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表象 洞悉意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历史教科书中的图像往往被称为“插图”,这种叫法说明人们对图像的作用、价值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我们必须重视对历史教科书中图像的解读与运用。

    重新认识图像的内涵与意义

    何谓图像?不同学者看法不一,对图像的内涵存在着多样化的理解。基于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非文字的视觉材料都可以看作是图像,对于图像中的影像部分暂不考虑。

    把图像称作“插图”,这是对图像地位的贬低与轻视。图像不是文字的附属,图像本身就可以成为研究的主题。例如,对于成熟的文字产生之前的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考古发掘的文物等可以通过拍摄转化为图像),有学者认为“人面鱼纹”极有可能是部落的图腾与保护神,它实际上传达着一种氏族的精神愿望。成熟的文字产生之后,对于文字没有记载的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日常,也需要通过图像去了解。即使有文字记载,但文字只记载事物名称,不能反映具体形象,这时图像就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例如对于北宋时期市民阶层的娱乐生活面貌,在《东京梦华录》等文献中仅有只言片语记载,具体的情形如何,我们只能依靠《清明上河图》了。一言以蔽之,就历史学科来说,图像具有证史、传史的功能和意义,其价值并不比文字低。

    从三个场域对图像进行解读

    借鉴学者韩丛耀对图像的研究理论,我们可以从图像的物质生产场域、自身构成的形式场域和社会传播场域来解读历史教科书中图像的意义。下面我们通过统编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的《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的案例,予以解读。

    生产场域:图像的生产场域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时代背景与面貌,要想了解这一时代背景和面貌,需要厘清图像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在什么地方生产的、谁生产的等。《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是《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帝命令画师图绘平定准噶尔战争场面以纪念此事件,徐扬、钱维城、郎世宁等画师分别绘出《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平定准噶尔图卷》《阿玉锡得胜营盘》等一系列纪实画。在西方传教士的协助下,郎世宁等对这些绘画进行重新加工、组合、编排,形成内容更为丰实、地域表现更广泛、规模巨宏的战争组图——《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出于永久保存纪念的考虑,乾隆帝下令将它交付给当时绘画技术最先进的法国制为铜版画,所以图像的最终完成是在法国实现的,即图像的生产有国内和国外两个场域。上述解读,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图像产生过程,认识到图像最终产生的时代背景。

    自身构成的形式场域:图像的自身构成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它的风格、样态,流派、样式,主题、题材等,需要我们回答图像展现了什么、图像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是怎样安排的等问题。对于图像的自身构成,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尽可能全面地提取图像外在可见的表象信息,为进一步的探究提供条件。教科书所选的图像(局部)描绘的是清军大营接受准噶尔(达瓦齐)叛军投降的场面。画面上部描绘的是清军的大营和士兵,其中最顶端部分留有“大营”“来降者七千余众”的文字;画面的下部是解除武装的叛军,正在等待清军发落。该图构图巧妙,以连绵群山为背景来烘托受降场面的宏大气势,受降军队的整齐规划与灵动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激发观者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欲望。

    社会传播场域:图像制作完成后,读者以某种方式接受或拒绝才是图像意义和效果最终制造的场域,这就是图像的社会传播场域。这里图像的意义不仅仅是图像外在可见的表象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图像内在不可见的意象蕴意。乾隆帝将《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交付法国铜板镌刻,这不仅是表面上的中西艺术交流,其背后蕴藏了深厚的政治意义。法国镌刻中国《得胜图》一事使西方人看到了中国在平定准噶尔战事中的军威以及中亚诸部对清朝的归属。因此,《得胜图》实际上充当了清朝对外宣传的工具。通过这样的解读与分析,学生明白了乾隆帝将该图交付法国印制的良苦用心,在占有史料(图像)的基础上,验证了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事实,提升了历史解释的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

    这三个场域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图像解读的视角来看,图像的生产场域是解读的前提,自身构成场域是解读的基础,社会传播场域是解读的核心。综合来看,其中既有图像可见的表象信息(主要是物质生产场域和自身构成场域),又有图像不可见的意象蕴意(主要是社会传播场域)。对图像的解读其实就是进行历史解释的过程,在解释的过程中,对于图像可见的表象信息,一般来说意见比较统一,对于不可见的意象蕴意,可能比较复杂,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历史解释。例如,在统编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多次出现的《耕织图》,有学者认为该图的主要用意是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但也有学者认为《耕织图》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宣扬“农为天下之本”的重农理念并以此教化劝农。对图像的多维度解读,使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前进了一步。

    运用图像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掌握图像解读的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图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我们还是以《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指向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设计。

    在让学生看图(材料一)和阅读相关历史文字材料(材料二)的基础上,可以设置这样4个问题。

    问题1:从材料一的图像中可以看出哪些人和物?

    对此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对其外在的表象信息进行梳理。设计这个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图像自身构成的场域,本问题主要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问题2:请你简单地叙述材料一中描述的历史事件。

    对此问题,教师应引导对提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合理的历史叙述。这个问题,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2: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叙述。

    问题3: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幅图最终在哪里制成?为何要这样做?

    对此问题,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对于图像,我们不仅要看到其外在的表象,还要进一步挖掘其内在隐含的意象,这就需要进一步阅读文字资料。本问题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更丰富的解释。

    问题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清军平叛准噶尔部有何重要意义?

    对此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图像产生的国内场域(指向图像可见的表象)和国外场域(指向图像不可见的意象)两个角度来进行回答:对内,平定叛乱,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对外,展示军威,宣示主权,警示俄国等西方国家。本问题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4: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图像,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是加强辨伪和考证,保证图像使用准确。如同对待文字资料的使用一样,对于图像资料,也需要对其真伪进行辨别和考证。二是图像的运用应当避免碎片化倾向。我们在使用图像的过程中,要借助其他图像、文本及相关材料甚至其他学科如社会学、计量学、人类学等,从断裂而又零散的碎片中关联到整体。例如,对于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中的《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和《清明上河图》,应当关联在一起去理解和运用,前者描绘的是市民阶层私人场所的散乐表演,后者中的“瓦子”呈现的是公共场合的娱乐表演,这两幅图像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宋朝的娱乐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宋朝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层次性、广泛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释研究图像时,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兼容其他理论,建立起对图像客观、唯物的解释。

    图像与文字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图像外在可见的表象信息,更要充分挖掘其背后不可见的意象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史学阅读,夯实学术素养,增强对图像解释和运用的能力。

    (作者张克州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何成刚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