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大学生去哪儿工作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7-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由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根据大学毕业生跟踪数据而撰写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报告》对2018届毕业生的去向做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

    一、教育、媒体、互联网相关职业社会需求明显较多,机械、销售相关职业社会需求减少

    201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就业比例为19.3%,其后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5.9%)、“行政/后勤”(14.3%)。

    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较多的前三位职业类分别为“中小学教育”“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媒体/出版”,近五届就业比例依次上升了3.2、2.0、1.9个百分点。

    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下降较多的前三位职业类分别为“销售”“建筑工程”“机械/仪器仪表”,近五届就业比例依次下降了2.9、1.7、1.6个百分点。

    二、民企、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依然是主要就业去向

    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19%,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11%下降到7%;2014—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而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18%下降到15%,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9%下降到6%。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于直辖市的比例(17%)较2017届(19%)略有下降,就业于副省级城市的比例(30%)较2017届(27%)有所上升。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直辖市的比例为11%,就业于副省级城市的比例为28%。较大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本科达53%,高职高专达61%)。

    三、“北上广深”就业比例持续下降,“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25%下降到了2018届的21%,而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22%上升到了2018届的26%。另外,刚毕业时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毕业生中,三年内离开的比例明显上升,从2011届的18%上升到了2015届的24%。

    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毕业生占比从2014届的27.9%上升到了2018届的37.3%。在主要的“新一线”城市中,在杭州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占比(60%)最高,其次为天津(58%),均超过一线城市中的广州(45%)。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