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争抢游戏角色怎么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幼儿一窝蜂涌向娃娃家。这时,安安站出来,拦住娃娃家大门:“我是妈妈,辰辰是爸爸,笑笑是宝宝。娃娃家已经满了,你们不许来了!”其他孩子都失望地离开了,只有云云和二宝没离开。

    二宝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想做爸爸,可辰辰也是爸爸。”老师蹲下来对二宝说:“你们可以商量一下。”二宝点点头,又跑回娃娃家对辰辰说:“我们石头剪刀布,三局两胜,谁赢谁当爸爸。”辰辰爽快答应了。二宝赢了,他激动地喊道:“耶,我赢了,我是爸爸。”辰辰急了:“不行。”然后转向安安:“我是爸爸。”安安拍拍辰辰的肩膀:“对,你是爸爸。”二宝:“可是刚刚辰辰输了。”安安加大音量说;“我没看见,不算。你再这样我就让‘警察’把你抓起来。”不一会儿,来了一群“小警察”把二宝带出了娃娃家。

    这时,云云也在不断恳求安安让他做宝宝。可任凭云云怎么说,安安都不理。云云急得大哭。老师走过去询问,云云呜咽着说:“我要当宝宝,安安不让。”老师安慰道:“没关系,我们可以当小客人去娃娃家做客呀。”云云大叫:“我不要在这里玩了。”于是,老师把云云带到建构区,但云云坐在建构区毯子上抹眼泪。

    与此不同的是,二宝哭了一会儿后又回到娃娃家,这一次他选择做小客人,而不是爸爸。

    幼儿个体差异影响解决冲突的策略

    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在同伴交往中易发生冲突。尤其是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大多从自身出发争抢角色。本案例中,二宝和云云对娃娃家游戏角色的争抢导致冲突发生。同时,辰辰和二宝决定用“石头剪刀布”分配角色,但辰辰的反悔,导致冲突加剧。

    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应对同伴冲突时,不同性格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些都影响幼儿应对同伴冲突的策略。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可以分为积极策略、中性策略和消极策略。

    安安在本案例中显然充当的是“领导者”。整个过程中,安安都在主导游戏进程,大多数幼儿也对她有一种“敬畏”。此外,安安在冲突中采取的是消极策略。首先,言语上命令。从给其他人安排角色到不允许别人参与,安安掌握着主导权。其次,没有秉持公平原则。辰辰违反游戏规则,安安偏袒辰辰,忽视其他幼儿利益。再其次,间接引发攻击行为。辰辰和二宝僵持不下,安安派人轰走二宝。最后,对云云的求助,安安表现冷漠。

    辰辰在游戏中依附安安的权威,当与二宝僵持时,他首先向安安询问,以期安安为自己撑腰。同时,他采用违反游戏规则的消极策略,从中可以看出辰辰的自我中心化。

    二宝虽然是游戏中的弱势一方,但一直积极寻找方法解决矛盾。如一开始采用中性策略向教师求助。受到教师鼓励后,采取积极策略,主动与辰辰协商。安安偏袒辰辰时,二宝也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坚定维护自身利益。此外,二宝在最后还是回到了娃娃家。虽然经历了情绪上的低落,但他能马上调整好自己,可以看出二宝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云云在整个游戏中呈现出较多负面情绪。相比二宝,云云在面对同伴冲突时多采用消极策略。在向安安恳求、向教师求助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宣泄。

    案例中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但事实上,作为游戏者,教师的做法仍有待改进。

    自然介入,丰富游戏进程

    安安是本游戏中的“权威”,她已认定了游戏安排,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云云去询问笑笑、辰辰或扮演其他角色的幼儿的意见。一方面,可以减少云云的挫败感,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安安霸道的做事方式不应得到认可,不能再让幼儿询问安安的意见来强化她的“权威”。同时,针对云云这种退缩式、负面情绪较多的幼儿,教师应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云云勇敢征询其他幼儿建议,并给予持续关注。如失败,教师要提供持续支持,每次失败后,支持力度要加强。

    学龄前幼儿语言及社会性还不完善,教师的有效介入一定程度上可以帮他们解决同伴冲突。本案例中,教师建议云云以客人身份做客娃娃家。但还有更为可取的做法,比如教师让云云做自己的宝宝,并以此身份一起到娃娃家做客。相较前者,后者的做法既满足了云云想做宝宝的愿望,同时游戏介入也更自然。此外,教师在以参与者身份进入娃娃家后,还可以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游戏情境。

    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立足长远发展

    本案例中,游戏资源的不足间接引发了同伴冲突。从“幼儿一窝蜂涌向娃娃家”可以看出,幼儿对娃娃家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到这一点,扩大游戏资源。比如可以适度拓宽娃娃家空间,或设置两个娃娃家,幼儿可以互相到对方家做客,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此外,教师也可以制作区域牌,限定人数,这样就避免了大量幼儿涌入。

    当然,教师更应注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同伴冲突中,教师要教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如何更好地开展游戏。

    同时,游戏结束后的讨论指导尤为重要。有时,教师会在冲突发生后询问幼儿事情发生的经过,实则意义不大,甚至会引发更多问题。并且,若问题可以顺利解决,这也多是基于成年人对幼儿想法的猜测,并不是幼儿真实的想法。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结束后的对话交流,把整个游戏活动中的问题客观再现。比如询问幼儿,你们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把问题抛给幼儿,倾听幼儿的想法,教师会发现,幼儿都是充满智慧的,他们会提出各种解决措施,有些甚至教师都想不到。此外,幼儿有其自己的规则,因此游戏计划与规则不应由教师制定。相反,要让幼儿自己协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把规则内化,并且知道规则是可以共同商量的。以这种体验式、参与式的方法来解决同伴冲突,才会让幼儿印象深刻,并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