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缘何成为农村教师的硬伤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深入了解一线教师对备课重要性的认识、对备课内容的认知等问题,我们设计了有关备课问题的问卷,在本校教师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包括“你认为备课与课堂教学有什么关系”“备课内容包括哪些”“你认为影响备课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一课三备’是什么”“你平时依靠什么备课”5个问题。

    内因耐人寻味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认为备好课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备课中有些教师却耐不住性子、扑不下身子,心态浮躁,缺少课标意识,不愿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琢磨教法学法。一些教师为了走捷径,经常选择“省劲”的备课方式:照搬教学参考书或者通用教案,这直接造成了备课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对备课基本内容认识的模糊也是造成农村教师备课无法深入的原因。调查显示,我校68.2%的教师对备课内容“说不准”,31.8%的教师“不知道”。从第一学历看,中师段教师“不知道”的比率为14.3%,本科段教师“不知道”者为48.4%。从年龄段看,60后“不知道”比率为0,70后、80后、90后“不知道”的比率依次递增为20%、33.3%、42%。大多数教师不能完整准确列举备课内容,主要问题是列举不出“备课标”或者“备大纲”这类内容。如果教师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其备课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传统备课良方的失传也是导致农村教师备课碎片化现象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我校教师队伍中80后占30.4%,90后占44.9%,80后、90后已经成为农村教师的主力军。从第一学历看,中师占30.4%,大专占24.6%,本科占45%,全日制本科生已成为农村教育的生力军。但是,调查中发现,91.5%的教师“不知道”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一课三备”;从年龄段看,80后和90后占了绝大多数。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一课三备”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备课良方,它在“粉笔+黑板”的时代能够大放异彩,在现今“互联网+”的授课时代更应再创辉煌。它是教师教学相长、专业成长的路径,也是教书匠与优秀教师的分水岭。但是“一课三备”在农村学校传承不够,多数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或者贩卖教师参考书上的只言片语。

    外因不能忽略

    职业准备不足是农村教师备课质量不高的主要外因。大多数新入职的80后、90后教师,其上学期间并没有接受系统性的教学技能培训,很多人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严重不匹配,一些教师“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不达标。这些新教师入职时虽然经过一些岗前培训,但是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农村学校教师人手紧缺,新教师入职后必须马上投入工作,只能边干边学。很多教师需要身兼多职,因而农村中小学“万金油”式通才较多,而一些专注某一学科的教师在工作中反倒显得有短板。因此短期内提高备课水平,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并不容易。

    缺少同伴互助环境也是农村教师备课质量不高的重要外因。农村校点分散,校际阻隔使教师工作“忙”且“茫”,遇到困惑无人切磋。

    工作任务繁杂是农村教师备课质量不高的又一外因。我校初中12个教学班需要开设143个科次的课程,44名专任教师,人均授课3.25科目;小学43个教学班需要开设311个科次的课程,86名专任教师,人均授课3.61科目。加上农村学生多寄宿在校,需要教师帮助管理其日常

    生活,教师常常被琐碎的事务包围,难以专心备课。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阳城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