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4-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看望师生。一位乡村教师告诉总书记,她是这所小学毕业的,上完大学后又回到母校担任老师,已工作17个年头。总书记对这种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有更多有志青年扎根贫困地区,为国家、为家乡培养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个问题,《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事实上,我国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是有经验可循的。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特岗计划”,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当下,“公费师范生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也为乡村补充了大量师资。

    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发展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必须发挥乡村教师在扶贫扶智上的重要作用,推动乡村教师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不懈努力,使乡村教师在推动教育公平上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如果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将有力推动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政府、学校和社会等也要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切实提高乡村青年教师的待遇,共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政府要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比如,为了解决乡村青年教师“下不去”的问题,要在提高乡村青年教师待遇方面多想办法,做到“精准关怀”,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解教师之所困,让乡村青年教师居有其所、病有所医、衣食无忧、晋升有望。唯有保障乡村青年教师的待遇水平,才能让乡村教师有尊严地生活、有体面地工作,才能让乡村教师愿意来、能留下。

    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引导乡村青年教师以德施教,系好从教的“第一粒扣子”。依据《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乡村青年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此外,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真正让乡村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青年教师获得荣誉感、价值感。有研究发现,乡村教师流失的群体主要是骨干教师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已经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导致乡村教育质量难以提升。“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先尊师”,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在全社会重振师道尊严”,呼唤一种常识和良知的回归。全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乡村教师的重要价值,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聆听乡村青年教师向社会发出的声音,不断提高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让广大乡村青年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静心从教。

    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此次,总书记提出让有志青年扎根贫困地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确保每个乡村孩子都能够享有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