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普高转型 区域应有作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普通高中 育人模式转型系列②

核心提示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发布为普通高中改革指明了方向。由于每一所普通高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校情、不同的基础,如何让每一所学校既达到基本要求,又能选择不一样的路径,这给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从文件可以看出,国家站在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高度,提出系统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意义重大。它统一了改革思想,明确了改革目标,提出了改革任务,规范了改革路径,完善了改革保障。

    由于每一所普通高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校情、不同的基础,如何让每一所学校既达到基本要求,又能选择不一样的路径,这给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它呼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新作为。笔者以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作为是:从战略的角度高起点规划,从战术的角度高质量落实,从实干的角度扎扎实实推进。

    用战略家的思维设计行动路线图

    浙江是新高考改革的先行试点地区,笔者发现来浙江“取经”的学校,咨询最多的就是应对新高考的技巧,换句话说,大家关心战术问题多,而忽略了战略问题。事实上,只有站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视野来看待高考改革,才能实现国家推进高考改革的战略意图。

    其实,这样的问题在区域同样会发生,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仅仅思考国家文件如何执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规划,在理解国家战略意图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的长远发展,确定推进目标,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又符合要求的路线图。

    提前谋划促进育人方式转变的区域改革蓝图。落实上级文件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转发文件。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如果涉及立德树人、转变育人方式等重大问题,就不能简单处理,需要深刻理解、系统思考、有序推进。

    一是抓规划。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模式的改革,就区域而言,首先要把握区域定位,明确区域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目标、工作原则与达成指标。其次是谋划推进路线,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分步分类分层有序推进,明确时间表,设计路线图。

    二是抓统筹。坚持问题导向,以“补短板,扬长处”为原则,统筹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既要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中,又要全过程统筹考虑,使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各教育环节中。

    三是抓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围绕高质量推进育人方式转变这一标准,强化区域内上下对接、学校间左右联动,明确各自分工,加强协同治理,在落实新举措中形成“立德树人”的新合力。

    以打造转变普高育人方式示范区为己任

    作为区域而言,推进工作需要有序、突出重点,要抓住能推进育人方式转变的牛鼻子。

    一是指导学校落实课程改革。从战略的角度看,落实课程改革是转变育人方式的核心,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凸显区域或学校发展的生长点。一句话,课程改革到位了,育人方式转变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是指导学校落实改革新举措。如文件特别强调了“选课走班”教学的完善,作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站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高度,探索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既规范有序又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如沈阳出现了普高“抱团走班”的新举措,就是很好的做法。

    三是指导学校释放教师活力。建立新的教师培养制度、搭建新的展示教师才能的平台、激发教师潜心育才的工作积极性,督促与指导学校做好引导教师转变角色的任务,突出专兼结合,“杂家”与“专家”兼容,形成一支促进新时代学生成长的好导师队伍,这是区域和学校关注的重点。

    不可否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一直有相当的市场,它成为了一些普通高中迎合社会需求的常态做法,“高考工厂”由此而来,但未来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学校全面育人,它要求我们从“育分”转向“育人”。

    这一步的跨越十分不易,反思一些学校应付教育改革,以不变应万变,这一现象需要引起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高度警惕,需要用制度与行动确保各学校的工作落到实处。

    考察教育改革的先进地区,我们可以看到,成绩归根到底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打造转变普高育人方式示范区为己任,用实干家的精神闯出新时代普通高中转变育人方式的新路子。

    制定区域推进育人方式转变的行为准则

    就一个区域而言,促进育人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制定实施标准,按照文件规定的目标与各项要求,把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开展督查检查,把握好推进工作的节奏。

    明确区域推进育人方式转变的基本底线。从一个区域来看,各学校推进改革的力度与方式方法不同,态度上有的积极有的消极。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对先进的要鼓励、对落后的要鞭策,首要的任务是划定不能逾越的红线,明确每一个学校的工作规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努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

    制定区域推进育人方式转变的行为准则。为保证各学校把工作落实,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制定相关的工作标准,重点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等方面提出操作标准和行动路径,既有达标的标准,又有优秀的标准。

    树立区域推进育人方式转变的先进典型。树立标杆、先进引路是区域推进的策略之一,作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须转变工作思路,一方面善于发现基层草根经验,并组织力量加以总结,使学校的先进做法与感人事迹得以传播;另一方面做到点上试验面上推广,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区域专题研讨会,提高推广先进经验的有效性。

    建立区域推进育人方式转变的工作策略。从区域层面,有四点工作可以突破:抓好宣传教育,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促进育人工作转型的重要意义;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并健全具有地域特色的促进育人转型的相关制度;抓好督导评价,改进评价方式,通过考核评价发挥其导向功能;抓好资源整合,通过多元平台形成提高育人质量的合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凝练区域特色和品牌

    育人方式的转变,尽管有共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每个地区的区情不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与要求不同,工作的重心也不一样。因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探索各自的区域特色。

    找到解决突出问题的突破口。在育人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啃“硬骨头”的方法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的特色或教育品牌。找准推进的切入点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上海市杨浦区通过建设“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拓展育人方式,形成改革经验。

    设计具有地域特点的活动,以活动促区域特色的形成,是打造育人方式转变的又一策略,如青岛市以特色育人项目建设为抓手,鼓励学校从课程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发展、综合素质评价、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促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创新,形成区域特色。

    总结具有领先优势和特色的区域育人方式转变范式。每一个地区都有创新的做法,需要总结,如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中,探索学生选课走班的新路径,总结了全选全走、定二走一、套餐组合等多种形态,为全国普通高中的选课走班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鼓励并总结学校推进育人工作转型的原创经验。区域创新的基础在基层、在学校,一方面鼓励基层创新,通过制度、活动等形式,搭建平台,为学校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督促学校总结经验,如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浙大附属中学等学校积极转变育人方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其经验在媒体上发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好地宣传了区域改革的成果。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教科所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