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习小组对实训产品做产品评价

    1987年,“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现场会”在平度召开,平度因“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经验的提供而斩获了巨大的成功,并拥有了蜚声全国的美誉度。

    作为“三教统筹,协调发展”重要一极的平度职业教育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始终围绕谱写好“办好教育为人民”这篇乐章,持续不断地弹奏出一曲又一曲响亮而美妙的乐曲。尤其是在重大的时间节点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佩不已的奇迹。既有为“三农”服务40年的初心坚守、30年的改革创新,以及由此取得的让人交口称赞的累累硕果;也有学校从关门办学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到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服务的开放格局的形成,显露出平度职教的宽阔胸怀与宏伟抱负。

    怀着探询与好奇的心情,笔者前往平度职教中心考察,并走访了朱风彬校长。

    这位从事了近30年职业教育的校长,对平度职业教育不但了如指掌,而且满怀深情。在其信手拈来的话语里,笔者触摸到了平度职业教育重大生命跃动的脉搏。它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汤之《盘铭》的铮铮声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双元制”在中国农村的本土化改造

    作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其突出特点是:一元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元在企业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双元有机结合完成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

    将“双元制”引进平度职业教育,能否较快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就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双元制”的“拿来”与反思

    1988年“双元制”在山东平度落地后,人们普遍认为,把德国成功的经验“拿来”用于平度教育,很快便会在平度职业教育大地上开花结果,农村职教“入口”“出口”不畅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可意想不到的是,不管怎样竭尽全力地宣传“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平度的美妙前景,报名者依然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在努力复努力之后,最终也只有14个学生在走投无路时报考了平度职业学校。

    莫大的希望,变成了巨大的失望。

    平度职业教育的有识之士与德方合作伙伴并没有心灰意冷,更没有相互抱怨;而是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思考何以遭到如此冷遇的境况。

    经过调查分析与认真研究,双方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平度是一个拥有130多万人口的农业县级市,广袤的田野,本可以为学生提供近乎随地即是的实践基地。可是,当时平度农村经营多以单户为主,经营生产方式落后,没有像德国那样可供实践的众多形成规模的发达的大型家庭农场,以及从小型的庭院旋耕机、剪草机到大型的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加上实习点过于分散,交通不便,模仿德国做法让学生分别到各自的农村家庭田地上实践,结果是有名无实,无功而返。

    同时,“双元制”要求原本多在“纸上谈兵”的教师,必须走到“兵刃相接”的“战场”。“双元制”早期的教学计划照搬自德国,脱离了中国农村和农业国情,这让习惯了理论讲授而没有机械化实战经验的教师难以执行,从而导致“双元制”初战受阻。

    于是,这个在德国的秘密武器,到了平度却遭遇了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改造与创新

    在中国,实施“双元制”办学模式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好企业一元参与的问题。要想让“双元制”在平度开花结果,就必须因地制宜,进行本土化改造创新。

    创建让“双元制”落地生根的实践实训基地,就成了迫在眉睫而又势在必行之事。

    为此,全校上下首先达成了“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办好专业带产业”的共识。上世纪80年代末,全校师生齐动手,开发荒滩100亩,建立起了自己的实验农场——“北河农场”。于是,学校有了自己的农业实训基地。

    同时,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实体,变“产教分离”为“产教结合”,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在实训基地动脑动手学到相应的技能。

    数年之内,学校建立形成了3场(种植实验场、奶牛养殖场、原种猪养殖场)+5中心(奶制品、肉制品、西式面点、果品加工、农机培训)+2基地(全国重点建设数控技术、生物技术实训基地)+5厂(汽修、服装技工、数控加工、电气装配、食品加工)为主体的“3525”校内实训车间。这些教学实训车间一一在工商部门注册,转化为企业实体,真正达到了企业一元的教育效果。迄今,与教学配套的实训室已达到50多个。

    与此同时,教学改革也同步而行,学校大胆地调整了部分干部工作岗位,建立“双元制”教学办公室和“双元制”考试委员会,依据教育和行业双重标准加强对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同时,一方面派部分教师前往德国参加专业培训,一方面利用德国驻平度的中、短期专家为全体教师面对面地培训以至现场实战演习。慢慢地,教师们不但掌握了“双元制”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教育理念也有了“旧貌换新颜”的蜕变。

    于是,他们与往昔先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再组织统一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挥手告别,开始了课堂、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农场生产组织的3个场所共同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革命”行动。

    “双元制”犹如鱼儿从旱地放归水池,彰显出了它的生机与力量。

    “入口”的学生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学有所得、学而可用的学生,也让“出口”迎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用人单位。

    “双元制”模式本土化的发展与完善

    从创建实践基地和教学改革之中初尝胜利之果的时候,平度职教人并没有悠然地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而是开始了新的思考与探索:受资金、师资等诸因素的限制,校内企业意欲办大做强的希望近乎为零;安居校内尽管有归属之感,可无法融入持续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自2005年起,一场具有开放形态的校企合作拉开了帷幕。

    引企入校,不但可以不花分文地让一些先进设备进驻学校,而且操作这些机器的师傅也随之而至。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妙事,无疑会让学校欣喜不已。

    这也许是很多职业学校的美好梦想,可是,为什么有的却在合作不久之后不欢而散,合作也宣告结束了呢?

    朱风彬校长认为,学校从有引企入校之想的第一天起,就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核心利益,要让他们在进驻学校之后,享受到他们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利益。

    一是学校为企业提供条件优越的厂房车间;二是学校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充足的时间参与产品研发;三是车间承担企业部分生产加工任务;四是合作为企业提前培养针对性更强的优秀员工等。这些,恰恰是企业当下尤其是未来更好发展的必备元素。

    青岛鸿昊达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分公司入驻学校已近10年,两处车间在正常生产的同时,承担了该校的实训任务,产值占到该公司的二分之一。学校提供生产场所和学生“半熟练工”,企业则提供实训原材料、作为实训指导教师的技术人员和最前沿的业界信息。两处车间已经能做到实训教学和正常生产的有效结合。

    该分公司负责人冷新鸿说:“尽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高效率生产,但通过合作又有力补充了一线专业技术员工,同时借助学校科研力量为企业生产找到充分的理论支撑。”

    在引企入校实施“校中厂”的同时,学校还主动走出去,和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启了“厂中校”的先河。

    2014年起,该公司从16条生产线中专门拿出一条组装生产线,供该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实习两个月。实习期间,学生不仅参与内部培训班、团建活动等,而且可以领到每月1850元的计时工资,表现优秀者还有额外奖励。而其中德才兼备的学生,则被公司不动声色地“内定”为未来员工,这又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技术人员支撑。而对学校来说,因为学生的优秀“出口”畅达,又在无形中助推了“入口”的数量与质量。于是,学校在老百姓中的美誉度与信赖度也呈现出与日俱增之势。

    校企双方真诚而又富有智慧的合作,让其都步入了良性循环之中。恰如《周易》所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当校企同心同德,尤其是多考虑对方核心利益的时候,双方就会在取长补短与相互支持中步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朱风彬校长说:“开放与合作不但可以有效地扩大办学规模与优化教育质量,更能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培养周期,提高人才的适用性。”

    目前,平度“双元制”成果已经辐射全国乃至走向世界,面向全国、全省和青岛市培训职业学校校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8000余人,接待国内外考察者4万多人次,参观团队600余个。

    从“双元制”当初落地平度的水土不服,到其后的改造创新和今天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以及获取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果,其间经历了30个春夏秋冬。在整个时间的长河中,3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平度来说,却成为一种美好而又永恒的记忆。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平度职教人,矢志不移而又充满希望地走向远方。(陶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