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中找到区域的秘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苏州开展了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本次监测是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实施的第5轮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自2015年9月,苏州正式启动第一轮针对全市七年级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该项目已经连续实施了5年。今年的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监测内容更加丰富,是基于监测大数据对苏州教育的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同时实现了面向全市初中学生的连续追踪监测。

    本次监测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学校全覆盖、学生等比例抽测的方式,获取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4门学科的学业表现,以及自身学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的基本信息。监测对象为全市2019至2020学年初中学生和教师。全市范围内共有264所初中、276720名学生以及17257名教师通过抽样参加了测试。

    近年来,为提升监测实效,苏州不断优化监测指标体系。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参考借鉴PISA等国际测评先进理念,建立了“基于课标、关注素养”的指标体系。在监测工具命制中,提出了“评价所学习、评价促学习、评价即学习”的理念,强调监测题目的情境性、思维性、创造性和情感性,旨在考查学生的全面素养,引导教学改革,促进深度学习。苏州力图通过连续5年的大数据分析,找到影响区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提升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监测结果不仅仅服务于教育决策部门,也有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每次监测结果出炉后,苏州都会发布社会版报告,引起了家长的极大关注。比如,在很多父母看来,参与校内活动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但2017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校内活动参与度越高,学生的各科成绩反而越好。以初三年级为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成绩随着校内活动参与度的升高而增加。

    还有的父母不太重视孩子的早饭。2018年的监测发现,学生每周吃早餐的天数与学业成绩呈现明显正相关,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各科学业成绩的均分是509分,而极少吃早餐的学生各科学业成绩的均分是437分,二者相差72分。

    今年的监测也将立足区域数据,进一步挖掘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苏州希望通过教育监测体系的建立及监测技术的革新,实现对区域教育的动态描绘,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有尊严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