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受教育”缔造教育均衡发展新样本
初冬时节,笔者走进武汉市洪山区的各中小学校,昔日城乡接合部的教学危房变成了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快乐和幸福洋溢在孩子们和老师的笑脸上。放学时分,笔者听到最多的便是学生家长对该区教育的交口称赞:“现在我们的孩子再也不用找关系、花大钱上名校了,因为各学校情况基本上一样了。”
凤凰涅槃,破茧成蝶。喜人景象的背后,一场打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战”至今仍回响在每一个洪山教育人的耳畔。
洪山区是武汉市唯一有城有乡的二元化中心城区。全区面积570平方公里,辖8街4乡2镇,人口83.8万。辖区内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极为丰富。“十五”期间,该区成功创建武汉市教育先进区,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导致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城乡学校呈现出高低错落、莨莠不齐的态势;择校风一度盛行,家长有牢骚,学生有怨言,社会不满意;一些农村办学条件不好的学校,也因生源不足而苦不堪言。
作为武汉市科教文化的重要区域,如何迅速改变局面,让教育在均衡中和谐发展,成为摆在该区教育局长面前一个最大的课题。
“区委、区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在将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置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五’、‘十一五’规划中的同时,我区教育局更是以高度的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迎难而上,加大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一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组合拳’开始上演,极大地促进洪山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书写着洪山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样本!”洪山区教育局局长杨海松说。
“人人享受教育”是洪山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和理想。洪山区教育局杨海松局长表示,在这个目标下,该区的教育均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介绍,“人人享受教育”首先是指受教育群体每个人都享有均等的教育权利,均衡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惠及所有公民。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视察中所提到的“实现教育公平,人人享受教育”,因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层含义主要体现的是教育普及阶段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阶段的要求,政府起主导作用。
杨海松介绍,“人人享受教育”还追求教育中的人——校长、教师、学生,每个人都能达到以追求育人事业为乐趣、以享受成长过程为幸福、以体验成长为快乐的最高境界,都能把教育过程变为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感受,变苦学、苦教为以学为乐、以教为乐。
这是从质的规定上把教育均衡发展置于人的发展大背景之下,使教育变为教育中每一个人的一种享受、一种向往,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本质上的均衡发展——人的发展。这层含义主要体现的是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阶段,教育工作者起主导作用。
历经十载,洪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人人享受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确立了以“课题带动、人大推动、政府主动、部门联动、城乡互动”为架构的“五动”模式,举全区之力,确保区域义务教育的优先发展。
课题带动。2006年10月,该区承担了国家教科规划办“十一五”重点课题《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并于2010年1月顺利结题,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决策依据。
人大推动。2008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议》,明确了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着重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人事改革、管理创新、经费保障、科学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政府主动。2008年12月4日,《关于大力推进洪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从更合法、更切合实际、更能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对推进洪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
部门联动。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涉教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教育规划建设发展、人员编制、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等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合力。
城乡互动。区教育局在推进均衡、加强管理、制定政策时,始终以“城乡互动”作为发展理念,采用不同的方式,把城乡学校“捆绑”起来,共同发展,实现了培训互动、教研互动、特色互动。
五大机制 确保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千万元资金能做太多太多的事情,但把这一大批经费“花在老师身上”到底值不值?在洪山,该区教育局局长杨海松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孩子的成长,老师要花很多功夫。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关键在于校长和老师。”
今年春季开学后,洪山区决定投入1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校长、老师的培训、奖励或改善工作环境。
其中,设立500万元干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3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奖励经费,100万元的关爱教师身心健康专项经费,以及300万元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专项经费。发挥“导师制培养”和“名师工作室”,在培养骨干教师方面的作用。
杨海松介绍,今年,全区除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两所,让一些家长享受到优质、普惠型幼儿园外,还将加快新建小区小学建设任务,解决新的人口密集地区“上学难”问题。此外,洪山区将创建洪山实验外校、鲁巷实验小学一分校等两所“市级”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孩子的成长,不仅仅看成绩和分数,更要关注孩子的科技、体育和艺术素养。”杨海松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仅仅是洪山区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洪山区不断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之策,先后设立“五大机制”,有效确保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为主”投入机制,保障“分分花在实处”。经费的投入,坚持政府投入为主,保障来源多元化;“校财局管”为主,保障管理规范化;服务增效为主,保障使用科学化,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教育经费合法支出,增强科学理财服务教育的能力。
全区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大幅度提高,分别由2006年的3432元/生和2610.31元/生提升到2011年的9493.11元/生和5232.82元/生。
自2009年起,该区设置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5亿元,全额用于义务教育学校优化升级。每年斥资1000万元,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创新,解决农村教师“上班难”、“午餐难”和“看病难”等问题。
2011年以来,已累计投入3000万元,完成了“校校通”、实现了“班班通”。自2012年起,每年新增1000万元,用于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学区(多部)制,助推“校校发展提升”。为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思路,洪山区构建了“不同法人单位,联校共同发展”的学区(多部)制。
洪山区分设中小学各4个“大学区”,采用骨干下派、理念移植、教师交流的形式,实行管理统一、财力互助、教研互动、科研联动、学生交流等办法,把不同层次、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若干所学校组建成实质性的共同发展联盟。
洪山区创新性地推行了“一校多部制”,将相邻的几校合并组建成一所学校或把一所城区优质学校与一所(几所)农村学校“捆绑起来”,促使其成长为优质学校的分部。
如金地小学、华锦小学是新建小区的配建学校,缺乏办学基础,该区把两校并入品牌学校武珞路小学,三校一套班子,干部、教师、教学设施统一调配使用,新校的普通教育资源迅速成长为优质教育资源。
“阶梯式”师训制,促进“人人乐教成功”。为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该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新秀、能手、骨干、名师、专家等五个层次,对教师进行阶梯式递进培养。
坚持开展“进取杯”、“三新杯”优质课竞赛,搭建教师展示才华的平台。每年开展校长高级研修、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和奖教奖学等活动,并以“紫菘·大家讲坛”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校长定期进行观念提升和实践能力的锤炼。
洪山区先后评选重奖“三名”(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210人,成立了13个“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骨干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近年来,全区参加各类培训的教师共计2970人,培养骨干教师267人,特级教师6人,有15所学校被评为武汉市校本培训示范校。
“高效课堂”机制,促成“堂堂学好学会”。教室的座位不再是传统的“排排坐”,而变成“团团座”,以方便学生课堂展示及互动。2009年,洪山区在全区所有中小学推行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此外,洪山区先后制订了《高效课堂工程实施方案》、《“堂堂学好学会”实施方案》、《推进教学改革深化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和《中小学“堂堂学好学会”课堂评价标准》,从高效课堂的实施目标、实施策略、保障机制等方面架构起“高效课堂”机制的理论体系,建立健全了“高效课堂”制度,洪山区教育局与《中国教师报》签订“区域课改整体推进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借模式、先入轨、再创造”的课改路线,整体推进区域课改,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