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尘不染安源红 红色基因育新人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曾经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历史缘由,这里沉淀着红色记忆,整个萍乡市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休戚相关。坐落其中的萍乡学院,对红色文化“耳濡目染”、共生共荣,通过“五个融进”,即让红色文化融进党团建设、融进课堂教学、融进校园文化、融进社会实践、融进学术研究,孕育成一套具有萍乡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果。学校也因此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
萍乡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育人要素,完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一体化构建“启航、引航、护航、远航、续航”为主要内容的“五航”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加强道德修养,善于明辨是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基本遵循,让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萍院优良校风学风的参与者。
体悟革命初心
激活新生红色基因
安源革命的红色基因,最早源于1922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20世纪20年代起,这里就成了“无产阶级的大本营”,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产业工人中较早的支部,形成了以人数众多、组织严密、战斗力强而著称于全国的革命工会,创造了15个中国革命史之最。党的许多重要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等,都曾在安源从事过革命活动。安源也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安源党校是我党两所成立最早的党校之一。这里还有申请回乡当农民的甘祖昌将军,有被亲切地称为“老阿姨”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生长于这片红色大地的萍乡学院,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地方丰富的安源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义无反顾、团结奋斗、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安源精神,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活动。
当萍乡学院新生踏入校门的时候,就意味着开启了一场红色教育之旅。除了接受军训、校史教育、心理测试之外,萍院学子们还要参加红色安源拉练、诵读安源红色家书、重走秋收起义路、参观历史革命纪念场所等具有“安源特色”的红色教育。多年以来,萍乡学院联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开展了以“弘扬红色文化,争做‘六有’大学生”为主题的系列新生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全体新生步行至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体验和教育成为新生教育的“规定动作”之一。
每年9月,卢德铭烈士陵园、萍乡市革命烈士陵园都有萍院新生的身影,他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体会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提升思想境界。萍乡学院还会组织志愿者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甘祖昌干部学院等地当义务讲解员,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安源红色文化熏陶,从而体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初心,激活他们自身的红色基因。
课内课外联动
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萍乡学院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安源红色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学校将弘扬安源红色文化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安源红色文化课程——井冈山精神与安源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编写安源红色文化本土教材——《安源红色文化大学生读本》。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把安源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教导学生励志、好学、尊师、重史。萍乡学院一直坚持领导干部为学生授课的优良传统,校领导每学期都会为所联系的二级学院讲授思政课,二级学院院长、书记每学期都会为本学院党员讲授党课。
学校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大学生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开展“记录社会,关注民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各个志愿服务队伍深入龙王潭村、沿背村甘祖昌干部学院、鸡冠山乡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利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创新社会实践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强学习。实施了“千名大学生义务献血共建和谐校园”“千名大学生进社区共创文明城市”“千名大学生义务支教”“千名大学生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活动,突出实践环节,提高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无私奉献精神,使一大批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促使大学生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最终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通过以上课堂内外的互动联动,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坚持红色研究
破解红色基因密码
红色基因激发文化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这也是萍乡学院一直以来开展安源红色文化研究的追求所在。学校于1990年成立了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安源红色文化育人研究,学校整合了校内外安源红色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术力量,在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了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中心下设汉冶萍工业文化研究所、安源精神与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所,专门研究安源红色文化和实现振兴发展,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开放性研究机构。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建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科研队伍,致力于总结历史经验,研究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安源精神,融汇学术成果,开发红色资源,努力将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安源精神和红色文化理论研究中心、革命传统教育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中心、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基地。该中心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还举办了“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此外,学校设立了红色文化资料阅览室,在《萍乡学院报》开辟了“安源红色文化”特色理论专栏,刊登一系列课题、专著、论文等科研成果,建设了安源红色文化育人展览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中心致力于破解安源红色文化密码,助推学校弘扬安源红色文化,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文明实践
牢记使命共筑梦想
萍乡学院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聘请“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阿姨”为中心顾问,打造了“八团队”“两讲堂”,即理论宣讲团队、法律服务团队、文化传承团队、社会实践团队、志愿服务团队、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技术服务团队、群众健身服务团队和以科技、学术类讲座为主要内容的萍实讲堂,以思政、文化类讲座为主要内容的引航讲堂,全方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在学校的“情系安源”广场中央,敬立着一尊青年毛泽东的铜像。毛泽东曾10次到安源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开展工人运动。“情系安源”广场已成为萍乡学院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学校的升国旗仪式、“三下乡”队伍出征和“青春告白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快闪”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每年的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都会举行“向伟人致敬暨国旗班交接仪式”。
传统活动是经典和历史的传承,顺应时代发展的特色创新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在萍乡学院展开。诸如“我是成年人”“我是奋斗者”“我是追梦人”“2050,我们奋斗”等系列特色活动。文明实践活动硕果累累,如学校的“老阿姨”志愿服务队,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志愿前行”为指导思想,每年都在甘祖昌干部学院开展为期40天的文明实践活动,为传承和弘扬“老阿姨”的精神品质贡献青春力量。“老阿姨”志愿服务团2018年获评萍乡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17年、2018年分别获江西省和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称号。省、市媒体先后近百次跟踪报道了该团队志愿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举措。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助推学生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新时代、融入新时代、推动新时代。新时代同时也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萍乡学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上下将秉持红色文化育人传统,以学生思想引领为抓手,以文明实践为桥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红色传统革命文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潜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革命圣地的青春之花盛开得分外鲜艳。(萍乡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