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那一天,这百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5-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人类历史上,总有某一个时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这种时刻一旦出现,便会决定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历史进程,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存亡。

    1919年5月4日,对于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便是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刻。

    这一天,爆发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由此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李大钊,30岁。毛泽东,26岁。许德珩,29岁。邓中夏,25岁。

    这是五四运动爆发时,他们的年龄。那一刻,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路,从此与国家、民族、人民紧紧相连。

    1919年5月4日,星期天。《鲁迅日记》记载,这一天,天气“昙”。

    位于沙滩的北京大学校园,春暖花香。师生们的心情,却和天气一样,笼罩着风云。

    一大早,校园内人声鼎沸。学生们聚在红楼前,准备一道去天安门前游行。

    许德珩一夜没有合眼。他和同学们用竹竿做旗子,长的做成大旗,短的做成小旗,将白布床单撕成条幅,书写标语。

    5月2日,许德珩等青年学生,听说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悲愤不已。他们约集北京各校学生代表,决定5月4日在天安门游行示威。

    上午10点,罗家伦正准备去天安门,这时一名学生找到他,说:“今天的运动不能没有宣言,北京八校同学推举我们北大来起稿,你来执笔吧!”

    见时间紧迫,罗家伦没有推辞,站在红楼一层一间教室的长桌前,一气呵成《北京全体学界通告》: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成为这一天最激动人心的爱国口号。

    天安门前,竖起大大小小的标语。其中,北大学生谢绍敏“还我青岛”的血书,最引人注目。

    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13所大专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手持白旗,在各校的白布旗帜下,列队示威。

    “外抗强权,内惩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还我胶东!”

    “还我青岛,保我主权!”……

    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

    集会上,北京高师学生张润芝撰写了一副挽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挽联直指北洋政府里几名亲日派分子:交通总长曹汝霖,曾代表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驻日公使章宗祥,以出卖山东路权为代价,向日本密商借款;还有陆宗舆,名为币制局总裁,实为日本向华放贷代理人。

    天安门前,那对精美绝伦的华表,凝视着眼前这些青春的身影。数百年来,它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

    79年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开始了长达百年屈辱的近代史。

    24年前,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完败,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更加剧烈的刺痛。

    8年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然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不少国人对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心存幻想。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和会,提出了取消德国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德国在山东各项权益的正当要求。

    然而,“和会仍凭战力,公理莫敌强权”。美、英、法三国,为了自己利益,将大会变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大会。4月30日,三国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让予日本。

    消息传回国内,极大地震怒了中国人,也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午后2点30分,游行队伍高呼着口号,向使馆区的东交民巷进发。

    游行队伍先来到美国使馆。罗家伦等4名学生代表,前往使馆交涉。公使不在,学生们只留下了英文的说帖,请求美国政府“于和平会议予吾中国以同情之援助”。英、法、意等国使馆,也有学生代表前往交涉。

    但学生们穿过使馆区游行的申请,始终没有被允许。

    正当大家群情激愤时,队伍里,有人突然高呼:“我们找卖国贼算账去!”得到了不少学生的拥护。

    下午4点30分左右,队伍来到东单赵家楼2号曹汝霖住宅。学生们要求曹汝霖出来,解释与日本签订秘密协定的原因。

    趁军警不备,北京高师学生匡互生和许德珩等人跃上窗台,打开临街窗户,跳了进去,接着打开了两扇大门,众多学生蜂拥而入。

    曹汝霖见势不妙,慌忙藏进箱子间。进京述职的章宗祥,正寄居在曹家。学生们没有找到曹汝霖,气愤地一把火点着了曹宅。章宗祥慌忙逃出,被学生们撞了个正着,被揍得鼻青脸肿。

    军警逮捕了许德珩等32名学生。在狱中,许德珩口占诗歌以示决心:“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是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爱国亦千秋。”

    5月5日,北京各大中专学校举行总罢课,要求释放学生。

    5月7日,在以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下,尤其是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32名学生。

    五四运动的风雷,让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激荡了整个中华大地——

    5月7日,上海60多个团体举行国民大会。9日,上海各校罢课。19日,北京2.5万学生再次总罢课。

    6月3日,北京学生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人被捕。

    6月5日,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27日,留日留美学生请愿。

    全国22个省份、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规模的声援活动。

    迫于社会各界压力,6月10日,北洋政府免去曹、章、陆三人职务;6月17日电令和谈代表签字,仍准备对列强屈服;23日又改为让代表“相机行事”。

    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以胜利告终。

    五四期间,正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得商人和各界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在中国大地徘徊。

    李大钊,就是那个暗淡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大量文章和演说,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传播。

    在1919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李大钊激昂地预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作为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深刻意识到,古老的民族能否再现青春,关键“系乎青年之自觉如何耳”,因此他致力于青年启蒙,做青年的良师挚友。

    1920年3月,李大钊带领19名学生,在北大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6个月后,又在北大组建共产主义小组。

    1925年8月,李大钊离开北大,从图书馆走向广场,成为职业政治家,负责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工作。1927年4月,李大钊被北洋军阀判处绞刑,慷慨赴义。

    在李大钊的红色旗帜下,集聚着邓中夏、高君宇、罗章龙、刘仁静等一批进步青年。这里面,有一个名字,必须一提——

    毛泽东。

    1918年8月,操着湖南口音、心怀救国志愿的青年毛泽东,从长沙来到北京,在李大钊手下做助理员工作,管理15种中外报纸。

    他一边工作,一边在北大旁听,广泛结交新文化运动人物,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下,经过探索,逐渐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49年3月,即将成为新中国人民政权领袖的毛泽东,感慨道:“30年前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

    “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陈独秀,以令世人瞠目的举动,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中。

    从5月4日至6月8日,陈独秀连续发表7篇文章和33篇《随感录》,为学生的爱国热情摇笔呐喊,擂鼓助威。

    6月11日晚,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正在放电影,一个白帽西装的中年男子,突然掏出传单,从楼顶撒向人群,散发传单者当场被捕。

    警方审问后得知,这位散发传单者,竟是北京大学前文科学长、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刊物《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96天后,他才在社会各界营救下出狱。

    在五四运动之前的数年里,陈独秀一直以笔做武器,呼唤变革。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率先擂起了新文化运动的隆隆战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他希望,青年学生“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

    《新青年》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陈独秀也逐渐成为当时青年的偶像。

    在五四后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中,有一种开始引起陈独秀的注意,那就是社会主义。

    1920年初,在李大钊的掩护下,陈独秀离开北京南下上海,拉开了“南陈北李、携手建党”的序幕。

    谈及五四运动,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鲁迅。

    作为五四精神旗手之一,鲁迅并没有亲身参加运动,但他对青年学生的举动十分关心,“怕青年不懂得反动势力的狡猾与凶残,因而敌不过反动势力”。

    1909年,曾怀着“寻求别样的人们”梦想的鲁迅,结束留学生涯,返回中国。1912年,他应蔡元培之邀到教育部任职。

    来到北京后,等待鲁迅的,是北洋军阀混战,各种政治丑剧愈演愈烈。鲁迅对此失望至极。几年间,他独自在僻静的小院里读书抄碑。在老同学钱玄同多次邀请下,鲁迅答应为《新青年》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