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伤女孩撑起“家庭学校”
一名学生“坐班”,16位教师“走教”;黑板、课本、教具全是教师自带,课程表只为一名学生量身定制……在河南省中牟县黄店镇王俭村,就有这样一所“学校”,目前已开学一个月有余。
连日来,一篇《16位教师每天轮流上门,为重伤女孩撑起“家庭课堂”》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感动无数网友。文中提到的“重伤女孩”小芸(化名)便是这所“学校”唯一的学生,而义务志愿为小芸授课的16位教师,则分别来自全镇不同学校。
4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小芸家里时,黄店镇罗家小学教师张海峰正在给小芸上语文课,讲的是拼音“bpmf”。黄店镇中心校教师刘宏则在一旁协助辅导,下节课他要为小芸上数学课。
小芸今年9岁,父母是智障人士,家境贫困。4年前,小芸不幸被烧伤,伤情严重,危及生命。经过全力救治,小芸的命总算保住了,但全身80%的重度烧伤给小芸留下了满身的伤疤。然而,这些都没有磨灭掉小芸对上学的渴望,春节前她对一直照料她的伯母冉梅叶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我也想上学!”
“一个都不能少!”了解到小芸的情况后,春节后开学前夕,黄店镇中心校校长王金瑞组织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小芸的入学问题。考虑到课程安排、校园融入、生活照料等因素,经过多次商议,黄店镇中心校决定结合小芸的实际情况,成立“爱心送课志愿者小组”送教到家。
2月25日,黄店镇中心校向全镇教师发出倡议,不到一周时间,就有16位教师申请加入了“爱心送课志愿者小组”。3月5日,这所一个人的“学校”正式开学。在中心校的协调下,教师们为小芸做了一份课程表,以语文、数学、音乐和美术为主,每天上午9点至11点两节课,下午写作业,第二天教师来上课时先检查作业、复习前一天内容。
为了方便沟通,16位志愿者教师特别建了个微信群,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少”,每天交流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情况,定期开交流会。
当天的课间故事阅读,张海峰给小芸讲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后,张海峰告诉记者:“小芸此前没上过学,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零起点为她安排的。小芸很聪明,学得也很快,现在已经会用拼音拼出爸爸和妈妈了。”
上午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小芸学得很开心。和记者慢慢熟悉之后,她还主动给记者唱了一首刚学的歌曲《小星星》,向记者展示她画的画。记者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爽快地回答:“我想当画家!”
“当我第一次带来电子琴的时候,小芸摸着电子琴说,‘老师,我以前弹过’。顿时我泪如雨下,看见孩子被烧掉的双手,我为孩子遭受的痛苦而心痛。”采访中,记者见到了小芸的音乐教师冯山虎,他说,“希望通过音乐能让她感受到这世间的美好,也希望我们的帮助能影响她一生,让她有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下一步,我们计划再征集一些学生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小芸家进行心灵帮扶,帮孩子逐步适应学校环境。如果她适应不了,我们会把课一直送下去,直到她完成义务阶段教育。我们还想多培养一下她的兴趣特长,让孩子长大后有自力更生的能力……”看得出,王金瑞这位年轻的校长对小芸的教育思考得很多。
本报郑州4月2日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