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服务地方发展 推进“双一流”建设
强基础,构建本科教育教学新模式
本科教育是大学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考验,构建本科教育教学新模式是太原理工大学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2017年8月,学校以基础学院运行为标志,启动了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坚持“通专融合”,实施大类培养。学校以“学科相近,基础融通”为原则,将传统以单一学科背景下“专业对口”培养为主,转变为综合学科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52个专业划分为11个专业大类;整合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大类设置相同的或可互认的课程,形成面向各大类的、与相应专业培养方案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在实行大类培养过程中,每个专业大类开设“大类导论”课程,讲授大类的研究内容、应用领域、学科发展、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研究方法、人才现状、就业前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个人规划。学校成立了《大类导论》教材编撰委员会,校党委书记吴玉程亲任编委会主任,统筹协调教材的编撰。从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多年的基础学院院长宋燕表示:“‘通专融合’的大类培养模式,贯彻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自主成长,试行转专业制度。鼓励学生自主成长,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针对基础学院学生出台新的转专业办法,根据第一、第二学期学分绩点排名,累计有50%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在专业大类间和专业大类内转换专业。这一政策有效扭转了高考成绩定终身的现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从自身成长出发思考和选择专业的热情。据悉,试行新的转专业制度以来,该校共有525名学生跨大类转专业。
创新评价方法,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学校针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制图”等在内的核心基础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形成了一套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定量评价方法,以期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客观,切实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新的评价方法将督导评价、学生评价、业绩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将学生的高考数学、英语成绩折算为标准分,以此为基准,作为学生初学水平状态,根据结课水平状态划分增量等级进行纵向比较、定量考核。
显著成效的取得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学校出台了职称评聘的新政策,单独为承担核心基础课的教师设立教学II型职称类型,重点考核教学业绩和人才培养成绩;同时,评价结果排名可作为职称评聘的支撑条件。实行严格的优胜劣汰制,排名靠后的教师下一年度将不能承担基础学院核心基础课程教学任务。2018年教师节,学校对多年来潜心本科教育教学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刘进生、杨强两位教师每人奖励20万元,对2017—2018学年在数学、英语两门核心基础课程教学考核中名列前茅的10位优秀教师给予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绩效奖励。这些政策举措大大吸引了更多的优秀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加入到基础课教学中来,安心踏实地“深耕细作”。
拓视野,在加速国际化进程中提升办学水平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义是世界一流。追求世界一流,就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进程。在山西全力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关键时刻,太原理工大学国际化步伐持续加快。
近日,学校迎来了60余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9个国家的外籍教师,他们主要承担基础学院5600余名学生的暑期小学期英语课程教学任务。这是该校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办学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书记校长在与外教交流时均表示,学校将继续创造更优环境,热忱欢迎更多优秀外教留在学校长期工作。
除了“引进来”,在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的过程中,学校还主动“走出去”。前不久,21名直博研究生启程赴德国访学,这21名学生是第二批享受学校“推免直博研究生奖励性访学计划”的学生。“推免直博研究生奖励性访学计划”由学校全额资助优秀推免直博研究生出国访学,旨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去年7月23日至8月12日,学校就曾选派16名研究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该访学计划。访学期间,剑桥大学的教授们为他们讲授了量子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挖掘、精密加工技术等相关课程。赵昕蕊同学访学归来后感言:“不仅亲身体验了具有剑桥特色的学习模式,而且领略了世界顶尖学府的学术魅力和文化底蕴,自己未来拼搏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了。”
作为始终立足山西、胸怀世界的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太原理工大学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各项国际化指标均走在了全省前列,不仅拥有每年近百人次的国际专家、500名来华留学生,而且与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名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是俄罗斯理工科类院校的高等学府,校长黄庆学访问该校期间,就深入开展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等达成合作意向。近期,双方正在加紧筹建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同时,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合作也取得实质性成果。今年4月,涉及机械、材料、信息、力学等学科领域的太原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联合实验中心正式揭牌。目前双方已开始推进“2+2”人才培养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并探索成立太原理工大学伍伦贡学院。
此外,太原理工大学对外人文交流也十分频繁,先是校男足远赴德国参加“中德大学生足球训练营”,后又举办了中韩大学生足球邀请赛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测试赛,体育搭台的国际间友好往来密切而深入。目前学校还承担着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和牙买加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并正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筹建新的孔子学院,矢志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担使命,坚持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
进入新时代,太原理工大学党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守初心、担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下好立德树人先手棋、打好党建工作组合拳、抓牢综合改革主动权,在办学治校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基本功持续提升。
下好立德树人先手棋。学校矢志不渝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新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载体,科学构建起全程、立体、动态的“生涯导航”育人体系,形成了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政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涌现出了“螺丝钉之家”“爱心家园”“清泽心雨”等品牌项目,培育了投身极地科考的左广宇、扎根青海循化县支教的志愿者樊星等一批优秀大学生,建设了山西省“1331工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协同育人中心,成为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2019年1月,太原理工大学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成为全国25所试点校之一。
打好党建工作组合拳。学校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持续推进党组织引领、党支部创新和党员党性锤炼“三项工程”,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效提升。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共有95人,配备率为全部;深入推进“三基建设”,制定了“一目录一流程三手册”,出台了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培育了128个党建品牌基地,累计培养、锻炼和教育了3万余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进一步坚定;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干部考核,把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问责追责、能上能下结合起来,突出政治标准、人岗相适、工作业绩和改革创新,注重年轻干部的基层历练和实践磨炼。2018年,全校共开展了12个批次的中层干部调整及选任工作,其中平级调整82人次、提任年轻干部61人,选任科级干部96人。25个基层学院全部配齐了专职副书记,选派12名优秀干部校内挂(兼)职,选派11名干部教师到县乡扶贫攻坚、挂职锻炼。
抓牢综合改革主动权。作为山西省确定的率先发展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坚持用好用足政策红利,从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发力,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扎实落地。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构筑了学校办学与社会对接的桥梁;调整组建了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设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充实了教务部、财务部等机构;实行职称分类评审,进一步解决了“四唯”问题,畅通了各类人才成长渠道;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职称直聘,构建了多元化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后勤改革步稳蹄疾,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人本化的保障格局加速构建;在“依法合规、科学高效”的改革目标指引下,招标采购工作两年来累计节约资金近4000万元、有效节约率达到11.15%,学校被评为“全国政府采购先进单位”。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综合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面对“双一流”建设新的征程,具有117年办学历史的太原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对标一流,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优异的成绩,建功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