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 强军征途上的追梦者
旗帜飞扬,军歌嘹亮。人民军队里,不论是作战部队还是科研教育人员,都忠于职责,勇担重任,为实现强军梦贡献力量。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本报推出八一特刊,选取5名改革开放以来在各自岗位上履行使命的优秀代表,回味他们的戎装岁月,致敬他们的军旅人生。敬请关注。——编者
邹逢兴:军人梦,教师梦
“我虽然已退休,但对母校的情怀和关注丝毫不会减少,只要学校有需要我出力的时候,我依然会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不久前,当国防科技大学特意派人探望邹逢兴时,这位在国防科技大学的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的老教授动情地说。
军队赋予他荣誉感,讲台赋予他使命感,在国防科大,他实现了军人和教师的双重理想。
他曾是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南迁长沙最年轻的教师,是学校老中青三位教师标兵之一,培养了上万名高素质人才,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首届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和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2012年,他被评为新时期教书育人先进楷模。
小时候,老师们既精心指导他学习,又不时在经济上资助。邹逢兴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向往杏坛的种子。
1969年毕业时,有的同学选择了部队机关,有的选择了科研部门,而邹逢兴毅然选择了当教师。
从教近半个世纪,邹逢兴先后讲授过15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课每次评价,全部为A类课。“简直是在玩艺术。”学生们评价说。
但是他们不知道,为这“艺术”,邹逢兴付出了多少心血。为了教好“数学电子技术”这门课,邹逢兴阅读了40多本相关教科书。在他的书房内,一个2米多高的书架上摆满了已被翻出毛边的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书。当时已年届50岁的他还自学软件知识,亲手制作课件和动画,把复杂抽象的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
开设“微机接口技术”课时,因教材跟不上微机技术的发展潮流,邹逢兴决定自编教材。为此,邹逢兴向专家请教,到图书馆查资料。为了研究样机结构,单位刚刚进口的教学样机被他反复拆装。1993年,《微型计算机接口原理与技术》成功出版。这本第一个系统规范全国、全军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教材,先后被国内多所重点高校采用。
全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曾经只有他一个人上,一天6节。他从没耽误过一节课。腰椎间盘凸出,他带着护腰上讲台;开会出差,他凌晨三四点也要赶回,为的是第二天的课。“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人生耕地。”他对老伴说。
邹逢兴作为军队最高科技学府的教授,有机会也有实力加入被常人认为更“实惠”的重大、尖端科研项目,但他选择了坚守默默无闻的三尺讲台。
每当听到学生挑起重担,成了将领,或者被授予了荣誉称号,他比自己获得荣誉还高兴。他常说“学生就像璞玉,需要倾注心血,精雕细刻,方成大器”。立德树人,是他致远的追求。
本报记者 黄鹏举
方永刚:模范教员
他是方永刚,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2007年6月,中央军委授予他“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忠诚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
1963年4月,方永刚出生于辽西一个有7个孩子的农家,贫穷,几乎是他童年的全部记忆。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方家认定的家族生日——从此,家庭成分的包袱没有了,“包产到户”后的全家第一次不用为吃饭发愁了;后来,全家族40口人中有30多人陆续迁至大连,祖祖辈辈生活的那个十年九旱的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电话村、自来水村,走出了一批批与方永刚一样的大学生和到韩国、日本打工的青年人……
他明白,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党的好理论、好政策带来的。农民之子方永刚朴素的感恩之情,涌泉般汇入学者方永刚的理性思考,汇成了对党的信赖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
一生的职业选择,从此开启。
“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科学,不仅在于它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更在于它的内容始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的。”方永刚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部大文章,几代共产党人都在这部巨作中写出了自己的段落,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认为,科学理论是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群众所掌握,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为此,十多年间,他年均完成教学任务200%,为官兵和干部群众作报告1000多场,撰写论文100多篇。
他课讲得好。
他去漠河边防连,讲完了函授辅导的内容,战士们捧出自己酿的酒,端上大棚里种的蔬菜,要把这位远道而来的教授多留几天,他们还想听国际形势,听内外政策。
他去海岛,给干部、战士的课讲完了,家属们抱着孩子来也要听,于是他一直讲到晚上十一点半。
他在大连一些单位讲课时,会场座位不够,人们就从家里带凳子来坐在过道上听。
如果说理论工作者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方永刚甘愿做那桥上的一块砖石。
后来,他被诊断为结肠癌晚期。但他依然没有停止工作,依然以百倍的热情,在讲台上发光发热。
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没有期限。如果有一天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意把它定格在我的岗位上,让有限的生命为太阳底下最壮丽的事业而燃烧!”
2008年3月25日,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本报记者 高毅哲
张华:时代的镜子
他的死,曾引起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和争议。
那是1982年。7月11日,在西安市康复路一个老旧厕所后边,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3米多深的化粪池里工作时,被有毒沼气熏倒,跌入粪池。
张华正好路过此处。那时,他已迈入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校门三年时间,是空军医学系的一名学员。
张华听见呼救声后,没有犹豫,扔下随身携带的物品,跳入3米多深的粪池救人,却不幸被粪池中沼气熏倒,中毒窒息,光荣牺牲,年仅24岁。
一个月后,张华的事迹开始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场围绕着张华的争论也在全国大学生中展开。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年轻大学生救年迈老农而牺牲,值不值?并认为,就社会价值而言,一个大学生一般来说能比一个老农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一句话,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比老农社会价值高,一命换一命对于社会来说是亏本投资,所以张华救老农是“金子”换“石头”。
这样的观点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和争议。赞同的,反对的,两派观点一时交锋激烈。
现在回头看,这样的争论具有浓厚的时代背景,对当今的人来说,“金子”换“石头”的说法也实在过于匪夷所思。当年张华的同学就此观点提出的反驳,或许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生命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等价交换。在生命的天平上,难道精英就比老农更重?一个社会怎能如此势利?”
如今,张华已经成为第四军医大学的一个象征。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年入校的新生都会被带到张华的铜像前举行宣誓仪式。第四军医大学主楼大厅东侧是校史陈列馆,进门最显著的位置上是一个有玻璃罩的展柜,有张华生前穿过的军服、鞋帽,使用过的听诊器,还有张华的入党申请书和日记原件等。张华生前所在的班被命名为“张华班”,一个表彰先进的奖杯叫“张华杯”,在全校各学员队间流动。学校还特意在每一届“张华班”的宿舍里,都安排一个专门的“张华铺位”,成为激励学员们奋发学习的精神动力。
本报记者 高毅哲
马伟明:制胜深蓝
在军迷圈里,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是个“网红”。他每次露面,不是有重磅消息公布,就是会从侧面爆出不少猛料,引得外媒猜测纷纷。
在“深蓝”领域,马伟明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专家。他在舰船动力和电气工程方面几十年的艰苦攻关,使我国海军舰艇拥有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在电磁弹射、全电力推进系统等先进军事技术上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让我国在这些领域完成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