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得”之辩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华贤  

  课文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利用最后两分钟的时间来作个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除了学到了一些新的词语以外,还学到了什么呢?第一……

  有学生接着说,知道了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还知道了吝啬与节约的区别。

  老师问,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立即补充说,吝啬是该用的时候不用,节约是不该用的时候坚决不用。

  非常对!第二点呢?

  又有学生接着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古代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敬梓。

  这两点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记下。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是一位教师在上《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的小结。在中小学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像这位老师这样,上完一节课,或者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小结一下,说说学到了什么,梳理出提纲式的两三点,要学生牢记。这种做法,通常是基于“一课一得”或“一课多得”的教学理念。一节课上完之后,总得让学生明白学到了什么,通过最后两三分钟时间,给予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以体现目标意识。在一些教研活动中,这种小结法也每每被专家充分肯定。有的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目标意识,直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加以落实。上课开始时公开亮出目标,临近结束时再小结以照应目标,让目标紧紧地牵着学生,再不偏不倚地落到他们头脑中,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实实在在有所得。

  究竟该怎么看待“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之类的“一课一得”呢?这里是否也充满着辩证法呢?有必要重新思考。

  任何一个内容的教学都应该有目标,教师心中要有,课堂实施过程中也要有所体现,所谓有的放矢,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目的怎么呈现?呈现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怎样“得”?这个“得”指的是什么?等等,却是大有讲究的。

  现在课堂中的“一课一得”,其“得”通常是指什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个“得”实际上都是知识点。上面例子中小结的两点:一是知道了严监生是吝啬鬼,还知道了吝啬与节约的区别;二是知道《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敬梓。如果把这篇课文的学习,最后归结为这两点,显然是过于苍白。或许有的老师会说,这是小结,前面不是有具体展开的过程吗?是的,前面肯定都会有过程,可这么一小结,把前面的过程都像挤水分一样统统挤干了,教师在开头提出两三条目标,结尾又小结出学到了两三条,学生自然就把这两三条视作宝贝。至于具体过程,自然就不怎么重视了。有人或许还会理直气壮地说,只要目标达到了,管它什么过程和方法。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来说,目标是重要的,而实现目标的过程更重要。尤其是以形象生动为主要特点的语文学习,其过程就更为重要。因为过程直接关系到兴趣、感觉、习惯等非理性和非智力因素。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追求。一篇课文,除了认知以外,还有形象、情趣、韵味等。《临死前的严监生》除了这两点以外,更有意思的应该是那些细节、那些语言,这些才是鲜活的、不朽的东西,也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

  试比较一下:有甲乙两生,假如甲通过一段时间语文学习,认识了300多个字,会背50首诗;而乙,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认识的字没多少,会背的诗也没50首,可乙对语文很有兴趣,那么,哪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潜力?我们都知道兴趣的重要。把课堂设计得过于精致,追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效,过分追求有所得,过于强调目标,必然会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写作有闲笔,生活有闲暇,有些时间是可以浪费的,一个人如果真的“争分夺秒”,其人生不知道会怎样痛苦。课堂上重要的是那些知识点呢?还是有趣的情景或细节?抑或是老师一句极风趣的话?

  教育要“化育”人而不要“教化”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化育是悄无声息的潜移默化,教化则是耳提面命和谆谆告诫。化育是让对象由内而外地自觉自愿地发生变化,教化是逼着对象由外而内产生变化,其途径和结果都大不一样。公开亮出目标,直奔目标的教学就是教化成分更多一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