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筚路蓝缕奠基千秋伟业 我爱你砥砺奋进铸就教育辉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49 第一次全教会召开 1957 提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1977 正式恢复高考 1983 提出“三个面向” 1985 设立教师节 1985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1998 启动“985工程” 199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3 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2011 实施教育改革发展系列重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开辟新纪元。百废待兴时,教育铺路奠基、建章立制。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确立,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一声惊雷,中国教育迎来春天。“三个面向”指引教育发展方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素质教育主题确立,教育普及兑现庄严承诺,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用半个世纪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的教育发展历程。

    1949

    第一次全教会召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政务院内设置了文化教育委员会,负责指导文化部、教育部等方面的工作。郭沫若任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马叙伦、陈伯达、陆定一、沈雁冰为副主任。同时,为了管理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马叙伦为教育部部长,钱俊瑞、韦悫为副部长,这三位在教育界都是有威望的行家。

    教育部成立伊始,面临极其复杂艰巨的任务。当时的四亿人口中,八成是文盲。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均受教育年限1.6年。人民的教育事业将怎样起步呢?

    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及时地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教育部分头对全国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研。开会前夕,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钱俊瑞专门向毛主席做了请示。

    马叙伦在此次会上致开幕词,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黄炎培,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老教育家徐特立到会讲话,钱俊瑞作总结报告。

    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总方针,明确了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新教育的性质、总方针和总任务。马叙伦指出,为了实行新教育,“我们对于旧教育不能不作根本的改革”,“代替旧教育的,应该是作为反映新的政治经济的新教育,作为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斗争工具的新教育。这种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忠实地贯彻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的文化教育政策,标志着我国教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根本转变。次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

    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迎来第一个建设高潮:一批新型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民族学院和工农速成中学逐步兴建起来,开办了大量的工人补习学校,开展了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加强师资培训,发展中等技术教育,以适应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急需。

    (本报记者 赵秀红 整理)

    1950

    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八成人口是文盲。1950年9月,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立工农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开展识字运动,逐步减少文盲。全社会出现了夫教妻、子教父、能者为师、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感人场面。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扫除文盲2200万人。

    1952

    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1952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全国高校院系进行调整,新设了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1953年,随着院系调整的深入,中央对高校领导管理体制作出相应变革,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为国民经济恢复、重建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1956

    推进新中国文字改革

    1956年1月,国务院发布《汉字简化方案》;同年2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1958年2月,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汉语拼音方案》,明确汉语拼音作为指导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1957

    提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1952年,随着我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教育开始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其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说,“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1954年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中提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应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而奋斗”;1955年国务院提出: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同年9月,教育部规定:“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成员。”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全面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使教育事业适应人才需求,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逐步明确。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培养目标之中,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们一般将这一方针与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作为统一的教育方针加以贯彻。从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在新中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报记者 刘亦凡 整理)

    1977

    正式恢复高考

    1977年8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33位科教界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来出席。但几天会议下来,敏感话题几乎没有被触及。

    8月6日,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东昌谈道,大学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他痛心疾首。这一发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直沉默的武汉大学副教授査全性突然“开炮”,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当时的高校招生制度。

    面对邓小平,他激动地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其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查教授的发言说中了要害,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邓小平回应。

    其实,在召开这次座谈会前,邓小平已几次提出恢复高考的设想,并将其作为拨乱反正的一个突破口。8月8日,邓小平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破例在一年内第二次召开全国招生工作会议,恢复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当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

    这一消息如春雷激荡,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数百万青年拿起课本,准备迎接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