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之殇不可武断求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亮

  近来发生了几起大学生长跑猝死事件。11月18日,广东一名大学生参加马拉松赛时猝死;11月27日,上海一名大学生跑完1000米体能测试后晕倒不治;11月28日,湖北一名大学生代同学参加体能测试,跑出500多米后倒地猝死。公众在惋惜、哀伤、震惊之余,也迅速通过网络自发形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话题——长跑之殇该如何求解?

  经过多日激辩、讨论,公众难得达成了共识:长跑之殇反映了学生体质之弱,这是铁的事实。因此,尽管出现了猝死这样的极端事件,高校不应害怕,更不能因噎废食,长跑不仅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强化,目的正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体质。

  这样的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必须正视两个问题:首先,大学生的体质为什么差?其次,大学生长跑猝死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此多角度思考,才能“对症下药”,真正解决问题。

  大学生体质之差,根源不在高校。从小学到高中,从家庭到学校,“重智轻体”几乎是共识。孩子身体发育最佳时节所需要的锻炼时间都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所挤占,根基已然不牢。进入大学,很多学校不敢严格要求,不少学生自制力不足沉溺于网络,体质自然更差。从高校开始抓大学生的体质,抓住的是人成长发育的尾期,虽然不失为亡羊补牢,但从人体发育和运动学的规律来说,效果已然不佳。体育锻炼“关口”前移,不能到了大学“恶补”体质,这应成为共识。其次,体育锻炼讲究循序渐进,贵在长期坚持,平常不上好体育课和开展诸如踢毽、拔河、羽毛球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力量、速度、耐力等训练平常就没有跟上,突然要学生去参加对心肺功能和体质要求较高的长跑,当然不仅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反而欲速则不达。

  大学生长跑猝死,体质弱是原因之一。但综合媒体的报道看,缺乏科学指导也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因素。其实,不管是长跑还是马拉松,都是一项挑战生理和心理的运动,充分准备是从事长跑的重要前提。事前要作怎样的身体、心理准备,如果发现不适如何调整,出现问题如何急救。这些都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应该考虑周全,应该教会学生的。

  笔者不赞成因为出现事故就让高校体育陷入怪圈:越怕就越保守,越保守就越紧张,导致稍有风险的体育项目都不敢开展。

  但更不赞成对体质之殇武断求解,把“宝”押在长跑上。体质之弱不是一“跑”就能解之的,我们既要看到长跑增强心肺功能的功用,也要看到循序渐进,多种锻炼科学搭配才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正途。此外,体质之弱不是靠埋怨学校,不是高呼锻炼口号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教育部门要扎实地将加强学校体育化为实际行动,从小学抓起,不要让“身体伤在起跑线上”。从家庭到社会要行动起来,真正减掉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营造全民锻炼的氛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微议天下     下一篇:家务清单中的教育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