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手”是这样练成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月19日,“全国技术能手”、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学院副教授宋福林在车间里为“工匠实验班”学生授课。他同时拥有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数控车床操作工技师的头衔,上课很受学生欢迎。 宋福林(左二)和几位同事一起探讨、改进教学方案。他们师出同门,都是“全国技术能手”。“匠心传承”打造了一支“上得了讲台,能教一堂好课;下得了车间,能干一手好活”的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 宋福林可以在1分钟内找出数控机床主轴不转的故障所在,而一般维修工则需要5至10分钟。为了这短短的1分钟,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他一有空就会蹲下身子,琢磨机床电控柜里的导线、接口,熟悉机床参数。 随着比赛日期的日益临近,作为指导教师的宋福林,索性把床铺搬到车间旁边的一间教室里,累了就和衣躺一会儿,参加集训的学生遇到难题随时推门求教。学生们说:“宋老师就是我们24小时的指导教练。”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学院院长、湖南省学科带头人黄登红教授有句口头禅:“这个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这是黄登红(右)来到实训车间指导宋福林的教学工作。 每天清晨,宋福林总是早早来到实训车间。这些冰冷的设备在他眼里如同有血有肉、排列整齐的士兵,正等待着检阅。他对每一台设备的“脾气秉性”都了如指掌,因为他对这些设备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宋福林有一个温暖美满的家庭,妻子温柔贤惠,女儿活泼可爱,紧张的教学工作使他很少有时间照顾她们。每每谈起这些,他总是心怀歉疚。这是他挤出时间下厨房为妻子、女儿做一个自己的拿手菜。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为专业教师成长搭台铺路。目前,学院有大师工作室9个,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0余人次,初步构建起了大师名师引领、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从一名高职学生到“全国技术能手”,宋福林用了整整15年时间。2002年以前,他还是生活在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孩子。这一年9月,他走进了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门。

    宋福林进校后选择了“听起来高大上”的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也许是天生喜爱鼓捣机器的缘故,他在大学三年期间学习极其用功。有一次因开会缺课,他硬是找老师请求给自己补上。在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中有一道综合应用题是零件加工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整个年级只有他一个人做对了。

    2004年7月,宋福林被选中参加竞赛集训队,备战湖南省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每天除了上课、吃饭,其余时间全部泡在车间里加工、装调,一遍又一遍,反复操练。”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几乎每一个细节:近两个月时间里,每天完成两套零件的加工组装,每天晚上看理论书籍到深夜,光笔记就写满了整整三大本。备战后期,他甚至把铺盖直接搬到车间,不分昼夜地刻苦训练。他认为这一段时间是自己“上大学期间最充实的时光”。

    毕业留校后,宋福林因工作需要改教数控维修。“看起来都是数控,但其实大不一样,前者偏机械,后者基本是电气类。”宋福林说,当时自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时任数控教研室主任黄登红带着宋福林一起迎接挑战。研究生毕业的黄登红拥有在企业真刀实枪、摸爬滚打的丰富实践经验。在黄登红手把手的指导下,宋福林进步很快。2009年9月,他参加了湖南省电气控制技术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赛项的比赛,获得教师组第一名,成为“湖南省技术能手”。这一年,他辅助指导的学生也在全省及全国比赛中连续取得优异成绩。

    带着成为“全国技术能手”的梦想,经过层层选拔,宋福林终于获得了参加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的入场券。尽管在此前无数次没日没夜的实训中,他对机床电控柜里的800条导线、30多个各种接口、12500多个机床参数……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在北京备赛期间,他整天忙着听课学习、查缺补漏,直到比赛结束都没有到长城去当一次“好汉”。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取得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于2017年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如今已拥有7位像宋福林一样的“全国技术能手”。“一个带一个,匠心传承,满园芬芳。”院长朱厚望自豪地说。

    眼下,宋福林正带领学生备战新一届的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此前连续两年,他和同事们率队参加该项比赛,教师和学生队双获全国一等奖。这几年赛事一个接着一个,他只得加班加点,“去年一年除寒假外只休息了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