风课程的法国国家设计-色彩-材质研究院院长、图卢兹大学的Celine Caumon教授是苏大艺术学院的兼职教授。她带领学生把搜集到的上百张苗绣老绣片一一比对色卡,从文物到实物,共同完成了一份专业、科学、系统的苗绣色彩分析报告,并对苗绣的图案纹样、绣法技巧、面料等进行总结。

    通过分析,师生们发现苗绣有71种色彩,其中粉红色系用色最多,喜欢以深蓝色突显粉红色。范炜焱老师一直致力于非遗苏州缂丝的传承转化,倡导“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去其形,取其意”的设计理念。

    “时尚界每年都有流行色,如‘雾霾蓝’‘枫叶红’‘燕麦色’等,将苗绣的色彩与未来趋势报告结合,就可以帮助制订下一年苗绣的生产、销售计划。参照家居中流行的色彩提取相似的苗绣色彩来制作,能让苗绣制作的家居产品既符合大众的喜好,又不失传统风格。这无疑是更好地让手艺回到生活中去,能更好地活化手艺,让手艺迎来新的春天。”

    酉阳之行得到关注后,艺术学院师生收到的各地“邀约”不断。为了尽快将设计产品推向市场,师生们决定在“文化扶贫”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目前学院正与苏州昆山锦溪镇对接,将致力于把此次实践活动转化出来的产品进一步产业化。

    “看见大山不仅仅是看见风光旖旎的武陵山脉,或许也可以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另一个视角。应当从根源上焕发手艺人在地文化的自信心,配备相关财力支持,加上高校产学研结合设计转化,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运用,大山里的项目需要政、产、学、研、商联合发展,才能从容起航。”范炜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