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绿水青山谱华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慈溪市潭北小学学生在学校的“学农书院”里画画。 ②金华市艺术特色学校交流活动现场,学生在舞狮子。 ③富阳富春七小学生收获劳动果实。 ④杭州胜利实验学校老师指导学生测试常见水体的PH值。 ⑤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图片①②④⑤蔡寅霁 摄 图③富春七小 供图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建树斐然,在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亦是如此。目前,全省共有义务教育学校5043所,高中(段)教育学校914所。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99.02%,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2015年,浙江成为最早实现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五个省(市)之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优质均衡是人民对教育公平的最大期盼。”在今年的全省教育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的话意味深长。

    优先发展,“强教育”的承诺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同年7月,浙江全省陆域各县相继解放。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彼时的浙江教育基础十分孱弱。据统计,全省幼稚生仅0.4万人,计54个班。初高中合计189所,学生5万余人。一个省的教育规模比不上如今的一个地级市。

    记者在《浙江教育史》中找到这样一句话:在新旧社会交替的特定时期,全党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启蒙。这些都为当时的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使浙江教育得以稳健地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优先发展教育。浙江省委、省政府从那时起便许下了承诺。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迅速腾飞,优先发展教育也在提速。

    义乌,浙江经济的“优等生”。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让城区的教育资源捉襟见肘。位于闹城区的稠城三小场地狭小,没有标准的操场和体艺馆,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联席会议并建立月报告制度,敦促各个部门通力协作为学校解难。一年后,稠城三小达到了现代化学校的标准,“教育项目优先落地”在义乌落地有声。

    常山,浙江经济的“后进生”。2017年,县委、县政府将教育列为“一号工程”。当年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教育投入就有4.89亿元。解放前就建校的芳村小学获批5000多万元迎来了易地新建,学校面积扩大了两倍,配置了250米环形跑道、足球场、体艺楼等,百年老校换上了新颜。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早已成为浙江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识。多年来,在浙江推进教育均衡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都给出了有力的回应。

    早在2004年,浙江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出台系列政策,随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2013年,浙江提出了“高水平均衡”,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各市、县(市、区)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8年,省政府出台《浙江省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升工程列入其中。

    “可以说,长期以来,浙江从基本均衡到高水平均衡,再到目前的优质均衡,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走在均衡发展之路上。”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说。

    城乡统筹,“一盘棋”的格局

    如今的江山市石门小学,在村里是高颜值的地标性建筑。学校按照浙江省一类标准化学校建造,设计中还特别注入了徽派建筑元素。村民们对它的评价是:“学校造得漂亮,里头啥都有,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但在过去,这里的教室是石砖简单垒起来的,没有专用教室和操场,最多的一个班级挤了70多人,到了江南梅雨季节会有明显的霉味。直到被纳入省里的“改薄”工程后,学校才得以脱胎换骨。

    2011年,浙江制定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纳入对县(市、区)政府业绩考核,该建的就得建,该改的必须改。目前,全省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829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95.8%,城乡基本实现校校标准化。从今年开始,浙江又进一步开展现代化学校建设,引导学校从按标准建设转向高质量个性化特色发展。

    学校建设城乡“齐步走”,除了实现刚性的指标,浙江还有“暖心”的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设施建设工程、中小学校园饮水质量提升工程、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工程等先后开展。

    终于,城乡的孩子同时坐进了窗明几净的教室。那么,他们的课堂会是怎样的风景?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浙江,教育优质均衡也在寻找答案。

    每周,永康市实验学校的教师会在录播教室里现场教研,几十公里以外的柏岩小学的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实时观看,并通过音视频设备与对方进行研讨。到了课堂教学时,双方在各自的录播教室里同上一堂课,教师的一言一语,学生的一问一答,以光纤的速度实现了同步。“大家就像坐在一个教室里,山区的学生有了城里的同学。”柏岩小学校长胡平飞打趣地说。

    据悉,浙江的这项“互联网+义务教育”工程,通过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结对帮扶形式,建立县域内、市域内跨县、省域内跨市三种城乡学校结对。计划到2022年,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互联网+”结对。

    推进县域内教育优质均衡的同时,浙江也在缩短县域间的差距。省政府先后确定了19个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作为重点帮扶县,采用定期督查、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针对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一校一策,加大投入,整改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改造项目615个,投入资金156亿元,多数县(市、区)摘掉了底部的“帽子”,基础教育获得了大发展。

    重拳破冰,“拔钉子”的精神

    “优质均衡”的漫漫长路绝非一帆风顺。有了拦路虎,有了“钉子户”,浙江就用改革重拳破冰。

    城市择校热,是教育优质均衡的一块顽疾。

    海宁市教育局原局长胡振学至今还记得,择校最“疯狂”的时候,城区热门学校一个班竟然有74人,“择校费”更是万元起步,“别说优质均衡了,就连最基本的教育公平都没了保障”。

    于是,教育局通过当地电视台的一档民生节目,向市民承诺“零择校”。那年,胡振学姐姐的孙子正好要上小学,想要择校,在刚性政策面前,他也是爱莫能助。

    治乱用重典,海宁的“零择校”收到了奇效,打招呼、递条子的人少了,招生重回正轨。不久后,浙江发布了“史上最严择校禁令”,坚决纠正择校乱收费行为,到2014年全省89个县(市、区)全部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指定的“四零”承诺。此后,浙江又在全国率先建立户籍生入学预警机制,促进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择校“退烧”了,大班也开始“消肿”。2017年,浙江实行消除大班额专项行动,短短两年时间,已全面消除大班额。目前,全省小学班额45人以内的占97.75%,初中班额50人以内的达99.84%。

    农村师资弱,是教育优质均衡的一个痛点。

    丁栅中心学校没有想到,2014年学校竟然交流到了一名大咖教师——县音乐学科带头人孟雅琴。孟雅琴原本是城区泗洲小学的教师,因为嘉善的教师交流政策来到这里。“丁栅是非遗‘嘉善田歌’的传承基地,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更能发挥出我的作用。”孟雅琴迅速提振了村校的音乐教学,还带领孩子们在全市完成了一场汇报演出,教师交流结出了果子。

    嘉善的一曲“田园牧歌”,很快在浙江大地上传唱。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下文,义务教育阶段在同一公办学校,校长连续任职10年、教师连续任教12年,纳入交流范围,原则上随迁人事关系。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服务时间不少于3年;县域内符合交流条件的骨干教师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截至目前,全省交流人数超过6.5万人。

    除了给村校“输血”,浙江还启动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村校的“造血”功能。全省18万名农村教师享受任教津贴,12万名享受农村特岗教师津贴,10万名享受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初步形成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完善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地理位置特别偏远、条件特别艰苦的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表现优秀且仍在农村任教的可单列评聘高级职称,不占所在学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每两年,浙江还评选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次100名,每人5万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