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筑梦人
金秋九月,又一个教师节如约而至。
从2010年至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迎来了第十个年头。十年岁月更迭,好老师的精神内核却不曾改变。
今年的64名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中,有不忘报国初心、坚持科研育人的老教授,有坚守大山、照亮孩子上学路的乡村教师,有引领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中学教师,有扎根西部边疆、无悔支教的学校校长……
何以为师?他们用言行给出了答案。
以信仰,以学识。他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以仁爱,以情操。他们牢记使命,崇德立教,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他们是全国1600多万名教师的缩影,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看似平凡却充满理想与深情的教书育人故事,寻找新时代为人师者的坐标方向……
不忘初心,做塑造学生的“大先生”
大别山腹地,山峦叠嶂,海拔千米。
在蜿蜒曲折的羊肠山道上,21岁的特岗教师王蕾蕾第一次去她所要任教的安徽省金寨县青山镇八河中心小学报到,花费了整整4个小时。
“这个城市姑娘肯定留不住。”村民们说。时光流转,她在深山里一干就是十年。
当城市的霓虹灯洒满每个角落,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或聚于酒吧餐厅,或安于家中享受团聚时光之时,大山深处的王蕾蕾常常走在漆黑的田埂上,走在去往学生家家访的路上。
花样年华,她把自己安放于深山。王蕾蕾说:“我想一直做一名乡村教师,金寨是我永远的家!”质朴的话语里饱含着她坚定的教育初心。
1981年,李化勇参加工作时,工厂工人的工资是三十七块五,而老师的工资是六块。
他本可以选择当工人,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因为贫困偏远,李化勇所在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公山教学点很难留住教师。很多时候,他是唯一的教师,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后勤人员、保育员。
人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尤其是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对王蕾蕾和李化勇而言,不是没有机会离开。
“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看着眼前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一声声稚气的呼唤,让王蕾蕾心里那颗坚守大山的种子慢慢发芽、茁壮成长。
青丝变白发,李化勇容颜渐老,他的教育初心却一直没变,“30多年了,我对这所学校和这片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深。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我,我就会义无反顾坚守下去”。
“我的心愿是培育出超越自己的学生。”为国家育英才,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越的教育初心。
1993年,王越离开研究所来到北理工,从站上大学讲台那一刻起,26载寒暑易节,他始终不曾离开。
他一丝不苟地备课,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走上讲台,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至耄耋高龄,仍坚持全程站立为本科生授课。
对此,也有人不理解:“这么大年纪了,即使上课也不用这么拼啊!”王越却说,教书育人是他的第一使命,教学是他最看重的任务。
“教育的道路上,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这是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校长彭玉生的教育初心。
“做美的教师,育美的少年,办美的教育。”这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协德乡完全小学教师拉姆的教育初心。
“让智障孩子学会有尊严地生活。”这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教师申承林的教育初心。
“不论产值多高、规模多大,实训中心的第一要务都是培养优秀技能人才。”这是天津职业大学教师李建国的教育初心。
……
做照亮学生梦想的光,教师自己心中要先有光。这些朴实真挚的教育初心,就是教师心中的光。
习近平总书记说:“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因为这些闪光的教育初心,他们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努力做好塑造学生的“大先生”。他们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担当起了为祖国、为人民培养接班人的时代大任。
自我磨砺,做以“四有”为追求的筑梦人
乡村中学英语代课教师,这是贾利民教师生涯的起点。
他不是科班出身,只有高中学历,但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起,贾利民就暗立誓言:“一定要努力拼搏,了却高考名落孙山的遗憾,帮助大山里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有了教育初心还不够,要做好教师,关键还要进行自我磨砺,用扎实的学识和专业素养来武装自己。
当时,他所在的学校没有录音机,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贾利民和母亲卖掉家里的鸡蛋和两只羊,再加上他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录音机、一套英语听力磁带和一本英汉词典。
白天,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晚上,批改作业,查阅资料,跟着录音机练发音,学口语,晚上11点前从未睡过觉……
经过3年努力,他带的第一届孩子中考时,英语成绩闯进了全县前三名,还有两个孩子考上了中专,这在该校还是首次。对贾利民而言,学习和探索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此后的20多年,他探索教学路径,设计课改方案,引领一所乡村学校教育改革方向,把一所即将撤并的差校,变成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张名片,成为各地参观学习的基地。
又一个子夜来临,敖玉辉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
作为长春工业大学教授的他,主要攻关的是碳纤维原丝项目。由于攻关难度大,一段时间内,没人看好,少有人碰,但是敖玉辉一扎进去就是20多年。
严谨求实是他的科研作风,“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学生有仁爱之心,是他一直践行的教育准则。
碳纤维原丝的制备原料丙烯腈是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做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每次看到敖老师连续几个小时做实验,我就想去帮助他,但都被他一口回绝。他说我们太年轻,不能冒这个险。”敖玉辉的学生胡江涛,眼圈有些泛红。
如何进行自我磨砺,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更多教师给出了答案。
孙金士用坚定的教育信念来回答。他坚守山村教学一线27载,独自撑起教学点教学和管理工作,开足开齐国家规定全部课程,让山里孩子接受到了更有质量的教育。
孙育红用高尚的教育情操来回答。她通过一周一次的“心灵沟通本”,用纸笔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整整24年,被誉为“千万字教育情书”。她坚持每日一篇“成长记录”,记载学生成长,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
彭玉生用不断创新的教育行动来回答。大山割不断与外界信息的连接,河流阻不断成长的步伐。在彭玉生的努力下,他所在的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里有了云教室,有了睡前故事,有了智能阅读区……教学点成了区域学校“样板间”。
……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些教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好老师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
在教育专业化进程中,教师只有不断磨砺自身品格和心性,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才能真正提升教育品质,才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才能担当起时代筑梦人的角色。
牢记使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中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大多数国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960多万平方公里。”
从小到大的地理教科书上,沿袭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概念,而对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提及甚少。
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德森而言,他的情感、命运始终与这300万平方公里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他常对学生说:“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不能忘,必须增强海洋意识,承担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
数十年来,他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个国内最大的水声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平台,将海洋情结传递给了更多学生,使更多学生认识到利用海洋、保卫海疆的重要性。
祖国的命运,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引领学生热爱祖国,把爱国奉献精神厚植于学生心中,杨德森做到了。
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这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小明的研究方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