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和尚美话幸福 六维一体促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时代的教育工作如何体现教育幸福、实现民族复兴?重庆市民族初级中学校党支部以及学校领导时刻牢记使命,秉承“崇和尚美”的和美教育思想,通过构建“六维一体”实践路径,在校园文化、教育管理、教育内容、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教育活动六个方面践行“融合教育”,致力于为学生、教师、学校营建一个共同成长的幸福磁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重庆市主城区仅有的一所招收土家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公办初中,学校积极探索幸福教育的路径,努力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家长拥有养育的幸福,让民族中学成为幸福的家园,让每一名学生度过一个完整幸福的校园生活,并为其终身幸福奠基。“和”,是学校教育的精神内核,其核心是爱、理解、尊重和宽容;“美”,是真善美,是激发潜能、完善道德、提升修养、展示品位的途径,其核心是求真向善向上。

    “六维一体”践行和美教育思想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从融化和美文化、内化和洽管理、优化和心团队、物化和融课程、深化和雅生态课堂、强化和煦德育六个维度入手,在教育思想层面明确了培养什么人等教育根本问题,并探索实践“和美幸福”核心理念的实践价值和实现路径。

    围绕“和美三年,幸福一生”办学理念,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文化强校等管理理念和自强不息、和谐奋进的学校精神,遵循自强修和、力行尚美的校训,至诚至善、和美向上的校风,和心善导、立己达人的教风,以及明理诚信、乐学善思的学风等“一训三风”,构建践行和美教育思想的动力源泉—和美文化体系。崇和尚美、外圆内方的和洽管理内涵,为“和心善导,立己达人”的和心教师团队建设、四模五步和雅生态课堂、三育一体一课程的和熙德育以及“三层次、六领域、十八类别”和融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有效保障。

    和融教育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的基础类课程和普适性课程、面向不同层次的拓展类课程、面向个体的特长类课程。六领域是指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艺术审美、生活技能。在六领域的基础上,学校开发了18个类别的“课程超市”,并将民族特色课程融入六大领域校本课程,有效促进民族融合和团结。

    “融合教育”铸牢民族团结复兴意识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践行“融合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教育管理、教育内容、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教育活动等六个方面的融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教育意识。先后获得重庆市民族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融合,旨在营造民族团结教育的浓厚氛围,从文化景观、帮扶关爱、民族教育专题研究三个方面突出“和谐”;教育管理融合,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常规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两张皮”现象;教育内容融合,注重民族团结教育的面向性、导向性和相融性,侧重丰富民族教育内涵;课程建设融合,主张将课程设置、学科教学、特色课程融入民族团结教育,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特色体系;师资建设融合,主张坚持民族团结教育与师德建设、教师培训和干部作风的紧密结合,保障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实施;教育活动融合,注重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体验,主张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节日纪念日、仪式教育、主题教育等各项活动中。

    近年来,秉承“和美幸福”核心理念,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至诚至善、健康向上的拥有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能幸福雅致生活的和美少年,奔着“创优质初中,育世纪英才”这一愿景而奋力前行。

    (重庆市民族初级中学校 阳世雄 郭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