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 强军征途上的追梦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8-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世纪90年代初,在恩师张盖凡的指导下,马伟明用仅有的3.5万元,制造出两台小型十二相发电机,在洗漱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开展研究。6年里,实验记录堆满了大半间屋子,在对数十万组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马伟明和同事们成功研制出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道世界性难题。

    电磁弹射技术是航母的一项核心技术,美国在这项技术的研制上总共花了21年、耗资32亿美元。马伟明团队利用在电气工程装备研制方面长期的技术积累,成功研制出了小型样机,拿下关键技术。在攻克了基础理论的难关后,几年间,团队在电磁发射技术上取得集群式突破,全面推动了我国武器发展从化学能到电磁能的发射革命。

    在该技术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泣不成声。曾经,我国海军从来都是“跟跑者”。1980年,在参观美国的航母时,“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将军留下了那张广为流传的照片:64岁的刘华清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听美方人员介绍,满脸羡慕。

    三十多年后,中国迎来了自己的航母时代。从近海到深蓝背后,马伟明等一批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追赶的正是那踮起脚跟的差距。

    30年,从5个人的研究小组,到今天百人的研究团队,马伟明和同事们日复一日,瞄准的大多是国人尚未涉及的技术“无人区”。而面对成绩和荣誉,马伟明向来都是绕着走。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马伟明俯下身子给学生们“打工”,为年轻人出想法、经费、课题,让他们在重大课题中施展才华,而近10年来,他却从未在自己领衔的科研成果报奖时署名。团队培养出的400多名学生,不少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用马伟明自己的话说,他心甘情愿“做一匹驾辕拉套的马”,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报记者 王家源

    高明:北大学者的军营底色

    2019年7月23日,高明结束了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访学。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的他,在12年前,还是一身橄榄绿。

    2007年的某一天,第二炮兵部队(现为火箭军)某旅测试大厅,气氛凝重。上级组织的某新型导弹专业考核正在紧张进行。

    “二号报告,发射准备完毕!”“点火!”“点火!”随着一串铿锵有力的口令,身着白色大褂的二号操作手高明稳健地按动了红色发射按钮——从北大学子到某新型导弹的操作号手,高明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次跨越。

    2003年,高明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担任班长、团支书,也是同年级第一批入党的学生。2005年年底,他休学入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大学第一位在校服役的大学生。

    在部队,高明成为所在旅唯一的义务兵班长,基地历史上唯一一个担任导弹检测控制台操作号手的新兵,并当选第二炮兵党代会代表……但是提到自己,高明说:“我就是一名战士!”

    两年军旅生活结束后,高明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在北京大学读完经济学博士,又到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与本德海姆金融中心做了一年访问学者。2016年,高明回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作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的高明,教学和研究是重心。“培养学生和带兵一样,需要付出非常的心力。”高明说,北大的学生带给了老师强大的动力。而现代金融和经济研究,面临全球竞争。做世界顶级的研究,是包括高明在内的众多青年学者的目标。

    从军营到高校,从战士到学者,当年的军旅生活,给高明留下了什么?高明说,不管是北大还是部队,都是自己人生的底色。在部队的时候,最深刻的感受是:国防回归到部队日常,就是日复一日的训练。高校也是如此。将宏大的目标化归到平素的工作,将琐碎联系到理想,可以更加坚定和从容。“部队还有一点影响了我:不惧。”高明说,“部队常说的是,立足现有条件,以争必胜。所以我现在就是立足于现有条件,做最大的努力和付出,怀必胜的信念,坦然接受所有可能的结果。”

    作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青年学者,高明也如初入军营的新兵一样,会遇到挑战,但是他培养优秀学生、做世界顶级研究的目标,从来没有动摇。“研究作为一种创新,是高风险的。要想做出学术成果,必须心无旁骛、惟精惟一。”高明说。

本报记者 张春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