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爸爸”缘何惹众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媒体广场 关键词:共享爸爸

    近日,有关“共享爸爸”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某品牌家居推出“共享爸爸”的小程序。在小程序中,用户可以体验选择不同类型的“共享爸爸”,但下单后页面却跳转到一则视频,随后又跳转到产品推荐页面。品牌方回应称,这只是一种创意营销方式。

中国青年报

营销为何触及大众心理的敏感点

    在流量至上的商业环境下,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是变现王道。光怪陆离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本不足为奇。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共享爸爸”能精准地触及大众心理的敏感点?

    “共享爸爸”之所以受到关注,根源在于父亲在家庭育儿过程中角色的长期缺失。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自己和父亲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丧偶式育儿”也悄然成为热词,一些“上班996,下班打网游”的爸爸也成为舆论火力集中批判的对象。不过,家庭责任缺失的板子都打在“爸爸”身上也失之偏颇。除去那些天生没有责任心的爸爸,更多的爸爸是真心想陪伴孩子,但实力不允许啊!原因之一是,现代社会“爸爸”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只要不断网不停机,“下班”的概念便日渐模糊,很多爸爸即使下了班也被迫“机不离手”。原因之二是,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更多的育儿责任自然由妈妈来承担。

    更可况,即便爸爸们愿意陪伴孩子,也难免遭遇管不了自己孩子的尴尬。小朋友在家里闹得天翻地覆,精力都用来和父母斗智斗勇了。不管是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是三分钟热度,除了把父母有限的耐心耗尽,真学不到多少东西。可一旦孩子们聚在一起,不管听老师讲什么,都秒变“天使宝宝”,精力集中事半功倍。这恐怕也是“易子而教”的理念古已有之的原因所在。

    剔除“共享爸爸”的营销背景,褪去其隐晦的暗示,其实也是一个化解育儿焦虑的好点子。与其一味指责爸爸们成为育儿路上的“猪队友”,不如给多才多艺的他们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现如今,有的爸爸上知天文,有的爸爸下得厨房,如果真能有一家互联网平台上线纯粹的互助式育儿功能,让社会化育儿成为可能,相信不仅爸爸们乐在其中,更多小家庭也能从中受益。(本文作者白晶晶,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南方日报

“共享爸爸”营销违背公序良俗

    毫无疑问,这是一则虚假。《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且不论“共享爸爸”本身就是一个惹人争议的概念,单从结果上看,无论公众基于何种需求点开选项,最终链接都在意料之外,这无疑是典型的以虚假手段达到宣传目的的做法。

    比欺骗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涉事品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从事后回应看,他们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不仅将赤裸裸的包装成“公益行为”,更醉心于这个营销案例所引发的曝光效应。更有甚者,不少新媒体将其奉为营销案例,采访相关人员,介绍这个创意从萌发到上线的过程。

    这件事情再次证明了,为了搞热点、博眼球、抓流量,一些企业没有底线,没有羞耻感!某相声演员拿地震当段子……这样的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更可怕的是,如此做法在当下居然成了“榜样”。每一个所谓“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无数人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都想搞出一个大新闻,谁都不在乎底线,长此以往,信息和营销的界限将被模糊,社会风气就会被越带越偏。

    《法》第九条规定:“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就这一点而言,“共享爸爸”显然违背了公序良俗,相关部门对此绝对不能坐视不理。我们必须对低俗恶俗的行为说“不”!(本文作者青的蜂,原载《南方日报》,有删节)

华声在线

营销行为不能没有底线

    就字面意思看,“共享爸爸”虽然吸睛,但与社会文明和公序良俗格格不入,这也是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和反感的原因所在。没错,营销拼的是创意,但创意并非没有边界,文明、健康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营销行为的基本底线。可一些企业不注重这些,在营销中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考虑经济利益,导致出现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和文明的营销行为,甚至出现一些低俗,这无疑是一种要不得的营销方式。

    从法治层面看,“共享爸爸”实际上是一则家居,这无疑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涉嫌虚假宣传。虽然制作方在营销视频最后做了“共享爸爸仅为虚拟角色,并非真实租赁平台”的提示,却不能改变误导公众、违反相关规定的事实。因此,对于这种营销方式,应该站在法治视角进行审视,严肃对待。

    营销可以有创意,可以出其不意,却不能随心所欲,无视道德和法治。就此而言,“共享爸爸”必须先过道德和法治这道关,这样才能得到公众的拥护、信任和支持。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企业营销的监管,加强对违法的打击和治理,通过法治净化市场,维护社会文明。(本文作者朱丹,原载华声在线,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