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转型发展 志在航空追求卓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7-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南大门 空管实验室 波音737-300教学科研平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个先贤千年前的畅想在新时代变为了现实。航空强国的奋斗目标、民航强省的战略布局,赋予了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院校——滨州学院,更好地服务航空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缘航空而建,依航空而立,随航空而动,向航空而升,滨州学院在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航程中一路奋进,成绩斐然,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山东省政府部门发布的《山东省民航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30年)》中明确提出,以滨州学院等院校和培训企业为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合作,打造航空特种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滨州学院简介

    滨州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学校努力做大做强航空特色,航空类学科专业群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优势突出。2012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功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A类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0月顺利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校园占地13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1.05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176.4万册,电子图书112万册,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000余人。设有19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建有1个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学校是山东省教育部门批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30家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45所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达90%、40%,本科生考研升学率保持在30%左右,连续7年获批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获得立项423项;近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包括“挑战杯”国赛在内的国家级别奖励2174项、省部级奖励3710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在90%以上,学校连续4年被评为“山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的本科院校”,武书连2019年中国大学本科就业质量排行榜,学校本科就业质量跻身全国高校前200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427人,拥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优秀教师5人、山东省教学团队5个,“黄河英才”特聘教授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8人。聘请8名院士担任学校名誉院长、顾问或客座教授。

    学校建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国家级别科普教育基地、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5个省级(社)科普教育基地、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和30个市厅级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级别课题67项、省部级课题496项,发表SCI、SSCI、EI收录论文742篇,CSSCI期刊论文90篇;出版学术专著278部、授权专利9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6项。《滨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孙子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门“名栏建设工程”。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等4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更新办学理念 

    注重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要加快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作为黄河三角洲腹地仅有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在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加快转型发展,怎样在建设现代大学进程中找准目标定位,如何突破千校一面,在同质化中求差异、在大众化中谋特色?滨州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自身的发展水平出发,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不等不靠、主动适应、精准发力,对办学思路、办学模式进行全面调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2005年以来,学校一方面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在“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上形成共识,提出了“顶天(对接航空业)立地(对接区域)”的办学思路,致力于把学校发展真正转到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努力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力诫盲目扎堆,“走出去”到国内外航空院校、科研院所学习取经,“请进来”召开校企合作培养航空人才研讨会、航空类专业建设研讨会,邀请教育、民航管理部门,航空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把脉问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确定了“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定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深度开放、发展强劲的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调结构、促改革、求提升、增优势,做大做强航空特色,成为滨州学院人共同的梦想和追求。

    立足航空特色

    加快转型发展

    早在2006年,学校就紧贴航空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率先组建了全国地方高校首家飞行学院,填补了山东省民用航空类人才培养的空白。开设的飞行技术专业成为教育部门首批“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本科特色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飞行专业群立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成为中国民用航空部门院校“N+1”模式维修人员执照基础培训试点高校,航空特色日益凸显。时任山东省领导发来贺信:学校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设立飞行学院,对形成学校特色、加快学校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时任山东省主要领导亲自批示:滨州学院围绕国内人才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设了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填补了省内空白,也填补了地方院校的空白。他们这种站在高起点、创新提高办学质量的做法给我们许多启示,请转发全省推广,供各地学习借鉴,希望各高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内外人才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办出各高校特色。

    “加快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做大航空特色;突出内涵建设,做强航空特色;立足全球视野,全面推进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滨州学院将发展特色学科、做强特色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写进了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2006年设置飞行技术专业,2007年设置交通运输本科专业(民航机务工程方向),2009年设置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安全方向)……学校航空学科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来越丰富。2010年以来,学校又先后设置了交通运输(空管与签派方向、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等本科专业,以及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科专业,在电子信息工程、舞蹈学、城乡规划、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增设航空电子、空中乘务、机场规划设计、航空油料储运等航空方向,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设置航空类课程。经过15年的艰苦创业和精心培育,初步形成了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航空特色学科融合发展为龙头,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航空相关学科为支撑,以数学、人文、经管、艺术等基础学科为依托的学科专业体系,民用航空等七大应用型专业群初具规模。学校被纳入民航招飞系统,现拥有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等14个培养航空人才的二级学院,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已占学校所开设专业(方向)的半壁江山,相关专业(方向)的在校生9000余人,航空类学科专业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主体。

    学校立足航空特色,强专业、树品牌,全力推进航空内涵建设。出台《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规划(2014—2017年)》《滨州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规划(2018—2020年)》,强化航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根据行业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牵头15家高校、航校,联合编写飞行技术专业系列教材;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学成果“地方高校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民航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民航飞行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分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飞行学院获得2012年滨州市市长质量奖。

    学校着力改善和提升航空类专业教学条件。建有38个航空类专业教学实验室、24个航空类科研机构,拥有波音737-300飞机、运5飞机等教学实训平台,建有中国民用航空部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理论考点、ATPL理论培训机构、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点以及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理论培训机构。航空类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航空类专业图书资料40余万册。飞行学院为“山东省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航空工程学院为“‘三创教育’引领下电子信息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