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继往开来谱新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美丽壮观的湟中职教中心 湟中职教中心校园风貌一角

    2018年1月,在湟中县多巴镇的西北隅,一座占地314亩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横空出世,它就是青海省首个县级职教中心——西宁市湟中职业教育中心。

    湟中职业教育中心的成立,是湟中县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调整全县职业教育布局,斥资4.7亿元对本县原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和西宁甘河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整体搬迁合并,以实现集中资源、集约发展、提升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和惠民新政。

    其中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和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是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8年,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又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新成立的湟中职业教育中心,一跃成为青海省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一所综合性职业学校。一年来,学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本位,育人为根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致力于探索新时代县级职教中心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在助力农村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学校管理迈出新步伐

    一是改革管理模式,理顺管理机制。确立了“一个中心(湟中职业教育中心)、两所学校(西宁卫校和湟中职校)、三座基地(甘河工业园区社会培训基地、职教中心双创基地和李家山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的运行框架,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以处室管理为主导,以专业部管理为基础的层级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机制,规范了管理流程。

    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加强综合治理。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与水平,学校聘请了法律顾问,成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完善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了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是强化督导巡查,提高管理效率。成立了视导室、行政督查组,形成视导室、行政督查组和校办三方联动的督导、督查、督办机制。通过联合督导、跟踪督查、催报督办等方式,盯住重点问题,打通关键环节,推进工作进程,增强了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精细化,提高了管理效率。

围绕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呈现新特色

    一是德育工作品牌化。实施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德能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建立强化学生体能发展、审美情趣开发和人文素养提升的长效机制,打造“德能”文化品牌,制定完善了《学生诚信评定办法》等德育管理系列制度,将学生德育量化评价纳入其诚信评定体系中,评定结果与学生的毕业、就业挂钩,使德能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是德育目标层次化。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建立了分层实施、齐头并进的育人机制。通过军训、新生入学教育、法治讲座、感恩教育、成人仪式、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实现一年级“成型”、二年级“成人”、三年级“成才”的德育目标。

    三是德育队伍专业化。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力度,参加“乡村教师双名校”国家级别培训1人次,县级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培训2人次,班主任培训17人次,邀请邹六根等知名专家来中心为全体教师开展校级培训2次,有效提高了德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突出核心工作,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品牌。依托产业办专业,瞄准区域内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健康等产业需求,采取“停招、撤销、新增、转向”等措施,规划并建设电商、物业、物流、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日本介护研修方向)等新型专业;传承非遗文化,将民间传统工艺刺绣、木雕等专业打造成集产、学、研、商一体的“互联网+”特色品牌专业,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服务“三农”、服务企业,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新路子。

    二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灵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顶岗实习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一部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发展思路,突出实践性教学,开展个性化培养,发展学生个人一技之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生技能水平再创佳绩:2018年学生技能大赛共获国家级别奖项13个,省级奖项48个。

    三是强化专业建设,助推内涵发展。学校完成了《湟中职业教育建设专项规划2019—2021》编制工作,重点规划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建筑装饰等专业建设,全力推进骨干专业、优势专业建设;实施《湟中职业教育中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中餐烹饪和民间传统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推动学校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

狠抓师资建设,教学团队增添新活力

    一是师资培训措施得力。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用先进典型感染、引领、带动教师发展。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在教学常规、班级管理常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解读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工作。借助与南京栖霞新港中专的深度合作,建立技能名师和专家工作室,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 

    二是信息技术应用提速。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优化校园网络布局,规范管理制度,开展了全员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努力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师信息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新亮点

    一是依托园区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学校与西宁四大工业园区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为目标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跟岗研修等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是依托专业优势,推进产教融合。依托学校专业资源优势和园区产业优势,成立了“校中厂”——机械制造安装公司和青春旅行社,推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目前,与当地部分企业、医院合作,重点建设刺绣、木雕、唐卡等民间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中医护理专业实习医院、汽车维修中心等实训基地和校办产业,为今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形成“产教并举、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职教功能,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果

    一是教育扶贫出实招。积极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组织47名建档立卡户和贫困家庭学生到南京参加实习实践,增加家庭收入;大力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共培训贫困劳动力、“两后生”300多人,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实现培养一人、脱贫一家,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的目的。

    二是社会培训有实效。充分利用学校职业教育资源,送教下乡、下厂,大力开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机械化农业、中藏药种植、民间传统工艺、企业职工在岗培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形成组织培训、技能鉴定、证书发放的一条龙服务。2018年,共完成农民工短期技能就业培训1442人,其中湟中县就业培训932人,三江源农牧民转产培训500人次;组织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1347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1205人,合格率89%,为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发挥了应有作用。

    该校校长宋长生表示,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梦想共存。湟中职业教育中心在追梦的路上,将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颁布的强劲东风,乘势而上,凝心聚力,继往开来,争当培养工匠精神的领头雁、崇尚劳动光荣的排头兵、弘扬技能宝贵的先锋队,努力把湟中职业教育中心办成青海省一流的中职教育名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包伟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书赏     下一篇:和润生命 乐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