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杏坛 仰望星空
演一出好戏
创新是一次艰难的救赎,奉献是一个充满痛的过程。在与传统的抗争中,汪艳镇定地坚持着。
在别人的英语课讲重点、做海量习题时,她给学生讲故事,带他们做游戏。在她看来,英语是说的、用的,说得好、用得好才能学得好。但是,她的初次尝试失败了,看着一塌糊涂的学生成绩,她哭了。校长走到她跟前:“你做得很对,继续坚持自己的方向,成功了是你的,失败了是我的。”汪艳特别感谢校长、感谢八中,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与宽松环境,她不可能走这么远。通过她独特的教学方式效果凸显,每次考试都高出同类班级一二十分。
她笑了,开心地说:“不容易啊!”多不容易?让学生爱上英语,让理科生对英语产生出激情,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一道难题,真令人欣慰!
还记得上话剧专题,她想让学生自己写剧本、自导自演。当她满怀激情地说出自己想法时,科技实验班的孩子们一脸茫然,“高考不考话剧!”“我并没打算上中央戏剧学院。”……面对这样的情景,她依然坚信只要给他们舞台,让他们体验到表演的乐趣,他们就会喜欢。她压缩英语课容量,取消了几次应该的考试,为学生创作挤出时间,她说:“不希望你们多成功,上台吼两声就行。”看汪艳在那里又唱又跳地引导,孩子们说:“老师您可真专业。”她又一次成功了。当十几个主题深刻、表演生动的话剧呈现在人们面前时,许多观赏的老师为之拍案,学生们的激情最大程度地激活了。他们笑着对她说:“老师,您可真业余。”“话剧在我心里种下了根,不是一个月,而是一生.我真的不想跟话剧说:再见,而想说:你好!”演英语话剧让学生们开朗起来,对英语进一步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
汪艳说:“做老师,我不想做蜡烛,就愿做一根根火柴,点燃孩子自身的潜能,唤醒他们的灵魂,激活他们的热情。”再不用多说,她已然做到。
美韵清风徐徐来
——记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美术教师王爱东
在校园里问起王爱东老师,学生们一个个抢着回答,“她啊,甜着呢;她的课,美着呢。”如此童真的回答让笔者微微一愣,不禁揣测起能把一堂课上的“既甜且美”的老师,该是多招孩子们喜欢。见面讨教做教师如何才能这样有魅力?王爱东呵呵一笑:“美术是美的啊!”
韵美风清
在王爱东看来,自己的开朗、乐观,都是拜美术所赐。在研究美的过程中,她追求真实、追求美,“行为美一些、言语美一些、人格美一些”,整个人就会开朗很多。她告诉笔者,美术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并影响身心。“一身戾气的人,很难画出飘逸的山水。”王爱东就像她自己的专著《美韵清风》一样,是一幅“干净的工笔”,让周围的人也能感受到纯洁、温暖的力量。
为了使所有孩子在艺术美的陶冶中健康成长,她用辅导学生获得的全部奖励买来美术参考书,添加美术用品;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区教委组织的各项美术比赛,咨询、报名、交画、辅导孩子等环节,她一力承担,学生想在假日完成作品,为了安全,她叮嘱孩子在家门口等着,自己开车接送。
学生也被她的“美”所感染。教师节,两个已经毕业的孩子出现在校门口,和门口的门卫“死缠烂打”要见王老师,门卫告诉他们“可能已经走了。”“不会的,王老师肯定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带给王爱东一个特殊的礼物——仙人掌,并振振有词地解释:“知道您不收礼物,但它实在不能算是礼物。第一,我们觉得您就跟仙人掌一样坚强、有毅力,是我们的榜样。第二我们拿来并不是给您而是给学弟学妹用作写生的材料。”这一番“歪理”让王爱东感动。美术之美不仅是对于外在美的发现与创造,更多的是对心灵的陶冶,这就是美育的力量。学生们毕业了,却仍然感恩,一个短信、一个电话,令人动容。
“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学生却总是记得我,我很欣慰。”王爱东无限感慨。
大家带我一起走
2007年10月26日,在区教委支持、组织下,以“智慧教师,生命课堂”为主题的王爱东美术教学专场研讨会如期举行。面对着众多的专家、老师,王爱东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为了这次研讨会顺利进行,教委、学校领导精心指导、同事们无私帮助、区美术学科教研员和各学科专家耐心辅导。她表示:这是对我专业教学的最高奖励,我感到无比激动。
能有这样的成绩,王爱东觉得这是同事支持、团队带动的结果,她每次获表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在教学路上,是大家带着我一起走。”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要走得远,就要抱成一团,一起走。
还记得刚来学校时,王爱东不过是个青涩的小姑娘,对于教师的概念也停留在课本上。是身边领导、教师的奉献精神让自己对这个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甚至影响到了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原来教育是需要身体力行,用心去爱,用脑去研究的一项事业。
“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你需要什么,学校一定会全力支持。”每次想到杨校长对自己说过的这句话,王爱东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她说:“没有团体就没有个体。在这里,我切身体会到团队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而她也在团队中积极发挥着自己的作用。2006-2010年间,她承担了区美术跨校联合教研组组长工作,积极协助美术教研员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老师们分析教材、集体备课、主题研究课、评课,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
她说:“要懂得反哺与感恩。”
让“美”伴学生成长
“王老师,您也来了啊!”这天,王爱东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科技馆举办的科幻画比赛,一进科技馆就被一群中学生给包围了。她早就知道此次活动小学生、中学生都可以参加,却万没想到,升入中学后,孩子们依然对美术抱有浓厚的兴趣。
画画是孩子内心世界的表达,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往往会趋于平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继续对美依然有一份纯真的向往和追求,美术老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王爱东对美术课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实验。
她以美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你能看到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品,感受到不同风格的美。”一位学生这样告诉笔者。美术是视觉的艺术,美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可鉴赏、可评述的作品,丰富他们对美的认识。而为了收集这些作品,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就成为一种工作的常态。她说真的很累,“但只要想到第二天孩子们惊奇的眼神,就充满了干劲。”不仅是欣赏美,她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带着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她展示给学生各种绘画技巧,引导他们通过对美术语言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表现美的能力。“技能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情感是进行艺术创作的源动力,同时情感能通过艺术创作得到进一步升华。”对美的展示不仅仅是技巧,更应该是一种能力。追本溯源,通过陶冶学生的情感,王爱东希望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动机,把创造美变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本版撰文房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