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6-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4月19日,河北曲周县德众科技小院的学生驾驶三轮车下田地。 5月8日无人机拍摄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
本版图片均来自新华社 4月19日,河北曲周县德众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葡萄种植园采集实验数据。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 4月19日,河北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去田里做实验。 4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曲周实验站做实验。 《千年盐碱滩上的“温饱试验”——中国农大一场接力45年的“赶考”记(上)》
扫二维码
看相关报道 《千年盐碱滩上的“小康试验”——中国农大一场接力45年的“赶考”记(下)》

    编者的话

    46年来,一代代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深入河北省曲周县的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展现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赤子之情和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精神。

    2018年10月22日至24日,《中国教育报》连续三天刊发题为《中国农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启动 千年曲周有望四十五年实现农业“三级跳”》《千年盐碱滩上的“温饱试验”——中国农大一场接力45年的“赶考”记(上)》《千年盐碱滩上的“小康试验”——中国农大一场接力45年的“赶考”记(下)》的报道,介绍了中国农大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多家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今天,我们刊发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相关报道,希望借此鼓舞更多知识分子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祖国的大地上共同书写爱国与奉献、拼搏与奋斗、严谨与求实的壮丽篇章。

    西瓜地里体验人生的精彩

    “你能相信吗,我以前非常内向,除了是和特别熟的人,不然基本不说话,即使是在照片上,眼睛都是朝地上看的。”在和记者聊天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黄成东语速飞快、滔滔不绝,时常加上一些手势,眼中闪着跳跃的光。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邯郸市曲周县的乡村建起科技小院。通过专业硕士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农技推广。黄成东就是早期入驻科技小院,在基层锻炼后成为中国农大的一位优秀教师。

    2010年4月,在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村支书李振海和乡党委政府邀请下,研究生黄成东、李宝深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刘全清老师,分别拎着被子住进了村里刚刚翻新好的村委会房间,建立了后老营科技小院。提起那段时光,两个故事让黄成东至今难忘:

    一个是帮助农民解决西瓜种植重茬病。后老营村由于连年种植西瓜导致土壤连作问题严重,西瓜个头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瓜农十分焦急。黄成东通过刻苦钻研嫁接育苗技术——把西瓜苗嫁接到南瓜根系上,最终有效抵御连作障碍,西瓜产量提高了50%至108%,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大改善了西瓜品质,帮助村民们实现增收。

    后老营科技小院师生开展多项田间试验,建立了以西瓜嫁接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选用和播期密度调整四大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小麦/西瓜/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农民对我们特别热情,为了表示感谢,经常上门给我们送菜,有时候屋里的菜都堆得放不下了,很长时间不用出去买。”黄成东感慨地说。

    另一次难忘经历是2012年夏天。村民李平海因为想赶在西瓜涨价时卖个好价钱,没有通知黄成东就收获了一个试验小区的西瓜,两人“不打不相识”。黄成东说,当时他们争执了十多分钟,好在李平海在收瓜时清点了数字,而且把瓜摆放在特定位置,所以能够挑拣出来重新过秤,拿到了试验数据,否则一年心血只能白费。

    “想想自己当时真是年轻,不淡定。当天晚上我就后悔了,给平海叔打了电话,他正一个人在马路上走。我找到他,俩人坐在一块把白天的事都说开了。”他说,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忘年交,平海叔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几年来已经记不清吃过多少顿饭。

    “曲周招待客人极高规格的韭菜馅饺子,我就吃了很多次,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满嘴的韭菜香。平海叔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把他当成了父亲一样的亲人。”黄成东感慨地说。

    组织村民购买放心农资、推介方形和心形西瓜种植技术、为西瓜销路跑市场、冬闲时候给农民做培训……科技小院师生在当地广受好评,黄成东也经历了成长的蜕变。

    “2010年冬天,61场农民培训做下来,我再也不紧张了,可以直接上图‘讲干货’。”

    “干活之余,农民躺在地里,我们也躺在地里,一起聊天。距离拉近了,信任才更深。”

    “农民需要的并不多,有人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生产上的问题,一起想办法,他们就很开心了。”

    ……

    2011年,在后老营科技小院成立一周年之际,全体村民自愿集资邀请豫剧团到村里演出,感谢师生驻村支农。回首科技小院的日子,黄成东说,成为农民的自家人,将青春美好的时光奉献给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这是他人生“最精彩的经历”。

    “爱折腾”的老支书

    在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曲周结缘46年的故事中,老支书王怀义的几次“折腾”加深了这段“缘分”。

    在曲周县王庄村村口,记者见到了年逾八十的王怀义。因为曾担任过王庄村党支部书记,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支书”。

    上世纪70年代初,王怀义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当时的王庄村到处都是盐碱地,村里连喝的水都没有,要喝水只能去邻村提。

    “这里的土种地不行,村里靠吃国家救济粮。有灾的年份,全村一年吃救济粮16万斤。”想到当年的情景,王怀义仍摇头叹气。

    作为当时的村支书,王怀义觉得自己必须得想想法子。1975年,王怀义打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石元春、辛德惠等农大科学家努力下,曲周首个改土治碱试验点张庄村有了明显改善。

    王庄村和张庄村距离3公里。王怀义坐不住了,他跑到张庄,再三说明村里情况,请老师们帮王庄治碱。

    “辛先生带着工具就跟着我来到王庄。”王怀义回忆说。

    就这样,王庄村开始了艰难的治碱之路。王怀义说,那些年,农大的老师和村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有一年冬天,村里的一个小水坝溃坝,农大的老师们直接就跳进水里挡水。我一看,跟着跳下去,村民们也一道干,直到堵住溃坝。”

    打井、翻地、整田……在农大老师们的帮助下,王庄村的地里渐渐有了收成。

    “头一年干、第二年变、第三年为国家拿贡献。”看到令人欣喜的变化,王怀义这样鼓励大家再接再厉。

    多年过去,改土治碱有了成效,王怀义却没有停止“折腾”。

    2009年,已经不再是村支书的王怀义了解到,合作社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经营,提高产量。王庄村能否成立合作社?他坐上北上的火车,找农大的老朋友讨主意。

    “农大老师说,合作社完全符合国家政策,你的想法很好,大胆干吧。”王怀义请来农大曲周实验站的老师做技术指导,合作社慢慢步入正轨。

    田间地头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经常得去曲周实验站找老师咨询。王怀义琢磨着,如果农大师生就住在村里,可以随时帮村民解决技术问题,那该多好啊。

    他把自家儿子的房子腾出来让师生们住,在王庄村建起科技小院。

    从50亩地试验田,到100亩、500亩……试验田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明显提升。科技小院得到大家的认可,王庄村的农业发展之路也越走越顺。

    如今,王怀义还想继续“折腾”,他仍在与农大师生商量,如何实现村里农业的转型升级。

    建立生物质燃料厂、发展手工业和养殖业、生产富硒小麦……王怀义有着各种探索的想法。“为了给村里做点事情,我不怕失败,更不怕折腾。”他说。

    研究生“包地”种葡萄

    白皙的皮肤,秀气的脸庞,会笑的眼睛。很难想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晓奕同时是一个承包土地种葡萄的“农民”。“我包地种葡萄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看看书本上学的东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是什么样子,防止做技术推广时误导农民、被村民说‘中听不中用’。”谈到包地的初衷,王晓奕腼腆地笑了。

    王晓奕是2017级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小在城市长大、读书,王晓奕一直是家里的乖乖女。按照中国农大对她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她的大部分学业要在河北省曲周县农村度过。这里有中国农大建立的“科技小院”,她要吃住在此,一边做研究、写论文,一边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

    前衙村有近2400亩耕地,超过2000亩种植了葡萄,有30多年葡萄种植传统。然而,近几年传统的葡萄种植遇到了麻烦。

    “多年种植葡萄,土壤‘累坏了’,病虫害加剧,葡萄产量和品质一直在下降。”前衙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云说,群众看葡萄长势不好,就使劲施肥浇水打药,可效果并不明显。

    前衙村支柱产业遭遇瓶颈,必须更新种植理念,改进种植方式。

    2017年9月,龙书云找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请求师生们提供技术指导。随后,王晓奕和同学们来到前衙村,他们住在一个闲置的农家院落里,建立了“前衙科技小院”。

    刚到村,王晓奕就和同学们对全村120多块田地进行取样检测和田间管理调研。调查发现,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太高,而葡萄生长所需的其他重要养分却很少。找到问题根源后,王晓奕等人开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滴灌、水肥一体等综合管理技术。他们在前衙科技小院里做了非常直观的模型,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手把手”培训。

    可是,不少村民对科技小院宣讲的技术不以为然。“我种葡萄20多年了,你们弄的这套办法是‘纸上谈兵’,真正用起来肯定不好使!”当时,村民郭连成摇着头说。

    王晓奕以前从来没种过葡萄,甚至连葡萄树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现在要给群众讲种植技术,她心里也没底。群众问的问题经常答不上来,自己憋个“大红脸”。

    “自己动手种葡萄,看看这套技术管不管用。”王晓奕和同学们暗下决心。2018年3月,他们自掏腰包凑了6000元,承包了一亩三分地,作为葡萄种植新技术试验田。

    对王晓奕来说,这是“背水一战”。“自己种的葡萄树要是长不好,白白损失了承包费不说,以后也就别在村里‘混’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