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折翼天使”的幸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温州,一片传奇之地,一座书写了生存与崛起的城市,一个创造和正在创造奇迹的中国符号。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温州人发挥“敢为人先,争创第一”的精神,在经济领域中创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从此,“无温州,不富强”成为中国大国复兴的完美注脚。

    经济的发展必然提速教育的发展。

    温州教育,源远流长,始于西晋,盛于南宋,崛起于晚清,繁荣于现代。回望瓯越,古有叶适创立永嘉学派,近有孙诒让兴业办学,更有苏步青、谷超豪等现代名家弘扬教育。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先驱勤勉治学、薪火相传,凝结成深厚质朴的人文底蕴、砥砺奋进的教育精神。

    在党和国家近年高度关注的特殊教育领域,温州特教率先打破传统特教模式,创造性地开辟了“温州特殊教育模式”。

    “‘温州模式’产生于中国改革的前沿,创始于大爱温州和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在创新中建立、在思考中调整、在运行中完善、在反思中引领。虽然它不具有可复制性,但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特殊教育发展极有借鉴价值,它的本质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构建科学的特教体系。”温州市教育部门领导说。

    近年来,温州市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特殊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生标准15倍拨付,超过杭州、宁波,位列全省首位;免费教育延至15年;教育教学质量全省领先;解决了温州地区特殊儿童“读好书”的难题,彻底扭转了特殊教育学校“小散破陋旧”的局面,逐渐改变了传统观念对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教师的认知。“温州特殊教育模式”已成为温州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下称温州特校)由原温州市聋哑学校、温州新码道学校、温州市盲人学校和永嘉县聋哑学校合并而成,有教学班62个、教职员工278人、学生817人,是全国较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层次很丰富,是一所集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就业指导、师资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机构,涵盖学前教育至中等职业教育的15年制公立全日制寄宿学校。

    2009年5月,年仅31岁的李科经温州市教育部门全市选拔,离开任职9年的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调任温州特校。他虽然已是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位知名校长,但一上任就面临着高难度、高强度、高压力的“三高”考验。

    温州特校刚由4所学校合并而成,4校的管理制度、文化内涵不尽相同,错综复杂。合并后的学校开展视障、听障、智障教育,如此全面的特殊教育当时在全国尚属先例。

    “更困难的是社会不理解,学校5次改变规划用地,地价一涨再涨,筹建处的同仁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终于在2007年完成了征地工作。而后稳步建设,2009年9月完成了大部分建设工作。我们时常以此来鞭策自己,如果不做出全国一流的成绩,特殊教育在人们眼中的形象还将长久地定格。”分管后勤和基建工作的陈建国副校长作为学校筹建负责人完整地经历了那一段困难的时光。

    对于一所合并校来说,稳定是头等大事。当时,教师们从温州市到永嘉县,虽然仅一江之隔,但心理难免有落差。学校多方面做工作尽可能满足教师们的合理要求,尽量为教师们解决生活、家庭、工作中的后顾之忧。

    最终4所学校的教师绝大部分都留了下来。“我们是一家人”逐渐成为全校共识。

    作为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现代化学校,如何办出特色,办成“国内一流、国际具有知名度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学校的终极目标。

    在李科看来,一所学校的“一流”并不在于面积和硬件,而应有5个维度:科学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制度、适合的课程设置、专业的教师队伍、过硬的教育设施设备。

    让特殊需要孩子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思变的时代,社会各界对于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关注越来越高,特殊教育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温特人常常在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去培养人?

    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广泛征求意见,温特人确定了“为了特需孩子的幸福童年和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

    人们常说,特需孩子是“折翼的天使”,而特教学校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更好捷径。而温特人的目标就是把特需孩子培养成“热爱生活、健全人格、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的公民。

    坊间有戏言,在温州特校,每一个孩子都是“五好”学生。所谓“五好”,亦是温特人的创造,即:学好、吃好、穿好、住好、玩好。

    对于特需孩子来说,融入社会是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坎,为此,温特人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办学思想,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微型社区。

    他们不仅在校园里配备了超市等生活设施,还带领孩子们实施垃圾分类,让学生浸润在社区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 

    每年7月,学校还会举办一场为期一周的夏令营。夏令营开设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课程与活动,上午有皮划艇、攀岩、篮球、足球、轮滑等“动的课程”,下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静的课程”,晚上则是文艺汇演彩排。

    与传统夏令营不同的是,150名小营员中,一半是听障学生,一半是普通孩子,他们一对一结对、手牵手生活。这就是全国首创的“残健融合”公益夏令营。

    对于“残健融合”的形式,一开始很多人有顾虑,担心孩子们无法和谐相处,但实施3年来,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

    听障学生不仅与普通孩子友好相处,而且有礼貌、有坚持精神。由于长期住校,他们的自理能力比普通孩子强,甚至是他们指导普通孩子洗衣服、叠被子、搭蚊帐。连教练都赞叹:“没想到听障学生做得比普通孩子还好!”而普通孩子也通过夏令营感受到了残障孩子的善良友好,打破了心中对特教学校的隔膜。

    不仅如此,温州特校还不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活动为载体,极大地促进了普特融合。作为“温州市师德培训基地”,每年都有成批的普校教师到校进行师德体验,各类学校的学生到校开展实践活动,大量社会人士到校慰问、活动。学校也主动出击,参加各种活动等,通过活动使人们在心里接纳特需儿童,满足所有儿童的特殊需要。

    “特需孩子需要别人的理解,更需要别人的认同和尊重。我们通过夏令营等多种形式,让特需孩子不是被动接受别人,而是主动交流、融入社会。”李科说。

    为了让这些特需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温州特校在浙江省率先进行了“卫星班”的实验。“卫星班”是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在普通学校的班级,旨在进一步丰富特教孩子们的课业生活,让更多有可能的孩子回归主流学校。

    在该项目取得可喜成效后,温州特校又将“卫星班”的形式延伸至职业教育阶段,与温州鹿城职业技术学校、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办学,分别开设皮艺卫星班、面点卫星班、食品雕刻卫星班;并利用学校地处工业园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开设鞋服制作、物业保洁、推拿保健、电子商务等职业课程;还结合“民间工艺实验基地”,在网上开设微店售卖细纹刻纸、手绘布包等工艺品……

    温州特校的这一系列创举不仅为学校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为学生们今后走上社会工作插上了丰满的翅膀。

    科学管理,刚柔并济

    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方式方法不仅要符合社会、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更要立足于促进特需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温州特校进行了管理模式研究与创新。

    首先是科学搭班子,将以前4所学校的领导干部重新洗牌,实行中层干部全部竞聘上岗,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执行力强的干部。其次是重视培训。学校常态化开展干部培训,形成了一支“团队、智慧、拼搏”的干部队伍。校长会议常常掀起头脑风暴,执行快,干起活来不要命而且各个都有金点子,被称为“疯子团队”。

    学校还创新教职工会议,将普遍的“读报告”模式改成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教师论坛,每位教师都有机会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可以欣赏一幅名画、一部名著,让教师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跳出教育教育”。第二板块是教育观点,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专业问题。第三板块才是领导交流工作,仅用10分钟。这种新颖的教职工会议把大量时间还给教师,提升了教师开会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队伍活力。

    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学校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国际标准,采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设立“一办两部三中心”:行政办公室、启音启明部、启智部、课管中心、学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实行优势教师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共享。

    从组织管理学来讲,学校越大越可能产生组织僵化或执行不到位。为了防止这两个弊端,学校采用扁平式管理,减少层级;同时信息公开,主动要求上级来检查,树立正气。

    学校在完善制度管理的同时,还借助智能化、信息化全面打造智慧化校园。基于各种技术平台如智慧用电、人脸识别、监控系统、“钉钉”等进行智慧安全、个别化教育、各类人事、后勤、教学、审批等管理。并建立了自己的巡视组,不定期对工作纪律、上课情况、班级情况进行抽查,抽查以后当场通报,有问题马上约谈。通过多种方式,把学校管理得更加精细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