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项目扫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电子科技大学:发挥教育优势实施“强基工程”

    岑巩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144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2所、小学56所(教学点32个)、幼儿园73所。在编教师2308人,在校学生41071人。长期以来,贫困学生比例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优秀教师资源匮乏以及部分孩子和家长对教育“拔穷根”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岑巩县基础教育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构建“电子信息+教育”扶贫新模式,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强基工程”,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89%。

    实施教育培训“千人计划”,“强”教育理念和师资。为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电子科大面向岑巩县中小学教师实施教学骨干培训“千人计划”,投入40万元提升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科目教师的教学技能,累计培训教师1300余人。

    实施科技赋能“跃升计划”,“促”教育改革发展。为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开展远程教育,引进“缤果英语”,投入220余万元,启动建设贵州省首个覆盖县域30所中小学校59个班级的英语口语“空中课堂”项目,搭建黔东南第一个“两地三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与岑巩县第一中学)远程教育系统。

    实施教育发展“均衡计划”,“提”教育教学质量。开启“两地三端”教学互动和研讨新起点,实现了岑巩县学生“实时连线”成都市优质教育资源;英语口语“空中课堂”实现了3000余名学生与北美优秀教师的“面对面”。积极引入学校附属中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专项资助200余名岑巩县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到学校附属中小学参观、学习等互动活动50余次。

    实施教育扶贫“聚力计划”,“创”全民重教环境。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全方位扩大扶贫局面。汇聚成电校友爱心力量,协调蓉之风华和苏州、无锡、常熟等地的校友会;引入校友资源捐赠50余万元,在岑巩县第三小学建成全国首个以艺术物联网为智能载体的BOE蓉华创新艺术体验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南农麻江10+10” 特色扶贫路径

    2018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组织人才与科技成果优势,精准对接贵州省麻江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需求,组织10个学院结对帮扶麻江县10个村,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组合拳,多措并举激发学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资源服务助力乡村五大振兴,努力探索具有南农—麻江特色的定点扶贫与乡村振兴新路径。到2018年底,麻江县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贫困人口1382户3280人,贫困发生率由三年前的16.8%降低至1.57%。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麻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以党建扶贫为核力。2018年以来,10个学院主要负责人全部赴帮扶村深入考察,联合开展特色党日活动、党建培训、基层党建交流等,捐赠援建文化教室、小学信息化教室、草莓基地、蕨菜加工厂等。

    以产业扶贫为动力。与麻江县农业农村局、麻江县农业文化旅游园区管委会、麻江县供销社联合,针对10村梳理出在全县有一定影响的锌硒米、菊花、红蒜、稻鱼、油菜、蔬菜、草莓、肉鸡、花卉、蕨菜和蓝莓等11个特色产业,10个学院组建了9支专家服务团队,建设起科技示范基地11个,辐射服务全县农业生产100万亩,劳动综合增效超过1亿元。

    以智力扶贫为引力。以卡乌村、新场村、河坝村等为重点,持续在麻江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1258”建设工程、蓝莓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中提供智力支撑。

    以消费扶贫为磁力。10个学院同校工会、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等共同配合,积极推介10村农特产品进校园、进超市、进食堂、进社区,广泛联系社会资源定向采购麻江县特色扶贫产品,吸引贫困户积极参与扶贫产业。

    以教育扶贫为助力。扶智优先,“一对一”资助帮扶“禾苗学子”,对每一位“禾苗”学子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截止到2019年6月,资助“禾苗”学子共计75人,所筹资金达7万余元。

    以特色扶贫为活力。面向帮扶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个性化需求,广聚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帮扶工作精准落地,拓宽工作格局,激活扶贫内生动力。

    西安电子科大:“农掌门”搭建科技惠农平台

    2013年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定点帮扶陕西省蒲城县。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特色学科和智力人才优势,主动对接当地西甜瓜产业发展,量身定制研发了“农掌门”惠农服务平台,凭借“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准帮扶模式,“农掌门”高效打通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与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顺利帮助蒲城县1300个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极大增强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五年里,刘志镜教授团队40多名专家深入蒲城县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多次走访对接蒲城县农业设施服务局、科技局以及农户,精心设计并不断更新升级“农掌门”平台。

    精准对接需求,量身打造平台。针对蒲城县西甜瓜产业智慧化程度低、附加值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发展痛点,刘志镜教授科研团队深入蒲城产业一线,分析蒲城县贫困人口的类型,查找贫困产生的原因。围绕农民最关心的“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三个核心问题,将精准扶贫、“互联网+”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研发部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掌门”科技惠农平台。

    建立示范基地,助力产研融合。学校依托“农掌门”科技惠农平台,按照“一围绕(围绕服务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专门(专门专家团队、专门运营场所、专门运行保障资金)、一稳定(长年稳定发挥作用)”的建设标准,于2017年12月正式成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农掌门”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组建了以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为主体的基地专家工作站,每年固定投入1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

    加强辐射带动,提升经济效益。积极拓展推广,立足蒲城,辐射全国,建立酥梨、苹果、瓜菜等扶贫实验基地11个,西甜瓜种植、新品推广等技术服务辐射云南、陕西、山东、甘肃、宁夏等18个省、市、自治区和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及俄罗斯地区,咨询人数达到10余万次,在精准脱贫、农民科学种植、县域经济发展等领域效果显著。

    打造电商扶贫模式,助力消费扶贫。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学校科技扶贫专家团队积极打通上下游,供、求群体两手抓,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打造电商扶贫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

    厦门大学:“输血式”到“造血式”扶贫的蝶变

    自2015年起,厦门大学通过建设“厦门大学康业扶贫产业园”,秉持“虚园实建、科技赋能、产销对接、内外联动”的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学校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消费扶贫的重要载体,成为隆德县加速产业聚集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收的重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隆德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蝶变,探索出一条高校开展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一是虚园实建。在产业园建设中,学校通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好公共服务、配合政府招商引资、购买产业园产品等方式,推动产业园健康发展。学校先后以立项形式为产业园投入300多万元,支持产业园建设发展。目前,已在产业园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科技研发和质量控制实验室、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等公共服务机构。

    二是科技赋能。首先设立科研课题。其次派驻科研人员。学校组建专家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等,选派知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走进产业园企业,走向田间地头,现场帮助解决产业园企业科技问题。最后建设科研平台。联合宁夏大学,建立“厦门大学—宁夏大学—隆德县人民政府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选派药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专家团队开展马铃薯加工、中药材、药食共用产品等研发工作,并建立了厦门大学、宁夏大学和宁夏黄土地农业食品有限公司(厦大校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

    三是产销对接。学校发挥校友资源优势,积极联系校友企业或企业中的校友,帮助销售包括产业园在内的产品,发动师生购买产业园产品。同时,在校建立直销平台。无偿提供校内黄金地段店面并免费装修,建设隆德特色产品营销中心,线上线下展示、销售隆德县优质特色产品。

    四是内外联动。产业园的发展既要建好园区本身,把各种资源要素运用到产业园建设上,使产业园变强,也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着力发挥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园统筹园区内与园区外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举办经贸合作推介会、在农村建设扶贫车间、到网上建立电商平台等方式实现内外有效联动。

    中国药科大学:发展康养产业 巩固脱贫成果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森林覆盖率达86.4%,适宜种植的中药材达420余种,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土地有40多万亩。但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中药宝库,过去由于药材种植方式粗放、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种植户收益差,始终没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自2012年底以来,中国药科大学紧紧围绕镇坪“巴山药乡”的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推进中药特色产业发展,帮助镇坪县在安康市率先实现高质量脱贫,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与百姓的广泛认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