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小学”蝶变记
初冬,记者来到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和19年前的那个季节一样,阿勒泰又迎来了像童话世界一样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蓝天上飘浮着白云,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行在神奇的梦境。19年前,记者曾到此寻访“马背小学”。如今,19年过去了,那个诞生“马背小学”的“野猪窝”怎么样了?那所由“马背小学”发展而来的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如今又变成什么模样了呢?
“野猪窝”的牧区幼儿园
19年前,记者曾到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寻访“马背小学”。青河县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东、北两面同蒙古国接壤,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牧业县。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这所曾经有野猪出没的山洼里的牧区学校,当时是牧区“最后的村小”。
在一座山的转角处,记者远远就望见了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灿烂的阳光下高高飘扬。
乔什尕吐别克,哈萨克语,是野猪窝的意思。当地村民讲,这里现在还有野猪出没。
走进校园,记者19年前采访过的老校长——扎卡力亚·合特木尔热情地迎上来,紧紧握住记者的手。19年过去,岁月的风霜在66岁的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脸上雕刻了很多皱纹,他虽已退休,但精神矍铄,不减当年风采。
“19年过去,这里变化很大。”扎卡力亚·合特木尔告诉记者,小学已经停办,孩子们都去镇里寄宿制学校了,这里已经改成了村里的幼儿园。
一眼望过去,校园里多了一座红蓝相间的建筑,在绿色的草原上,显得分外漂亮。
“这个幼儿园是2017年7月建成的,投入了170多万元,现在全园有43名幼儿。这是中班的教室,这是大班的教室,这是孩子们的活动室,这是厨房……”幼儿园园长毕哈依恰·哈德尔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说。
虽然是个牧区幼儿园,但设备配置和城里的没有什么两样。操场上,孩子们玩耍打闹的嬉笑声此起彼伏,打破了草原的宁静。
村民扎依努尔·阿力甫斯的大儿子今年5岁,已经在幼儿园上了一年了。幼儿园一开园,她就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了过来,她说:“做梦也没想到我们牧区也有这样的幼儿园,孩子们不仅有了专门的幼儿教师,一天三顿饭都是免费的,而且吃得比家里还好。”
吃得好,她说得一点没错。幼儿园孩子们的食谱一个星期天天不重样,早点有饼干、水果、蛋糕、面包,午餐从周一到周五,分别是抓饭、土豆菜、馒头、丁丁炒面、包子等,十分丰富。孩子们午睡起床后,还有苹果、香蕉、梨、橘子和柚子等水果。
毕哈依恰·哈德尔告诉记者,过去,牧民的适龄儿童只能跟随父母和家人在草原上玩,没有条件和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如今,环境和条件一流的幼儿园,就建在牧民的家门口。孩子们每天早上背着小书包快快乐乐地来上学,家长的负担减轻了很多。
青河县教育局局长董志鹦告诉记者,如今在青河县,像乔什尕吐别克村幼儿园这样的幼儿园,全县有64个,每个村都有一个,大一些的村还建有两个。所有农牧民家的适龄儿童都上了幼儿园,一个都不少。而在“马背小学”时代,“幼儿园”这个词对这里牧区的老百姓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
曾经撑起牧区教育的“马背小学”
“您看看现在的校舍,多漂亮,玻璃窗透着灿烂的阳光。”扎卡力亚·合特木尔指着幼儿园教室的窗户对记者说,“我刚当老师那阵子,破破烂烂的几间教室,哪里有玻璃,窗户都是用塑料布蒙着的,不仅采光不好,而且冬天透风,特别冷,根本挡不住外面的寒气。”
一句话把扎卡力亚·合特木尔的记忆拉回到40多年前。1974年,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被分配到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当年,这所学校是一所“马背小学”。
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马背小学”同样是个陌生的词汇。
在阿勒泰草原,转场是千百年来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赶着牛羊,驮着家当,牧民离开了。在草原上,哪里水草丰美,牧民就把羊群赶到哪里,牧民的羊群走到哪里,哪里便是牧民的家。随着转场一起走的,还有牧民的孩子。
“孩子都小,不随着父母走,没办法照顾。这时,牧民们只得被迫放弃让孩子去学校上学的机会。”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说。没有别的选择,当时,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的9名教师,也只得跟着牧民的孩子一起“转场”到夏季牧场去。
带着教科书、粉笔,还有小黑板,老师们骑着马赶往夏季牧场。由此,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作“马背上的学校”。找一棵松树,骑马而来的学生围在树下,老师支起一块小黑板,石头当凳子,孩子们的膝盖和书包当课桌。就这样,马背小学开课了。
“那个年代十分艰苦,有时候没有粉笔,只得把树枝烧黑后当粉笔用。”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说。
不止转场时的办学条件艰苦,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本身的校舍也十分简陋。
“校舍就是低矮的三间房。”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说,“虽然破旧,但这个牧区小学是牧民的全部希望。”
学校没有办学经费,取暖没有煤,也没有柴火,怎么办?学生上学的时候,便从家里自带些柴火来,以便冬天取暖用。没有炉子,就用砖块垒个土炉子。说是取暖,柴火散发的热量,根本无法抵挡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更何况窗户还是一层薄薄的塑料布。除了寒冷,孩子们常要忍受饥饿。出门时候父母给的一小块干馕就是很多学生的午饭。尤为困难的是,那个年代牧区没有路,也没有交通工具,学生们都是骑马骑牛上学。有的学生小,自己爬不上马背和牛背。早上就由父母扶上马背牛背,老师则等在校门口,一个一个把学生们从马背或牛背上抱下来。
尽管条件艰苦,困难无数,但“马背小学”撑起了那个历史时期牧区教育的一片天。
教育条件改善,“马背小学”逐渐消失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春潮,“马背小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牧民送孩子接受教育的意识一天天增强了。”扎卡力亚·合特木尔告诉记者,“为避免孩子骑马上学的辛苦和安全风险,一些牧民开始让孩子借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这样一来,孩子上学就方便了很多。有的牧民家没有亲戚在学校附近,学校老师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学生的责任,腾出自己家的房间,供学生临时借住。”学校教师不再需要骑着马,赶往夏季牧场去给学生用小黑板上课,“马背小学”就此逐渐从草原上消失。
与此同时,学校的办学条件一天天好起来,尤其是随着两栋新教学楼建成,牧民们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
1990年,扎卡力亚·合特木尔开始担任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校长。那时候,学生交的学杂费不够用,学校的办学经费依然紧张,农牧区学校兴起了勤工俭学活动,以此筹措办学所需经费。
牧民家虽然条件艰苦,但冬天牧区冬宰时,都自愿把牛肚捐给学校。“我们把收集起来的牛肚拿到县城去卖,每一趟能卖到100多元,用换来的钱买粉笔等教学用品。”扎卡力亚·合特木尔带着几名教师,骑马要走一天才能到达县城,卖完牛肚,他们舍不得吃一顿饭,啃几口干馕就往回赶。
“那时候,一分钱都很宝贵,学校发展太需要钱了。”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还带领教师和学生到山上去采药材,收集起来用马驮到县城去卖。当时,学校10亩用于勤工俭学的土地,师生动手种小麦,为学校换取购买教学用具的经费。
就这样,上世纪90年代,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发展时光。
喜人的变化,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
19年前,记者走进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看到的是崭新的校舍和课桌椅。当时的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只有180名学生,拥有图书700册,而在过去,建设这么大的图书室在当地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是所牧区小学,但学校的各种实验设备一应俱全,还配有手风琴、投影仪、电子琴、显微镜等教学设施。
回忆起19年前学校的面貌,扎卡力亚·合特木尔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能够有这么好的办学条件,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们村的学校面貌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区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了。”
寄宿制学校成了牧区孩子的幸福乐园
走出幼儿园,记者走进了旁边19年前采访过的那所小学,两栋贴着瓷砖的教室依然完好,可是学生却不见了。
孩子们2017年9月都搬到镇里的牧业寄宿制学校去了。”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说。
正是牧区老百姓对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期望,带来了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牧区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牧民的眼界宽了,已经不满足于让孩子有学上了。”扎卡力亚·合特木尔说。
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师资队伍看,乔什尕吐别克村小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牧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了。为此,一些牧民便在县城租房或者买房,让孩子进城读书。还有一些牧民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放弃了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夏季“转场”生产生活方式,定居下来,不再流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