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校,还需要鲁迅吗?
最近几年,关于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是否应该选入鲁迅作品不断引发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不合适,主要原因是鲁迅作品的语言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人们心中会萦绕一个疑问:今天的学校,还需要鲁迅吗?
一年一度的鲁迅文化论坛日前举行,按照惯例,分论坛由鲁迅文化基金会联合一所高校共同主办,今年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聚焦的主题是“经典鲁迅与当下教育”。
“今天的人以背叛传统来指责鲁迅的语文创造,恰恰暴露了对这一问题认识的肤浅和偏向,既没有理解现代语文创造的甘苦,又陷入了文言与白话、传统与现代粗糙的二元对立思维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注意到,有人专门写文章为鲁迅纠错,也有人借国学复兴,认为鲁迅的思想追求和语文创造是背叛中国传统文化。
李怡反驳时引用了两个例子。一是1923年,《时事新报·学灯》上有篇文章,呼吁将《呐喊》编入中小学课本,理由是从鲁迅的文字中读出了中国传统的古雅之风。二是1935年,北师大学者李长之研究发现,鲁迅杂文对转折词有着出神入化的使用,加深了对规范汉语的精密表达。
“一个读出了传统,一个读出了现代,说明了什么?恰恰说明鲁迅语文的丰富性。鲁迅的作品同时包含了多种语文资源,他在努力探索一种最大程度上传达现代中国人思想感情的语言方式。”李怡说。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随口举了几个鲁迅作品中的例子,她认为,鲁迅的文字像钉子一样“钉”在我们记忆深处,某一天你的脑子里会突然蹦出他的一段话。在这样的语言里,你会发现,鲁迅是一个不献媚读者的作家,有时反而会冒犯你,甚至让你耿耿于怀。这些拗口的话里,他把一个人内心所经历的痛苦全部凝聚其中,因其敏感、反抗性让读者感受到语言表达带来的能量。
张莉称,鲁迅的语言是有“硬骨头”的,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探底汉语言的深度和汉语言深处的能量,他的语言正是因为不光滑,所以才能穿过尘埃、穿林过海,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生长。
那当下学校在鲁迅作品的学习上是不是存在不足?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林分份说,一直以来,鲁迅的文章都面临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处境,甚至在中学生中流行“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是因为什么?因为不理解。即使在大学里,对于鲁迅等作家的经典作品的接受度也不高。
林分份建议,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去感受真实而且丰富的鲁迅,除了经典作品,也要推荐带有鲁迅强烈个人印记的书信,比如《两地书》,以及相关回忆录等,让学生对其生活、思想有较为客观的了解。林分份在本科生中做过一个实验,在“鲁迅研究”的课程里设计了几节课,专门研究鲁迅人生中的失败经验、烦恼和无奈,甚至涉及他性格中的狡黠。结果是这些内容不仅扭转了部分学生对鲁迅的刻板印象,甚至引起了他们进一步了解鲁迅、阅读鲁迅的强烈兴趣。
“其实我们要从鲁迅身上吸收的不是他的学问,甚至不是他的文学,而是他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看看鲁迅是如何把人们思考的终点当作自己思考的起点。”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福贵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去拥抱新技术抱有一种警惕。在他看来,鲁迅思想的最大优势是“美善人性”“改造国民性”,人文社会科学不能失去其特质,要提升中华民族的思想质量、扩大人类思想的容量。
“我始终认为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更不是一种方法,而是养育人的精神、人格和品行的综合行为。这么多年来,鲁迅值得我们敬仰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著作,更是在著作中流露出来的,与鲁迅融为一体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说。
据悉,当天同时成立了北师大鲁迅研究中心,由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与刘勇共同担任中心主任。刘勇表示,北师大的血脉里始终有鲁迅的精神基因,鲁迅与教育的融合必将成为新时代北师大的传统,中心的各项工作力求面向时代社会的最新需求,运用包括研学实践在内的新方式,开启鲁迅研究与鲁迅传播的全新时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