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进 向着梦想前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格局的开拓,风光正好

    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爱胜看来:“立德树人,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未来才会有无限可能。”

    雄心与定力交织的办学理念推动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拓展办学格局上下功夫。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上世纪90年代末便率先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后又创立了融“通识课程、隐性课程、专题教育、专项教学、技能训练”五大模块为一体的“双创”教育体系。

    2004年,学校启动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给立项团队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并建成了太湖校区创业街、中桥校区大学生创业园,给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教师和优惠条件。

    2010年,学校开始尝试分类培养创新人才,每年在4个机电类专业中挑选专长突出的好苗子组建“创新教育试点班”,实施小班化、导师制和项目化教学,因成效良好改为8个二级学院各设1个“虚拟创新班”。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江苏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文化育人,通过开设“无锡方言与文化”“锡剧之美”“惠山泥人”等吴文化课程和举办“吴韵江南”文艺晚会、“爱家乡爱祖国”大型诗朗诵等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吴文化爱国、敬业、礼让、友善等传统美德;通过“名企名家进名校”“杰出校友报告会”等系列讲座,建设了“机械工业文化园”“无锡籍院士馆”等文化场馆,并与中国(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20多家单位共建素质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以求学报国的院士风范、实业报国的锡商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大学生的报国之志、笃学之心、创新之趣、成才之梦。

    随着学校办学格局的不断开拓,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每年吸引数百家企业来校参加大型“双选会”,就业率一直稳居98%以上。

    与此同时,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上佳讯频传:第六届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无锡职院的学生与北京邮电大学队并列第三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揽获一等奖21项;2013年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有28件作品获得一等奖。2011年以来,学生共获得授权专利362项。

    学校创办60年来,培养的7万多名毕业生以“肯干、能干、会干”广受好评,学校也享有无锡机械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校友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经过基层一线历练,有的成长为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成长为行业、企业专家,有的成长为企业家、创业达人,有的成长为企业骨干、能工巧匠。他们活跃在大江南北的各个岗位上,用智慧和汗水辛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母校增添了光彩。

    学校的办学成绩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连续多年被授予“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称号,并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等上百项荣誉称号。

    人才强校

    发展的力量,累土至山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也不是一座‘飞来峰’,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学校一代代教职员工薪火相传,专兼职教师们累土至山的成果。”学校校长龚方红如是说道,话语里透着聚才筑梦的诚意与雅量。

    1979年复校后,学校求贤若渴,校领导三天两头往市教育部门、省机械部门跑,申请分配高校应届毕业生充实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同时还想方设法找回流失的教师,吸收外单位的优秀教师,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进入新世纪,学校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一方面“全力引”,特别聘请了杨叔子院士、姚建铨院士等高层次专家学者,并从行业企业中聘请100多名产业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其中,“大国工匠”顾秋亮,是中船重工七〇二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装配组组长、钳工高级技师。2017年,刚刚退休的他全职受聘为学校特聘教授后,每天来校向教师、学生传授钳工技能,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有力地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激扬起学生学习大国工匠、争当工匠人才的热潮。

    另一方面“加紧育”,推出了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双师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和双语工程等六大工程,并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提供国内外进修、下厂参与工程实践等有利条件,组织教师赴海外进修、培训等1800多人次,使得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这其中,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原副校长顾京的成长历程颇具典型性。

    1982年顾京大学毕业进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支持和鼓励下,于1986年前往南京理工大学进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学成归来的她自编《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讲义开设选修课,反响热烈。

    经过综合考量,学校从南通购买来数控铣床,全力支持她创办了全国首个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该专业先后被教育部门列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及“国家数控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一路走来,顾京主编了多部规划教材,《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是全国首本高职数控教材;她主持的“数控编程”等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持的“两级跨界互动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还为一批中小企业解决了变速箱箱体及支承轴承数控加工等技术难题。

    由于成果丰硕,顾京2008年荣膺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0年被评定为二级教授,她领衔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别教学团队。

    2018年,顾京入选第二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卓越贡献人物”。

    在和顾京一样想干敢干能干实干的教师推动下,学校的发展不断积厚积深,建成首批国家示范专业4个、教育部门教改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门1+X试点专业2个,省高校品牌专业2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全国机械行业品牌与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并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国家规划教材36部。同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二等奖近20项;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省自科、省社科在内的部省级及以上项目60余项。

    截至目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共有专任教师650余名,其中,教授50余名,博士100余名;拥有国家教学名师2名、省教学名师5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6个;列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40余人。

    学校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排名中连年名列前茅,获得江苏省引才用才成效显著单位称号。

    接续奋进

    逐梦的大路,越走越宽

    初心铸就辉煌,使命引领未来。

    60年建设,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中桥、太湖两个校区,资产总额11亿元,设有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爱尔兰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谋发展,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建有江苏省传感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冷压冶金球团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智能工厂仓储物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工程中心和研发平台10个;年完成社会培训量达8万人日,承担国家级别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达4200余人次;教师年均取得专利500多项,其中部分专利已向企业成功转让;学校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省自科、省社科在内的部级及以上项目60余项。

    学校还不断在高职教育国际化道路上开拓前进。

    2004年,学校加入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简称CCID),成为联盟的首个中国成员单位,从此迈开国际合作办学坚实步伐。借助CCID平台,学校先后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30余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等国建成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中美、中丹和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成功入选省教育部门2016、2017、2018年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每年选派学生赴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对口院校进行短期和长期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学校还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尼、老挝、泰国建设了5个海外分校或语言中心。优质的资源、高质量的教育,吸引了多批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教师前来接受培训,以及30余个国家的700多名留学生来校求学,来华留学生总数居全省高职院校之首,并连年荣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