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教育管理改革扬帆立潮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有三声五进”工程受到乐昌各中小学校热烈欢迎,蓬勃开展。图为该市“读书声”精彩展演。

    虽已年过五十,广东韶关乐昌市第四中学教师区斌飞课时量高居全校首位。他教两个班的数学,还争当班主任,工作动力十足。

    而在乐昌推行“县管校聘”改革前,区斌飞课时量全校倒数第一。“县管校聘”时,区斌飞被缓聘,他知耻而后勇,充分发挥20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带领学生全面发展。他还作为本校七年级班主任里的“头雁”,引领年轻班主任快速成长。

    近年来,乐昌筑牢夯实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根基,牢固树立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科学教育质量观。在韶关学院专家团队指导下,乐昌教育系统直面痛点,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奋进的状态,打出“县管校聘”“一有三声五进”等组合拳,努力啃下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硬骨头”,尽力让城乡学生都能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红利”。

    让党旗在教育系统高高飘扬

    “从金鸡小学到正筹建的凤凰小学,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见证了乐昌教育的凤凰涅槃,孩子们享受到了越来越好的教育。”乐昌小学校长吴建华的《从金鸡到凤凰,我的教育梦》演讲,获得所在片区微党课竞赛活动第二名。

    “党旗必须在学校高高飘扬。我们全面提升党建在教育重大决策、创新发展中的领航作用,使党建工作成为乐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引领和驱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乐昌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说,该市教育系统坚定不移突出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主体责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行政工作负责制。学校办学方向、改革发展、干部人才、大额支出等重大事项,先由党组织讨论通过,再召开学校班子会研究决定。

    前段时间,乐昌小学32名党员教师来到乐昌梅花镇大坪杨家寨,这里是湘南暴动策源地。在当地村干部讲解下,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党如何领导人民群众反抗剥削和压迫,奔向幸福生活。大家还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党员初心。

    近年来,乐昌教育系统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思想理论,作为各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该市还充分发掘区域红色资源,搭建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引导全系统党员教师把党的思想理论作为思想明灯和行动指南,真学真做真干。

    虽然身患癌症,乐昌四中教师丘文凌仍然退而不休,在教学一线勤恳工作,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班。学校数次主动提出为他降低工作量,他都拒绝了。丘文凌以昂然奋斗的作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乐昌四中等中小学校努力将学校党组织打造成战斗堡垒,引导党员教师戴党徽、亮身份,向全体师生公开承诺,在学校重大发展事情上,身先垂范,起带头作用。

    “党员老师应成为开路先锋,助力学校深耕课改、教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乐昌四中党员教师吴先军的建议得到广泛认可,成为该校这学期重大发展战略。在学校校长范美林推动下,乐昌四中组织党员教师开展“给自己一次反思、给同事一个点赞、给同志一些批评、给组织一个建议”的“四个一”活动,引导党员教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学校发展贡献金点子。

    乐昌教育系统设计了多彩活动,激活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引导党员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乐昌教育基层党组织不断探路党建与教学、育人等业务工作的融合方式,全市各学校形成了教师争当教学、师德先锋的良好氛围。

    “县管校聘”促发师资均衡的“蝴蝶效应”

    开展“县管校聘”改革前,乐昌四中、乐昌小学等部分城区学校缺编十多名教师。仅英语教师,乐昌四中就缺4名。而邻近城区的部分初中教师严重超编,部分教师一周只上4节课。

    “原来老师的数量、质量在城乡、学段、学科等方面分布不均,成为我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拦路虎’。”乐昌教育行政部门分管人事领导介绍说,该市与韶关学院联合开展“四维一体”县域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工程,对症下药,做好顶层设计。该市有勇有谋地开展“破冰行动”,奏响“县管校聘”改革“三部曲”。

    为乡村学校引来“金凤凰”,是乐昌“县管校聘”的“前奏曲”。乐昌近年来多措并举,增加乡村学校尤其是偏远教学点教师岗位吸引力。该市引导名校长、名教师“下基层”,给偏远、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多加分”,给偏远、农村学校中高职称设岗比例“做加法”,为支教人员竞聘“开绿灯”,为农村教师生活居住、奖励补贴、业务培训等方面“提标准”。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校际间高学历、中高职称的教师比例大体相当。

    乐昌四中作为改革的领头羊学校,2018年6月奏响了“县管校聘”的“开场曲”。该校按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思路,开展了本校直聘、本校竞聘、跨校竞聘、本校缓聘、组织调剂。其中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分别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双向选择、多元选择的机会。 

    在乐昌四中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乐昌按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局管“总”,校聘“人”,奏响了“县管校聘”的“主题曲”。乐昌四中、乐昌小学等缺编学校都补充了新鲜血液,教师在学段、学科间的配置逐渐相对均衡。

    “我们的操作有温度,适当照顾老、孕、病、残老师。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将教书育人业绩作为核心考量标准。这样教师们不但动起来了,而且工作更敬业了。”据乐昌教育行政部门分管人事领导介绍,乐昌各个中小学校自主制定考核细则及分配方案,一校一策,逐步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绩效为取向的工作考核、薪酬发放方案。各校与直聘、竞聘上岗的教师签订岗位聘用协议,明确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双方权责。

    范美林想方设法用好“县管校聘”这个指挥棒。该校拿出20%的绩效作为班主任专项奖励资金,班主任还可校内直聘。改革后,乐昌四中教师们争当班主任。为备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下一轮竞聘等,大家争课上、抢活干。 

    乐昌四中等学校奖先罚后,对于缓聘、调剂的教师,先给其一年试用期,督促他们奋起直追。欧胜强老师被调剂到乐昌小学后,每周课时量从4节提为14节,“我现在教学水平飞跃式提升,感受到了老师应有的价值和尊严。”

    “一有三声五进”打造学生“快乐大本营”

    近日,乐昌四中小学部五年级学生陈定羽用40个积分,在学校积分小超市换了笔记本、可擦笔。她在学习、社团活动等方面奋勇争先,赢取积分。乐昌四中通过学生积分券改革,升级了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乐昌地处粤北山区,学校点多面广,少部分学校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仍把应试教育作为教学主线。近年来,乐昌直面短板弱项,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在韶关学院智囊团助力下,乐昌打出“一有三声五进”组合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乐昌市三溪镇中心学校地处偏远乡村,但通过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了乐昌花鼓戏、书法教育等特色鲜明课程。乐昌一中作为城区学校,以STEM教育撬升学生的跨学科、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等素养能力。

    “城乡学校都要深入研究自身历史基础、发展目标,因地、因校制宜,凝练办学理念,深挖办学特色,和而不同,服务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乐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欣喜地看到,现在乐昌每所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如同启明星,指导城乡学校都走上了内涵式发展之路,各美其美。

    每天早上8点,乐昌小学都会响起琅琅诵读声。学校抓好“阅读进行曲”的硬件、软件建设,为不同年级学生精心编选适合的国学经典读本。学校获评广东省书香校园。

    “阅读文明学生精神,体育野蛮学生体魄,音乐提升学生幸福。”乐昌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努力推动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化、数字化、刚性化,乐昌结合本地特色、学校短板,制定了更具实操性的行动方案。该市要求每所学校针对性地加强读书声、唱歌声、运动声,给学生打造兴趣发展、成长成才的“快乐大本营”,力争让每个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艺术技能。

    三声活动在乐昌蓬勃开展,乐昌小学、乐昌四中、乐昌三中等学校创新活动形式,读书声、唱歌声、运动声交相辉映。

    乐昌教育系统还加强硬件建设、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保障,推动学生进课堂、进图书室、进运动场、进实验实训室、进社会。五进活动引导各校因材施教,铸就品牌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

    乐昌教育系统还借助教科研“利器”,推动“一有三声五进”往深里走、往实里去。在乐昌教科研部门引领下,乐昌新时代学校等学校开展基于非遗文化的跨学科统整教学实验,相关课题获省级立项。

    如今,乐昌市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各个学校异彩纷呈,共同为文明中国、健康中国、幸福中国“添柴加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