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 接续奋斗 凯歌前行
扫描二维码倾听奋斗者心声
编者的话
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今年,新中国走过70年,历经风雨,走向辉煌,这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一批批青年为梦想奋斗的结果。今天,中国教育报推出青年节特刊,分别约请70年来各个年代的师生代表,讲述自己为梦想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青春故事,敬请关注!
40后黄玉峰:投身教育,一往情深
1967年初冬,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乘坐长途汽车来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天马公社报到。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从破碎的窗户里探出头来,问我姓名,让我填了表格。我的教师生涯就此开始了。
我被分到一个叫徐庄的教学点,那里只有一幢房子。我不但教初中而且教小学,除了教语文,还要教数学、英语甚至音乐。这样的学校有一个名字,叫“戴帽子中学”,学校楼下是教室,楼上是宿舍、办公室。没有人指导,我一到就成了“教学骨干”,没有参考书,没有参考资料,我只好自己钻研和创造。
一个月后,我回上海市区。那次,我是步行回家的。从学校到我家大约有70公里远,我下午两点出发,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一个投身教育的青年,一面走一面暗自下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1986年,我调到上海复旦附中,在课堂上开始了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大语文”观点。我先是带领同学们增加课外阅读量,在课堂上进行研讨,还请了上海乃至北京一些大学的教授学者,对学生在阅读后写的论文进行评审指导,同时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到全国各地游学。为了把研学与游学的成果积累下来,我领着学生们办了班刊《读书做人》,一学年出4期。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语文成绩大幅提高。
65岁退休后,我仍然站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上课、批作业、教书法、研学、文化行走……2015年,我70岁时受聘出任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经过3年多教学教育实践,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我认为,青春不是以年龄来划分的,而是以心态来划分的。如今,我还在践行50多年前行走在回家路上立下的宏愿,向着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行。
作者系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复旦附中特级教师
50后王长仁:奋斗的青春光芒闪耀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更容易产生强烈共鸣,内心的感触也更多。
我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前一年,成长在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乡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农村。打小我就知道,要想过上好的生活,唯有打拼和奋斗。正是因为条件艰苦,才让我对读书有了更加迫切的渴望,农忙休闲时,我甚至跟着村里会计在地上用石子练习写字。
从弋阳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后,我被留校任教,开启了我延续至今的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萌芽时期,国家经济在慢慢好转,但是在我们这个偏远乡村还是依然艰苦,教学任务和劳动强度也很重,我一个人要上一个班所有的学科课程,而且有几门课都是我自己没有学习过的。我没上过高中,学校却让我教高中数学,我只有每天晚上自己先学习备课到很晚,第二天把自己学会的数学教给学生。当时除了教学任务之外,我们班还有五十亩田的劳作任务分工,从耕种到收割全由我和班上四五十个学生包干。除了教学和劳作任务,我还担任了学校的宣传工作,出黑板报、写宣传语全由我来干。努力、奋斗,让我的青春多次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后来我担任了弋阳共大的校长,再后来,我当上了弋阳县教育局局长。
几年前,我从从事了四十多年的教育岗位上退了下来。从组织层面来说,退休了就是让我们安度晚年了。但是从我内心来说,在我身体还吃得消的时候,还是想让青春在工作中得到延续。这时,弋阳职高校长找到我,邀请我到职高担任执行校长。当时我很感动,庆幸自己又可重回教育一线,为国家培养更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
一路走来,奋斗已深入到我的骨髓,浸透到我的血液,现在,我只想在职业教育的岗位上,散发剩余的青春光芒。
作者系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执行校长
60后杨瑞清:以陶为师四十年
1979年,我在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参加了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活动。从那以后到今天,整整40年,我一直走在行知路上。
1981年,我特意选择5月4日,鼓起勇气,把《关于创办行知小学的志愿书》递交给了学校领导和各班班长,我希望能征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毕业后到艰苦的地方去办一所学校。虽然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但我以陶为师、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愿望是真诚的。最终,我在进城和回乡之间选择了回乡,来到偏僻的江浦县五里村小学任教。
非常感激五里村农民,他们在还很穷的时候,居然在村书记的带领下,集资为学校异地新建。县教育局也非常支持我们开展行知教育实验,于1985年1月10日,将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附属的行知幼儿园也同步命名。当年9月,我开始担任行知小学校长。
在坚守农村办学的过程中,理想的种子真正扎了根。我学会了成长。我在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动笔上下功夫,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我学会了联合。推行村校联合,整合乡土资源;推行城乡联合,1995年创办行知基地,累计接待了40多万名城市学生来基地体验乡村生活;推行国际联合,2004年设立对外交流中心,累计接待了1万多名境外师生来此学习中国文化。
几十年如一日,我和同事们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建设农村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国际化,学校从当年占地9亩的村办小学,发展成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基地于一体的教育集团。今后,我将继续以陶为师,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系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校长
70后袁卫星:青春在哪里都能闪亮
其实,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个军人。这不仅是因为我父亲是军人,更重要的是,那一套绿军装、绿军帽在我拍人生第一张照片的时候武装过我。从初中开始,我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拿到稿费对于贫寒的家庭来说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这时候我便有了人生的第二志愿:当不了军人就当作家。后来高中毕业,我进了师范,用父亲的话说:“现在可以吃安稳饭了。”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毕业刚工作那会,刚好遇上“脑体倒挂”(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着微薄的教师工资,我有一种“迷不知吾所如”的感觉。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裤管挽得高高的农民,给了我睿智的指引。那是一个细雨的午后,这位农民打着土布的雨伞来找他的孩子。这是一堂寻常的语文课,课开始仅有5分钟。我说:“若有什么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亲连连摇头:“这怎么可以?这可是语文课!让他听完这堂课我再带他走。”于是,这堂课有了一位特殊的听众——一位打着土布雨伞站在教室外滴雨檐下的父亲。这堂课我上得特别投入,就像一位高超的琴师,在50多名学生的心弦上拨弄了一曲……我一辈子都得感谢这位农民父亲,他用教室外面滴雨檐下守候的身影告诉我,青春是在哪里都能闪亮的。
从此,我踏进课堂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堂课是我也是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和我的学生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当为这堂课的平庸苍白而惭愧,也不应当为这堂课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从此,我尘封起我的作家梦,把人生航向修正为: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学者型语文教师,记住每一个学生,并让每一个学生乃至学生家长记住。从此,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我走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之路,无悔于我的青春。
作者系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80后徐川: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2008年硕士毕业进入高校后,我就明确了将来要做一名思政教师,做一名以学生为中心的“陪伴者”。
从2008年开始,我先做辅导员。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第一个小目标,就是把自己的月讲评变成南航最受欢迎的月讲评。每个月我都根据同学的需要选定一个主题,每次月讲评大概10分钟左右讲事务性工作,后面就开始讲专题,比如演讲与口才、国际视野等等,既能满足同学需要,也是对其他课程的补充。坚持了三四期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其他学院的学生问能不能来旁听月讲评。
这条路走通之后,我又开始给学生上思修课,从2008年到2012年间,我的思修课测评都是优秀,在全校一直位列前5%。十年间,从辅导员、学生处处长助理、校团委副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再到学院书记,虽然岗位有变动,但是上课一直在坚持。我从2008年就开始讲传统文化。我有个朴素的信念,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和根系所在,不管走多远,早晚要回来。十年间我选择了很多主题,讲了很多课程,积累了很多素材。2015年开始,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力,所有学生的咨询都能在48小时内回复,慢慢积累了20多万粉丝,也产生了《青年节里谈中国》《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等有影响的文章。2016年,我开始转型,按照“实践总结经验,经验凝练方法,方法升华理论”的逻辑做研究,陆续发表了50余篇思政文章。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很幸运,我选择的前进方向,与国家和民族的需求能够同频共振。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给青年一些启发:一个人的命运只有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才会奏响最激越澎湃的青春之歌。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90后丁蓉蓉:科技兴农,青春无悔
我叫丁蓉蓉,1994年出生,毕业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参加中国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国家金奖和最佳带动就业奖,项目名称是“90后的女孩有点田”。这个“田”字不仅有着收获的甜美,也包含着这几年创业的艰辛和苦辣。
2014年,刚创业的第一年,我既没有资金,也无任何经验,就连人员都很难招聘到,可以说是“三无”创业。我东拼西借,从十几位亲戚朋友那里凑了十万元启动资金,开始了当时国内尚未多见的冰草研发和种植。
第一年没经验,引进的种子成本高,市场也没什么销路,一年下来,算算账,不仅没挣钱,还亏了几万元。第二年,我们自己研发,一年365天,几乎以大棚为家,吃住、研发、试验、种植都在大棚。当种子研发成功开始种植后,到了雨季,遇上水灾,种植的冰草大部分被淹,几乎颗粒无收,当时几乎都有放弃的想法。
接下来,我查找原因,不断总结,不断摸索。到了第三年,我们做好各种预案,慢慢有了成果,略有微利。到了第四年,也就是2017年,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慢慢种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研发的冰草产品,并开始试种市场需要的冰糖西瓜、千禧果等有机瓜果。这一年,我们种植的农产品,仅冰草就达37.5万斤,加之千禧果、西瓜等15万斤,销售额达177万元,有近50万元的利润。我们的产品也逐步得到客户的认可和青睐。
几年的农业创业之路,让我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也让我了解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当前,消费者对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渴望非常强烈,需要我们年轻一代踏踏实实去做,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