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4-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二是健全思政课教师培养机制。针对大部分思政理论课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阅历的实际,我们注重加强培养培训,形成定期理论通报、骨干教师研修、省内外学习考察、暑期集中备课等工作机制,帮助思政课教师了解掌握国内外形势、重大社会问题和国情省情社情。为拓展思政课教师的视野,2018年组织20名思政课骨干教师赴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研修。每年举办有500多名教师参加的暑期集中备课活动,组织到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等地学习考察。每年面向思政课教师设立省级课题50项。

    三是丰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浙江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我省立足浙江实际,组织编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等省编教材。2014年开始在高校全面开展“双百双进”(即100所高校结对县市区暨100万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和“百校联百镇”活动,在全省257个乡镇(街道、社区)建立了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组织思政课教师率学生开展蹲点调研、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到思政教学实践基地挂职锻炼。

    下一步将加大思政课教师配备力度,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等三项计划。分配使用好每年1600万元的专项经费,带动全省高校加大思政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打好思政课创优争先攻坚战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关志鸥

    山东省委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省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亲自推动建立省委常委联系高校、讲思政课制度,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座谈,先后为高校师生上了4堂思政课。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多管齐下解决“师资”的问题。

    充实师资数量。完善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支持高校返聘优秀的思政课退休教师,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加大选聘转岗力度。结合实际选聘一批优秀硕士毕业生、优秀辅导员,从各院系中转岗一批优秀专业教师担任思政课专任教师。

    提高师资质量。筑牢理想信念,强化能力提升,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将马学科人才纳入“泰山学者”工程,每3年实施一轮“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定期举办教学大赛。探索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在省级科研、教改项目中单列单评。

    厚实后备力量。扩大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及相关学院本科招生规模,探索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项培养计划;创造条件扩大10%的马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

    二、突出实效解决“教学”的问题。

    强化课程一体化建设。以深入实施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完善学段衔接、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总结推广29所高校在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手段、考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经验。

    实施“同城大课堂”项目。结合不同城市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组织驻地学校专家集体备课,选取优秀教师集中进行专题授课。今年上半年组织驻济高校集中开展“五三惨案”专题教学。

    抓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特别是沂蒙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启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依托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设立3个指导中心,推动做好融入文章,拓宽思政教育维度。

    三、健全机制解决“保障”的问题。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成员单位联系学校制度。将学校思政课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督查、文明校园创建等各类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马院重点扶持和对口帮扶机制。在全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中强化对马学科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全省第一批14个重点马院建设,组织实施20个示范思政部建设项目,严格管理、规范考核、有序退出。探索建立省内高校马院对口帮扶机制。

    完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以德育一体化改革项目为牵引,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开展好“三全育人”改革试点,使各环节、各领域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结合实际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校工委书记 江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有几点突出的感受。一是办好思政课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工程。二是深化改革是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三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

    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有近2700万在校生。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思政课优秀课程建设计划,打造了150多门精品思政课程;组织开展思政教学技能大赛,吸引4000多名专兼职思政教师参与比武;设立高校思政工作奖,表彰了300多名优秀思政课教师,激发了思政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我们将结合河南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动用学术来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育的“八个相统一”,第一个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深耕“课程思政”的方法举措,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使学生在接受真理、获取知识中受到政治熏陶。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选择一批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度高、关联性强的学科,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育人元素、德育资源、政治功能,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和思政课教师,集中研讨、集中备课、集中试讲,打造一批政治性和学理性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精品示范课,以此引领其他有条件的课程融入思政德育内容。另一方面,组织一批学养深厚、治学严谨、深受学生欢迎的知名教授、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有针对性地策划举办学术论坛、专题讲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重大事件、解读社会现象、回应学生关切,不断扩大用学术讲政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二,打造网上思政课堂。一是依托重点新闻网站、教育网站、“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开辟专栏,整合集纳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联网上线。二是有组织地引导一批思政课教师开设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账号,主动设置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打造一批正能量的思政“网红”教师。三是鼓励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和学术特长,在问答社区、自媒体平台跟帖发声,用理性思辨澄清是非曲直。

    第三,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我们将重点构建“3+2”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3”就是建立完善三项机制,即学校领导带头深入学生交流机制、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判机制、重点特殊学生关爱帮扶机制。“2”就是用好两支力量,一个是发挥好辅导员队伍的作用,一个是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

深化“大练兵”打造思政教学能手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董小龙

    陕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陕西教育6次回信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今年1月9日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个重要文件。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多次带头到学校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推动思政课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有四点:

    一是坚持三级领导听思政课,抓实责任体系这个基础。2017年,围绕教育部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部署,建立了工委、高校、院系三级领导听思政课制度。工委领导对全省高校实行包片负责,通过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方式,坚持到全省每一所高校随堂听思政课。要求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每人至少联系一个思政课教研室或一名思政课教师;院系领导既听思政课,还听专业课,听课情况每月向工委报送,纳入工委对高校领导班子考核年度指标体系。截至目前,三级领导听课累计5000余堂。

    二是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听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数量相对不足、教学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功底不扎实等问题一一凸显。围绕破解这些难题,我们组织全省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全省高校所有思政课教师和近万名专业课教师进行集中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集中培训活动,打造了一批教学标兵、能手、骨干,其中8名教师当选全国高校思政课年度影响力人物。

    三是打造精品思政课,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这条主线,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推进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鼓励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育人元素,将理想信念、科学精神、人文修养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精品项目,打造了114堂精品思政课和30堂全国教育大会主题思政课,建成“小红专”等网络思政微课堂。

    四是集中优质资源,建强马院建设这个阵地。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全省高校马院建设,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全国重点马院建设和中国人民大学马院对口支援延安大学马院建设,抓好7所省级重点马院和9所省级标准化马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陕西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实施思政课“新课堂建设”行动,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