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自己动手盖主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年,学生在主楼工地上劳动。大连理工大学 供图

■70年光辉历程 70年难忘记忆·档案故事

   今年是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纷纷回校参加庆祝活动,校友们留影最热门的背景依然是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校标志性建筑——主楼。而这座主楼背后是学校师生自己动手、兴校创业的故事。

    主楼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和行政办公室,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于1960年2月开工建设。盖到一层时,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有关方面停止了对非城市户口人员粮食供应,导致原先招募的建设工人大批撤离,施工现场仅剩23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主楼建设工程面临中断甚至流产的危险。学校非常着急,多次召开会议,努力找寻出路。

    学校领导考虑让学生顶替工人继续建设主楼,但有两个难关摆在面前:一是这么复杂、需要多工种协同的大型建筑,用毫无技能与实践的学生来承建,质量如何保证?二是建这么一座高楼,使用的都是最简易的工具,如何保证学生安全?经过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只要组织精细、培训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取“小先生制”“开诸葛亮会议”等走群众路线的方法,任务是有可能完成的。学校经研究后,决定调整1959级、1960级学生的教学计划,每人拿出8周的时间来参加主楼建设。这一决定,立刻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在教师和工人的指导下,学生们严守操作规范,按性别、体质的强弱、有无经验等分成若干小组,投身于主楼建设中。

    学生投入劳动后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当时粮食紧缺,学生吃不饱,干活就使不上劲。校领导一方面与市委和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一方面明确要求禁止搞劳动竞赛,缩短每天的劳动时间。但学生们表示,宁可掉秤掉膘,也不能延误主楼工期。虽然学生在体力、技能等方面都远不及专业工人,工人一天能砌800块砖,学生最初只能砌120块,其他如抹灰、安装暖气包、安装电线等方面也十分不熟练,但学生们开动脑筋、研究技术,在工地上大搞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也保障了建筑质量。

    历经650天、1500余名师生、12.4万个劳动日的艰苦奋斗,主楼终于竣工通过验收,于1964年1月如期投入使用。唯一不足是外墙表面砌得不够平整,灰浆抹得太厚,平均超标两厘米以上。主楼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不足100元,属于全市造价低、质量好的典型工程,受到了教育部的好评。

    主楼建设培养了学生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的品质,是大连理工人为国分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缩影。中国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众托院士将主楼建设评价为一项空前的大事情,一代代大工学子都能从中吸取力量。主楼已经化作大工精神的建筑丰碑,激励一代代学子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