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之根脉 培育人和之少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5-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化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宗旨。一所学校只有形成独具特质、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不断增强创造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76年坚持文化兴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地域文化中摄取营养,从办学历史中获取力量,打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人和文化”。学校站在新的起点,广泛调研,制定了《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纲领》,对学校文化有了新的目标,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国际视野、拥抱未来的“人和学子”,培养“和谐中国、和平世界的人和六质少年”。学校新的实践对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

    两条江在身边

    一条来自湛蓝的天边

    一条淌过碧绿的草甸……

    长江来自唐古拉的冰川

    嘉陵开阔在苍翠的广元……

    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的渝中半岛,有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这所创建于1943年,因地处渝中区人和街社区而得名的学校,栉风沐雨76载,探教育之本质,承文化之根脉,始终承续着“讲求人和、珍惜人和”的文化传统,构建特色文化体系。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以价值文化为统领,制定了面向未来办学的战略性和规范性文件——《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纲领》,为不断加强“人和”文化建设,培育人和之少年,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追本溯源

    人和文化在传承中孕生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校文化建设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哲学寻根:“和”为至善之道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人和街小学的“人和”文化有其哲学基础。

    天下事物,多元多样,融合共生,互济互补。文化最高的理想,终极的追求,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和”,即至善之道、至善之境。东方文化中,中国古代有“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论述。《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和”:从口从禾,相应也。和,可视为千、人、口组成,千人一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和谐也。引申为呼应、相安、协调、温和,以及样和、和平、平息争端等。近有哲人冯友兰“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和奏,终和且平”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西方现代文化观念崇尚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治思想、效率观念、竞争意识等,似乎更多地指向事物的“异”,但仍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主张,这又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了虽“异”而“和”,与中国“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传统文化观念有相通处。遍览古今中外能久存而赐惠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思想,无不认同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人类文明、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包容、友爱、互助,在相互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进步。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多彩世界才最为美好,全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综上所述,“和”的观念,虽特别为中国文化所重视,但却属于全人类。“和”的思想,蕴含大智慧,属于真哲学,体现善境界,成就真道德。

    体悟“和”之道,对哲学、科学、文化教育等人类文明所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都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指导价值。人和街小学深入研究“和”文化,“和”的哲学思想为构建特色鲜明的“人和”学校文化提供了“根”性的文化养分。

    ●生命三和:人和的教育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一定有基于哲学认知而通过教育实现的文化追求。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永恒的哲学命题——叩问灵魂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正确回答这三个问题,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世界的认知才不会出现偏差,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才能够内心安和,与他人和睦相处,适应社会,与世界万物相和谐。

    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人安顿好自己,从而对他人和社会、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古今中外学者对教育的论述各不相同。美国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印度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中国儒家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近现代,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

    人和街小学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成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基于对“和”文化的研究,对“和”的哲学思想的认同,人和街小学致力于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实现与自我内心、与他人社会、与世界万物三个方面的和谐——生命三和,这是人和街小学的教育观。

    ●广采博取:构建人和文化

    渠清如许,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由“生命三和”的教育观到“人和”文化、“人和”教育的文化构建,人和街小学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吸纳办学历史中的文化养分,为学校文化的生长注入了鲜活的时代精神。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人和”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记载:“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人和”代表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建功立业。“人和文化”和“人和教育”办学思想正是汲取传统“人和”思想文化的精髓才得以形成,熏陶师生共同追求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校内校外各种关系中的和谐,人人都做内心和谐、与人和谐、和谐建功之人。此外,“和”的思想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文学艺术、文字文化、陶瓷文化等灿烂的华夏文明。人和街小学师生由汉字文化探寻文化根脉,发掘陶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之美,感受中国艺术神韵、吸纳世界文化融合创新的和谐之美,在文化源脉探寻中体悟“人和教育”厚重的文化底蕴,树立起文化信仰、民族自信。

    吸收两江红岩文化养分。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位于三峡库区内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的渝中半岛,两江交融,恰好形成了一个篆书的“人”字,两江与山城映照造就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文与水土文化,学校所在的人和街社区也是全国和谐社区,地域文化孕生了“人和”的灵感。同时,重庆作为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信念坚定、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红岩精神代代传。人和街小学创造性吸取了兼容并蓄的两江文化、爱国奉献的红岩文化,为“人和文化”注入更丰富的思想内涵。

    传承办学历史文化力量。自1943年建校到重庆直辖,以“人和街小学”为校名长达43年(1954—1997)。重庆直辖后,学校更名为“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校”。2008年9月,学校掀起“寻根人和”活动,在得到全校绝大部分教职工认可后,经重庆市渝中区批准,正式恢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这一校名。大家在“寻根人和”过程中发现:70多年办学历史,从上世纪70年代单科单项改革、80年代整体改革、90年代“和谐活泼”教学改革到21世纪“人和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讲求人和、珍惜人和”的光荣传统从未间断。寻根活动不仅带来“人和街小学”这一校名的恢复,更可贵的是达成了深层次共识:“人和”不单是一个名称、一种情结,更是学校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人和”精神是学校各阶段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而且这种“人心齐、泰山移”的韧劲儿还将继续推动人和街小学不断向前发展。

    体现鲜明时代文化精神。当今世界,同处一个“地球村”的每个成员应当携手共进。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孕育出各自独特的多彩文明,互相影响,和谐共生。多彩文明,因“和”而来。和是和谐,文明因多彩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是平等,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和是包容,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和而不同,对待不同文明,需要比天空更宽广的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方略,也是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全球治理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首要条件是“人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人和”教育注入全新的文化力量。

    正是在传承中生长,厚积淀而出新,人和街小学以“人和”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提出“人和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学校的主题文化“两江融聚,人和教育”、校训“海纳百川、和衷共济”、教风“居儒典雅、身正学高”、学风“品德高尚、睿智灵动、强体健魄、尚美惟新”;鼓励师生拥抱“享受人和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理想,力求校内每一个人之长得以高扬,之心得以宁静,之行得以高雅,之为得以致远。“人和”文化不但理念鲜明,而且内容丰富又体系井然,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根深叶自茂,源开流自清。2017年,学校发展从单校建设走向集团化办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未来的路如何走?怎样创造新辉煌?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以价值文化为统领,构建起包含组织管理、教育教学、人力资源、校园环境、校本仪式、形象提升、开放合作等文化策略。2018年9月,学校制定了面向未来办学的战略性和规范性文件——《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纲领》,为新时代人和教育集团的新发展指路引航。

    ●文化塑形:打造和韵校园

    文化塑形,是采用文化标志、文化设施、文艺作品等物质形式,使文化可听、可看、可感、可传。人和街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将二人挑担、三人吹笙、众人拉纤等“人和”文化元素诉诸视觉和听觉,应用在校歌、校门、剧场、走廊等各个角落,让校园文化立体化、具象化、艺术化,为学生营造蓬勃向上、充满文化意境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学园和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1.校园主题音乐——优美动听。

    2008年,创作校歌《两条江在身边》,拍摄了校歌的MV;同时,将其中的主要旋律制作成上课铃声。2009年,创作吉祥物主题曲《清风白鹤》,并编排了同名小歌舞剧;2010年、2011年校园歌曲《黄葛云翔》、幼儿园园歌《乖苗苗》拍手歌等分别完成作曲,在校园里传唱,为师生们所喜欢。甚至,来过人和街小学的一些老师也能情不自禁哼唱“人之初性本善 两条江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