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去官味学校才有教育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4-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久前,笔者去某职校参加课题结题鉴定会。该课题存在一些问题,但考虑到主持人是一位普通教师,他带领课题组成员也的确做了大量工作,因此,我们几位评委善意地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和修改建议。对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参加鉴定会的学校领导面带微笑,表示完全接受并致以谢意。然后转过脸来,满脸怒容地对课题主持人严厉训斥,训得那位教师低头不语,十分窘迫,下不来台。这种场面,让我好生尴尬的同时也感到很不舒服。

    我不明白,是谁给了校长这样的权力,用如此恶劣的态度对待教师?我不理解,教师是堂堂正正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在权力面前如此惶恐,连一点点维护自己尊严的意识都没有?全社会都在提倡尊师重教,校长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同样也是被尊重的对象,为什么相煎何太急?退一步说,即使校长是有职位的官员,难道不应该带头尊师重教吗?

    近代产生了学校教育后,“先生”群体中有了校长和教师的区分,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职务级别的概念,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那时的校长主要任务就是到处聘请优秀的教师,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风采感染学生。在这方面,中国近代教育史留下了不少轶事佳话被后人广为传颂。

    如蔡元培上任北大校长的第一天,乘马车到校,下车步行入校门,脱帽向列队的职员、仆役致意。蔡元培的做法不是作秀,因为他认为,学校是讲民主、讲平等的地方,校长理应尊重所有教职员工。再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刚上任时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位没有架子的校长还常说:“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梅贻琦的说法固然是谦辞,但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不言自明的,即尊重人才,尊重教师,一所学校可以没有大楼,但不能没有大师。当下的校长们如果真的希望自己的学校里也涌现出大师级的教师,不妨先学学梅贻琦的精神,给教师“搬搬椅子,端端茶”。

    我在职业学校工作了近四十年,自然接触过不少职业学校的校长(含其他校级领导)。总体来说,校长群体是由教师队伍中的精英所组成的,代表了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其中的大部分是从普通教师一步步干起来的,是“奋斗出来的”。有些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可谓殚精竭虑,忘我工作。

    然而“少数总是存在的”。在职校校长群体中,也有不那么敬业、不那么“忘我”的。客观地说,即使是这样的“少数”,他们当年也曾经努力“奋斗”过,但是到了校长位子后,他们感受到了权力的魅力。而权力的魅力是很容易让人忘掉原来的那个“我”的。由俯首听命到“台上一呼,阶下百诺”,这对人性是一种考验。

    经受住考验的人会不忘初心,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经受不住考验的人则“一阔脸就变”,忘乎所以,甚至连说话的腔调、走路的姿态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脾气大了,对教师的态度变了。

    笔者认为,学校应当有教育的味道。而教育的味道是由书香味、书卷气、青春气息、追求真理、风清气正等多种味道所组成的,“官味儿”不仅不在其中,它和教育的味道还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即只有校长去掉了“官味儿”,学校才会有“教育味儿”。

    当代的校长有行政级别源自干部管理体制的需要,但校长自身应该自觉地抛弃“官本位”观念,因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具有“崇高性”“理想性”等特质。这样的特质在客观上就要求校长要具备自尊、谦逊、志存高远、富有激情、充满理想等素养。教师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革中,教育也必然受其影响。但教育又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综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尊师重教等就是代际传承、相对稳定的。

    因此,校长、教师和学生理应成为相互成全、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尊重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同时就等于维护自己的职业尊严,肯定自己的职业价值。鉴于此,笔者认为,校长切勿把职位当官做,否则,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教育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

    (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