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再访银里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志富(右)和刘凤明在建设中的老年人互助幸福院中展望未来。 图① 燕山大学驻银里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郝连旺(左),在张玉明家的牛棚里问询牛的防疫等情况。 图② 2018年2月2日,时任燕山大学驻银里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的张向前(左二),在给王志富的老母亲喂饺子。

■新春走基层·教育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寒冬腊月,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王志富拉上刘凤明一大早就出门了,老哥儿俩要去的是村里正在建设中的老年人互助幸福院。

    年逾古稀的老哥儿俩从小一块儿长大,都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银里村的村民。王志富因为穷一直未婚,长期跟老母亲相依为命。刘凤明有3个女儿,但都已出嫁不在身边。“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赶上了好政策,不仅住上了新房,政府还给建老年人互助幸福院,有吃有住有钱花。”提起这几年生活上的变化,王志富笑得合不拢嘴。

    2018年春节前夕,记者曾随燕山大学驻银里村扶贫工作队到王志富家探访。一间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里外外黑乎乎一片,后山墙用几根木棍勉强支撑着,王志富和当时95岁高龄的母亲,就住在这间看起来随时可能会倒塌的屋子里。

    2018年10月,当地政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银里村一批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的村民住进了新房。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2019年下半年,银里村易地搬迁安置区陆续建起了文化健身广场、公共厕所等附属配套设施,还启动了老年人互助幸福院项目。

    如今,王志富搬进了两室一厅一卫一院、水电网全部接通的新房。“这么大的房子,我个人才出6000元,等于是政府白送的。”尤其让王志富欣慰的是,自己的老母亲去世前也住上了新房。

    记者随老哥儿俩赶到老年人互助幸福院时,恰巧遇上燕山大学驻银里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郝连旺。他正一边向工人问询所用涂料品牌、质量等问题,一边用手机扫包装袋上的二维码,了解产品信息。郝连旺希望,这个工程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早完工,“这样今年春天老人们就能住进来、乐起来”。

    王志富和刘凤明仔细打量着房子,不时敲敲墙体、摸摸暖气片,赞不绝口。

    跟王志富、刘凤明告别,记者随郝连旺一起往村民张玉明家赶。郝连旺估摸着,张玉明家的一头母牛这几天要产小牛了。

    一进张玉明家的院子,郝连旺直奔牛棚,从槽里抓起一把饲料,凑近鼻子底下闻了闻,又向张玉明问起肉牛产崽、防疫等相关情况。张玉明告诉郝连旺,自己春节前想出栏一头牛,“估计能进账1万多元”。

    “今年能过个好年了。”张玉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张玉明家两个孩子都在读书,还要赡养老父亲和一辈子单身的叔叔,原本负担就重,两年前他又查出患有肝硬化,家里的天一下塌了。了解到张玉明家的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动上门帮扶,帮他申请了贫困人口慢性病待遇,又帮他家发展养牛业,如今养殖规模已达到13头。

    “郝书记真是好人,心里总想着咱们。”提起郝连旺对自己一家的帮助,张玉明的妻子王艳红感激地说。

    三面环山的银里村,水资源匮乏,无霜期短,几年前,这个无工业、无服务业、无集体经济的小山村,还是典型的的贫穷落后“三无村”。从2016年3月起,燕山大学扶贫工作队进驻银里村,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王志富、张玉明这样的贫困户都甩掉了“穷帽子”,日子越过越好。

    3年多来,在燕山大学两任驻村扶贫工作队接力帮扶下,银里村先后建起了艺术酒店、食品烘干机机械厂、露营基地、中药材种植观光园和电商平台,初步形成了“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村民人均收入比2016年接受帮扶前翻了近一倍。

    2019年10月,银里村实现整村贫困人口脱贫,还入选了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围场县乡村旅游示范村。

    对村子今年的发展,郝连旺早已打好了“算盘”:借围场县实施“百万只肉羊”产业的机遇,与对口帮扶企业合作,带领村民建立肉羊养殖示范场,将刚刚完成土地治理的120亩梯田建设成青储饲料种植基地,从而实现银里村“三产+三方”深度融合的长效发展模式。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