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计
■名校长专栏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系列③
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课程无疑是学校生涯教育得以实现的最有效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实施方式、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等,对学生进行系统、连贯、全面而深入的生涯教育。
我校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之上,将“生涯认知、生涯体验、生涯选择”的三阶段教育目标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构建了由生涯教育通识类课程、生涯教育选修类课程、生涯教育研究型课程、生涯教育实践类课程组成的立体化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生涯教育通识类课程,是以生涯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形成学生对生涯的基本认知。我们编辑出版了《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教材,安排每班每周一节正式授课,并且每节课都设定和围绕一个主题,采用体验、互动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从生活指导、学业指导、心理指导、健康指导、升学指导、职业指导等六个方面做好课时设计,共计36个课时,列为高一学生的必修课,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并对自身生涯发展形成初步认识。
生涯教育选修类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选择意识、完善其认知结构为宗旨,满足学生自由心灵的发展需要,给予学生生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们面向高二年级设置了诸如“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商务成功学”“精英学”“能力拓展活动课”等,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了解现今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提高对职业素养要求的认识。此举帮助高二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其在未来选择中有正确方向。针对有科技特长、理科特长和人文特长的学生,我们通过开设微型短课、长选修等手段加强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育,以助力其特色发展。
生涯教育研究型课程是以课题研究为基础,以课题或项目设计为载体,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我们面向高一年级开设“课题式综合学习与实践”必修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二年级每名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开展相关的生涯调查、生涯探索、生涯实践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以此满足每一名学生的生涯发展及个性化需求,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志趣点,从而养成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思考习惯,掌握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变化所需要的相关技能。
生涯教育通识类课程、生涯教育选修类课程和生涯教育研究型课程等三种类别的课程,构成了我校的理论性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涯规划的内涵、必要性以及途径的系统性认识。然而,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我们通过整合来自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设计了生涯教育实践类课程,并以实践体验课程、励行研学课程以及特色活动为载体,与理论性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构成教育合力。
实践体验课程以校外体验课为主,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理解。我们的“科技班”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合作开设了36课时的“技能实践课”;学校与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等60多个服务站点合作建立了校外生涯实践体验基地;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上海财大、华东理工大学、交大医学院等高校合作了“虚拟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让学生在经历、实践中不断质疑、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励行研学课程以“砥砺德行,鼓励同行”为主旨,以研究实践的形式在贫困落后地区开展,磨砺学生的心智,提高综合素质。我们还与安徽宏村、金寨,贵州毕节、习水以及浙江绍兴等多个地区的学校合作,建立起实践基地,每期课程分别按照预先确立的主题实施。比如已经进行的以“读书万卷,行路万里”“农村社会实践”“义务支教活动”等为主题目标的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明晰自己的社会责任。
只有将理论性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性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衔接、整合和融合,才能建构起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幸福人生助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