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校园最美劳动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勤管员“小周”
劳动者感言:劳动,让生命多一份价值;劳动,让世界更加美好。 送教员“张伯伯”
劳动者感言:安全避险,任重道远。我愿为孩子多撑一把保护伞。 门卫“董爷爷”
劳动者感言:用劳动之美涵养孩子们的美丽心灵。 食堂“小邓”
劳动者感言:工作每天都在重复,但要想做好,脑子里就得有个闹钟。 幼儿园“张妈妈”
劳动者感言:我喜欢孩子,从不觉得这份工作辛苦。我很快乐,很幸福。 “船长”郭罗恩
劳动者感言:我会一直坚持把船开下去,直到开不动为止。 “50后”宿管员
劳动者感言:各个岗位上都有认真工作的劳动者,我是其中一员。 想看校园最美劳动者的更多故事,请扫描二维码。 听校园最美劳动者的心声,请扫描二维码。

    编者按:在学校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起早贪黑地做着平凡的工作。他们不是教师,却有着一颗爱学生的心。食堂师傅是校园最忙碌的人,他们黎明即起,为学生们准备一天的美食;保安是校园走路最多的人,他们排查隐患,保障安全;还有保洁员、校医、花匠等等,这些普通的校工,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我们选择了7位校工代表,请他们登上劳动节特刊,让我们向这些最平凡的劳动者致敬!

勤管员“小周”:火眼金睛零差错

本报记者 赖斯捷

    劳动者感言:劳动,让生命多一份价值;劳动,让世界更加美好。

    “老师,我们宿舍断电了,麻烦您处理一下,谢谢!”

    “勤管处吗?教学楼厕所有个水龙头坏了,请修一下。”

    ……

    来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近4个年头,曾经的“白衣天使”周璇,转行成了后勤部“水电管理干事”,每天仅接听的这类报修电话就有几十个。而“您好!请问报修什么?”也渐渐成了周璇的“口头禅”。

    可千万别以为周璇的工作就只是这句“口头禅”。细细算下来,她手中“管”着的人和事多着呢!湖南铁道职院共有在校学生1万余人、家属区有住户近200户、学校所属商贸门面还有30多个。“水电费收取,全都在周璇这里。”后勤处处长汤劲说。

    收水电费,是个细致活,更是个技术活。大学学医学护理的周璇,靠着自己当护士积累下的耐心与细心,做好这份“技术活”。

    比如,她曾仅凭一张小小的水费发票,便判断出学校水网管出现了漏点。事情发生在去年7月底,周璇收到自来水公司寄来的当月水费发票。拿到发票的瞬间,她就觉得不对劲:已经放暑假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已返家,可学校的水费不降反升。再与上年同期一对比,更验证了周璇的“不对劲”:用量比上年高出许多。

    她马上和学校所在区域的自来水公司联系,将具体情况告知。经过多次沟通,拿到了学校用水“瞬时流量报告”,通过“瞬时流量报告”数据,结合自来水公司专业人员判断,确定学校的水网管出现了大流量漏点。

    后经专业查漏公司和学校后勤全体人员的努力,共查出学校水网管8处漏点。“仅这一笔,就可为学校每月节余水费4万多元。”汤劲笑着说。

    收钱不易。每笔缴费金额都要通过水电码计算得出,制作收费明细表、开出票据等都需要水电管理干事独立完成。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差错。

    难能可贵的是,在周璇担任“水电管理干事”的2015年到2018年间,她所收取的水电费总计金额419万余元,经手18796笔,没有出现过一起质疑案例。

送教员“张伯伯”:安全时刻挂心间

本报记者 陈欣然

    劳动者感言:安全避险,任重道远。我愿为孩子多撑一把保护伞。

    “如果有人头部受伤了,我们首先要拿出纱布,这样进行简单包扎……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动手操作一下。谁愿意试一试?”近日,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幼儿安全教育课正在火热进行中。在孩子们的簇拥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一边演示一边给他们讲解安全避险知识。

    授课者是66岁的张崇仁。1971年从南开区育红中学毕业后,张崇仁留校成为一名教务人员。30多年时间里,他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开设各种安全教育专题,还自制了各类教具:有用毛巾、布带制作的简易防毒面具,有收纳指北针、绷带、剪刀、饭盆、矿泉水、药物的简易急救包……

    6年前,张崇仁退休后,依然“不甘寂寞”,背着自己准备的安全教育书籍和道具,走遍了天津大大小小的幼儿园、中小学甚至大学。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讲解令张崇仁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学校找到他,邀请他前去讲课。

    每次讲座前,张崇仁都会提前了解讲座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如何用毛巾做成简易防毒面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同学腿受伤了,你能移动他吗?”

    几年来,张崇仁风雨无阻地送课,没有任何补贴,也不收一分钱讲课费,他的这份热情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傻气”。但张崇仁说,他愿意做这件事,是因为心里有个“安全”情结。“看到媒体报道的一些校园安全事故,我特别心痛。给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或是救助他人。这件事特别有意义,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张崇仁说。

门卫“董爷爷”:不知疲倦做创客

本报记者 史望颖

    劳动者感言:用劳动之美涵养孩子们的美丽心灵。

    在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门口,有块气派的校牌,“华泰小学”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引来无数人的称赞。让大家惊讶的是,题写者“董盛喜”是该校的一名校工。

    董盛喜今年66岁,瘦高个子,戴副眼镜,憨厚斯文,是湖南人。2006年,董盛喜的孙子在华泰小学读书,他就在学校当起了门卫,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董爷爷”。

    “学校是一个书香浸润的地方,在这里就要学习。”董盛喜来到华泰小学后,常常琢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点什么,要不把喜欢多年的书法捡起来吧。

    于是,董盛喜买来了毛笔、墨水,又捡了几块白色的瓷砖,每天只要一有空就练字。“在瓷砖上练字既省墨又省纸,写得不满意,还可以擦掉重写。”董师傅风趣地说。用瓷砖练字让董师傅成了华泰小学的名人,课间很多学生都会围过来看他写字,向他请教笔法。这让他受到了鼓舞。

    董盛喜不仅是校内有名的“书法大师”,更是该校名副其实的“创客大师”。几年前,华泰小学教学楼之间有一块近600平方米的空地。董盛喜想,何不利用这块空地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校内的乐园?这个想法和华泰小学校长许颖不谋而合。

    此后,每到假期,就能看到董盛喜忙碌的身影。在他的巧手打造下,旧轮胎、废钢板、水管、锅盖等废弃材料变身成了飞鸟鱼虫、假山水塘、马车花圃等各种造型。学校特为此地取名“含青创意园”。

    “育心——点燃每一位孩子的心灯”是华泰小学的办学理念,通过以爱启心、以德正心、以美慧心和以艺润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责任心,董盛喜创造的这些校园景观和学校的理念深度契合。

    董师傅还将连续打造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他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食堂“小邓”:餐饮管理无小事

本报记者 倪秀

    劳动者感言:工作每天都在重复,但要想做好,脑子里就得有个闹钟。

    邓银安的手机上,有个闹钟的时间一直没变:5:00。“有个时间线在我脑子里,每天不断重复,不能出错。”看了一眼手机,邓银安给记者描述了食堂工作的一天。

    5:00,闹钟响起,邓银安起床。为确保川大附小教育集团的师生能按时就餐,供货商5点半前会送货到学校,邓银安需要验收把关,确保食品安全。验收完所有货物,他又紧锣密鼓协调食堂员工准备教师早餐,巡逻检查各处。

    早上8点不到,学生陆续到校,一天热闹的校园生活开始了。食堂这边,也已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食堂所有员工各就各位,理菜、洗菜、切菜,按菜品要求加工肉、禽等食物,同时还要随时清理废弃物,保持食堂清洁卫生。

    “每天中午有2000多名师生就餐,我们需要处理的食物重达1吨左右。”邓银安和厨师一般从10点开始炒菜,炒上将近两个小时,这中间基本不能停下休息。

    直径将近1米的大锅,每样菜至少要炒3锅以上。由于温度太高,菜量大,而且需要不停地翻炒,他们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冬天还好受点,夏天那滋味最难受。没有一定的体力,根本做不下来。

    12:00,下课铃响起,川大附小的午餐时间到了。踩着时间点,食堂员工刚好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每一间教室门口。川大附小有48个班级,最高的班级在5楼,没有电梯。送完午餐,食堂工人们往往都是满头大汗。

    午餐后,邓银安又和食堂工人一起,迅速地将所有餐具收回,清洗完后还得煮沸消毒,再放入专门的餐具消毒间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保洁。

    15:00,邓银安开始巡视库房,检查各个角落的卫生情况,然后锁门。这时,依旧冒着热气的食堂逐渐恢复宁静,食堂一天的工作才暂时告一段落。

    “从1999年进校到现在,几乎都是这样的时间表。现在都形成生物钟了,放假都不习惯。”邓银安说,这20年来,自己换过很多个闹钟,也换过手机,但闹钟设置的时间,却从来没变过。

    “小邓,是把业务的好手,从没出过差错。”川大附小副校长陈晓川说,邓银安不仅进得厨房,炒得一手好菜,也入得市场,采购一手好货,更是入得厅堂,能主动开动脑筋,用智慧把工作做好。

    2014年,川大附小教育集团的最高奖“百合花文化奖”颁给了邓银安,这个一直默默站在舞台后方的食堂管理员,这次站上了领奖台。

    从今年起,“小邓”的担子更重了一些,他现在还负责学校的日常后勤总务工作。

幼儿园“张妈妈”:事无巨细都办妥

本报记者 魏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