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城育英才 薪火相传铸辉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躬身碧野 倾心助力“三农”提质发展

    1997年7月,首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杨陵成立。从此,这块农神后稷“教民稼穑”的土地有了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名字——杨凌示范区。

    1999年9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大会在杨凌示范区举行。从此,肩负着“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使命的杨凌示范区,有了携手并进的伙伴。

    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学校,各司其职,也密切协作。

    弘扬优良传统,继承先辈遗志。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牢固树立“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校地理念,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非常感谢杨陵区委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我有了一个到大学深造的机会,通过3年的学习,我的收获特别大。”罗文敏是杨陵区大寨街道办黎陈村党支部副书记,也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杨陵村干部学历教育班的一名学员。3年学成,7月12日上午,她终于和同学们领到了期盼已久的大学毕业证。

    2016年秋季开学,学院招收18名富平县职业农民、32名杨陵村干部入院学习,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全日制学历教育。由于生源特殊,学院量身定制了两个学历教育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任课教师专门编写了近20门课程的教材,并在教学组织、授课方式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打造高效教学。在校就读期间,这些学员与普通大学生一样上课、学习,修满学分完成考试后,可获得由学院颁发的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目前,学院已招收富平、杨陵、眉县的194名职业农民和村干部来院学习。

    经过有益尝试,学院职业农民和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初显成效,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2018年10月底,陕西省委组织部门、省教育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村干部中开展学历教育提升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9年起,委托学院开展全省村干部大专层次学历教育。2019年上半年,学院共收到全省各地1100余名职业农民和村干部提交的入学申请,被学院正式录取的358名农民大学生已正式入校学习。

    为进一步畅通农民发展上升的通道,学院还先后在关中的杨陵区、富平县、太白县、彬县、周至县、眉县、麟游县、旬邑县和印台区,陕南的镇坪县,陕北的洛川县等,建立了11个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累计培训职业农民3万余人次。目前,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的学员中,一些已经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永久牌”土专家、科技二传手。

    寒暑假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羡煞旁人的福利,但每年寒暑假,学院许多农业专家都会放弃休假,到陕西省各个县区、镇村开展科技服务,解答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出点子、指路子。

    他们把农民当作朋友,把发展农村经济装在心里,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常年在基层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有的已经成为个别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和产业发展的“代言人”。  

    为持续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学院依托科研推广项目,在合作的50家企业中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杨凌、彬县、凤县等地建立了1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专家大院型、科技包村型、基地示范型和企业带动型5种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做到了服务“三农”和学生成才两不误。

    乡村是扶贫工作的主战场,扶贫是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学院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先后与宝鸡市太白县鹦鸽镇棉寺坝村、麟游县九成宫镇紫石崖村和咸阳市旬邑县结成帮扶对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迫切需求,送技术、送服务,精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为当地群众谋富路送希望。2019年4月,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宣布,陕西23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太白县、麟游县和旬邑县名列其中。

    在发挥对内援助优势外,学院也积极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西部其他贫困地区倾斜。针对青海藏区水利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实际,2016年,在水利部门、青海省和学院的共同推动下,“青海玉树州精准扶贫水利人才订单班”在学院成立,并于9月初迎来了40名来自玉树州的学生。

    2017年、2018年秋季开学,学院又相继招收了40名果洛州学生、40名黄南州学生来院学习。对于这120名藏区学生,学院除减免其一年学费外,还根据藏区实际,在课程设置、生活安排、学习方式上给予特别安排。而毕业后,这些学生将直接回到当地水利部门上班,不用像其他毕业生一样忙着找工作。 

    接轨国际 打造独具特色办学之路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在学校的发展上,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向来高瞻远瞩,更是将视野瞄向了全球。

    学院的国际合作始于1995年与比利时VVOB组织的农业合作项目。合并组建初期,学院先后两次接待比利时安特卫普省高级官员、VVOB组织驻华代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察、评估,并于评估结束后与学院签订了后续项目备忘录。如今,学院与VVOB组织在植物组织培养、食品加工等方面长期开展技术合作,切实提升了农业生物技术等专业国际化水平。

    伴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和陕西对外开放,学院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和交流,也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变化。近年来,学院以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职名校”为目标,实施国际合作及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合作办学、引进课程、考察留学、建立基地等四大举措,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近5年,学院累计选派200多名教师赴荷兰、德国、新西兰等国进行考察学习;2017年、2018年,共选派37名优秀学生,组团赴新加坡进行短期留学;加入《悉尼协议》,引入工科专业标准,现代农业、园艺技术专业引进荷兰课程资源,建筑工程、酒店管理专业引进英国课程资源,累计引进课程28门;近3年,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短期培训等,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留学通道和平台;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合作,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自2010年起,已连续举办8届“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德)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中职校长、专业教师累计1400余人。

    陕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内陆开放新高地。如何让陕西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装出发?作为陕西高职教育的排头兵,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学院积极主动作为。

    学院依托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农业高职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2018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学院首个海外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年培训人数3000人;2016年起,承担商务部门“援外培训项目”研修班,先后举办10期发展中国家技术官员实用技术培训,对来自蒙古、吉尔吉斯斯担等30多个国家的近300名农业技术官员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与俄罗斯库尔斯克园区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对园区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建立了国际人才智库,开设了水利、建工等3个国际订单班,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300余人,学院当选为“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特别是2018年,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历史性突破,招收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4个国家的留学生来院,分别学习现代生物技术和汉语语言两个专业。插花、包饺子、剪纸、茶艺、书法、民歌……在这里,留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也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春华秋实,时序更迭;锦绣农城,踏歌追梦。

    20年前,原陕西省农业学校操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大会”的彩色拱门下,7000余名原农林水三校师生和与会领导、来宾见证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诞生。经过20年的励志笃行、求实创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又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2018年10月,国家《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中指出,引导地方加大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力度。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在新的征程中,全体杨职人将始终牢记先辈们“心怀社稷、情系苍生”的办学初衷,继续弘扬学院的治学精神和优良传统,扎根农城沃土育英才,立足三秦大地做贡献,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涉农高职院校,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贡献杨职实践,绘就一幅多彩的高职教育新画卷!(裴红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