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折翼天使”的幸福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学校设立了每周的校长、中层例会制度,会上上报、讨论解决重要问题;要求校级和中层干部每天在校园巡视一圈,及时发现细节问题;同时欢迎教职工和学生随时反映问题。正因如此,学校每天都能发现问题,每天都在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然,法治是刚性的,德治是柔性的,在强调刚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柔性的管理,做到‘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也就是‘硬的更硬,软的更软’。”李科说。
“扬长”,教育的“私人订制”
作为全国较大的特殊教育学校,温州特校生源差异巨大,基于现实状况,李科提出了“扬长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个性发展,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首先,康复团队以“扬长支持”为导向,为听障、孤独症、唐氏综合征、脑瘫、智力障碍等学生提供言语、语言、动作、音乐、情绪、社交等领域的综合康复服务,在提供缺陷补偿的同时,温特人还根据残障学生潜能的个体差异生成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
在温州特校,二年级以上的孩子,教师会根据其能力为他们进行动态走班教学。走班是动态的,孩子的分层会随着每个单元主题学生能力评估的变化进行微调。
对于跟不上分层走班的孩子,学校还有小组个训课跟进,甚至是“一对一”的“VIP服务”。
分层走班不仅满足了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还使孩子们变得灵动,因为他们接触的同学、老师更多了,学习环境不同了,无形中增加了社交训练。
随着“扬长教育”的深入,为了更好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温州特校自2009年起启动了课程改革,首先在启智部开展个别化教育,逐步推广到全校,成为全国特校个别化教育的先锋。
“每个学生入学前,我们都要召开一个研判会。在对每个学生进行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邀请心理专家、任课老师、班主任、家长等召开研判会,分别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明确其长短期教育目标。根据孩子的学科能力和生活能力制订课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动态调整,让孩子们进行学科能力走班和生活能力走班。每个孩子的课表、教材都不尽相同,可谓真正的‘私人订制’。”胡乐副校长说。
据胡乐介绍,学期末,每个孩子还要再开一次研判会,分析本学期的目标达成度,下学期需要如何调整。
“和普通学校不一样,我们培养学生有自己不同的目标。能力好的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他成为一个好公民,和正常人一样有工作、有家庭。能力较差一些的学生,我们将其培养成为家里的好帮手。能力更弱一些的,目标是成为家里的好家人,能自我照顾,并和家人和谐相处。”胡乐说。
另外,温州特校从2009年开始依托文化产业优势,以技艺传授、精神传递为导向,先后开发出了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木旋五大适合听障学生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卢发良等专家为项目专家顾问,形成了“教、学、产、销”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2011年9月,学校又根据地方传统产业及特殊学生的潜能特长,面向市场、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开设了启音服装、皮具、糕点、启智园艺、客房、家政六大专业,开办了“温特创业园”品牌项目,走出了一条适合特殊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新路。
在高公博大师的引荐下,学校在2014年、2017年、2018年先后举办3次国际木文化交流活动。仅以2014年为例,当年3月27日,来自35个国家的100多位国际木文化学会的木文化艺术家“以木之名”来到温州特校,他们开展了包括授课、展示、创作、交流等一系列木文化活动。这种大规模的民间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无疑是对温州特校极大的肯定。
10年来,温州特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硕果累累。学生的作品被温州市教育部门选定为出访赠送礼品,被温州市医学院选为涉外赠送礼品。孩子们的细纹刻纸作品还作为国礼被赠送外宾。
“在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的听障生和视障生就业并不困难,我们希望他们的就业是高品质的。对他们来说,虽然某一方面是弱势,但可以凭借特长在社会上找到存在感。当他们感受到别人认可,也就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胡乐副校长介绍。
围绕“热爱生活、健全人格、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的培养目标,温州特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心理辅导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目前,学校拥有90多个功能教室,每个功能教室背后都有一个专业团队,温州市美容美发协会、温州市批发品协会、温州市个体劳动者民营协会等都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都可以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在‘扬长教育’中,我们还创新了德育。如开展星卡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发给金卡、红卡、绿卡、黄卡。学期末,班级和学校会根据星卡数量评选进步星、学习星、文明星等各大奖项,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更能被评为星光少年并获得奖学金。”苌敏副校长说。
齐发光,日月同辉
10年来,温州特校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国各地来校交流、参观人员络绎不绝。学生文艺节目多次在全国、省、市各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奖;多名学生被中残联、省残联艺术团选中,并出国访问演出;工艺美术作品也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在全国、省、市各届残运会、特奥会中夺得金、银、铜牌多枚,团体总分均名列前茅。
目前温州特校已成为全国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也已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医教结合教育康复师资培训基地、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全国第二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
成绩都是干出来的,温特人始终认为只有专业+爱心的教师队伍,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基于扬长的课程服务,专于融合的育人文化,追求专业的团队建设。学校不遗余力地通过引一点、培一点、招一点的“三点”工作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平时狠抓教研组建设,持续推动主题研修、整合名师资源,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如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师徒结对等。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在稳步发展。
据了解,温州特校现有专任教师19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35岁。教师来源多样,全都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的继续教育。学校仅康复教师就有30多位,是全国特教学校中较多的。
对于教师的学习,李科还有一个独特的理念,那就是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想学什么都可以。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学摄影,学校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目的是让老师在烦琐的日常之外寻找“诗和远方”。老师的生活有品质了,教育孩子也会更有品质。
“这些年来,我们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确保他们的收入水平稳中有升。使他们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没有负面情绪的干扰,没有未来发展不确定的迷茫。我想这也是我校师生能够‘日月同辉’的根本原因。”李科说。
士之弘毅,任重道远
作为“温州模式”的代表,温州特校10年殚精竭虑、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道路。
但在李科校长看来,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远远“在路上”。
“从宏观上说,至今我们仍然还没有出台特殊教育法;从中观上说,各地区目前对特殊教育的宣传、督导力度还不够;从微观上说,特殊教育学校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适应学生最佳发展的课程还在路上,规模化办学和教学质量提升的矛盾仍然亟须化解……”李科说。(汤林英 计文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